昨日,一段女嬰穿戴游泳圈在游泳池內前翻,頭朝下沒入水中70秒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事發地點位于山東招遠的一家嬰兒游泳館,孩子目前并無大礙,涉事游泳館已停業整頓,有關部門正在對此事做進一步的調查。
北青報記者發現,視頻中孩子所使用的是一種坐式游泳圈。有家長表示,這種游泳圈容易翻倒,造成孩子溺水的情況。對此,一家生產游泳圈企業的負責人稱,任何一種游泳圈都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嬰幼兒游泳,不管使用什么泳圈,還是需要旁邊有大人來看護的。”
女嬰游泳時側翻頭朝下
七十多秒后才被人救起
根據事發時的監控視頻,5月16日下午1點15分左右,一名身穿粉色坐式游泳圈的女嬰正在游泳館里的小型泳池內游泳。一開始,女嬰旁邊有一名穿著大褂的工作人員在看護,下午1點16分,這名看護人員一邊看著手機一邊離開了女嬰所在的游泳池,大約10秒鐘后,泳池內的女嬰突然前傾,雙腿朝上,而頭部及上半身翻入水中。
隨后,女嬰開始了長達70多秒的掙扎。在整個掙扎過程中,其雙腿和雙手一直在不斷掙扎,但游泳圈始終沒能從她身上脫落,導致無法翻轉。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剛開始女嬰的掙扎幅度很大,但是后來掙扎幅度越來越小。
直到下午1點17分48秒,有人發現女嬰翻入水中,于是沖進房間內將其救出,這時女嬰已沒有了力氣,但是還可以自己活動。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此事發生在山東招遠市金街上一家名為“樂游寶貝”的嬰兒游泳館,這家游泳館主要從事嬰幼兒洗澡、游泳培訓等服務。5月18日上午,北青報記者撥打店內電話,但未能接通。此前游泳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視頻中的女嬰不到1周歲,事發后,他們陪著孩子的家長將孩子及時送醫。
5月1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從招遠市委宣傳部獲悉,事發后該兒童立即被送至醫院搶救,目前該兒童意識清醒、狀態良好,現繼續留院觀察治療。招遠市相關部門已經對涉事游泳館進行查封,正在做進一步調查處理。
曾經到該店給孩子辦理過游泳培訓的一位家長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家店內有一個專門的游泳室,考慮到秩序、衛生等,家長不能進去,而孩子游泳時會有工作人員在旁邊看護,家長只能通過房間一邊的大玻璃查看孩子的情況。而監控視頻顯示,女嬰前翻入水時,家長坐在游泳室外,但背對著大玻璃,沒有看到室內的情況。
女嬰使用的是坐式游泳圈
有家長稱曾遇到泳圈側翻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女嬰在游泳時所使用的是坐式游泳圈。在使用這種坐式游泳圈時,兒童需要把雙腳套進圈內的孔中,然后就可以坐在游泳圈上。視頻顯示,發生前翻前,女嬰曾經有一個向上支撐身體的動作,隨后重心不穩翻入水中,而女嬰在游泳時所使用的正是坐式游泳圈。
對于坐式游泳圈,不少家長對其都“心有余悸”。1歲孩子的母親張艷艷(化名)稱,在孩子出生后,很多家長都會考慮帶著孩子去嬰幼兒游泳館游泳,因為可以鍛煉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孩子也確實喜歡玩水。在和其他家長交流中,張艷艷對孩子游泳時用的泳圈有了一些了解,“很多家長不建議用坐式泳圈,說是特別容易翻倒,造成孩子溺水的情況”。
北青報記者也從一些育兒群里的聊天記錄上看到,不少家長曾“吐槽”使用坐式游泳圈時,孩子發生傾倒的情況。家長們表示,有些孩子平衡不好,或者在游泳圈里動作幅度比較大,都會發生翻倒的情況,
此外,在一些網絡購物平臺上,均有兒童坐式游泳圈銷售,只是樣式、型號各不相同。北青報記者從購買者的評論中發現,一些買家表示,自己的孩子在使用坐式游泳圈時發生過翻倒的事故,一名買家留言說:“寶寶往后翻了,整個人翻得腳朝上了,差點淹死了。”
坐式游泳圈是否安全
不同游泳館說法不一
5月18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以家長的身份詢問了北京多家兒童游泳館,這些游泳館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孩子來游泳,他們均可以免費提供坐式嬰兒游泳圈,此外還提供臂圈、脖圈、腋下圈、趴圈等其他各類游泳圈。
據綠地繽紛城一家游泳館的店員介紹,不同階段的孩子,適合不同的泳圈,其中坐圈比較適合11個月到1周歲3個月的寶寶使用。平谷另一家游泳館的店員則表示,店里雖然提供坐圈,但一般不推薦使用,一方面是坐圈對于游泳鍛煉的意義不大,另一方面“坐圈是最不安全的游泳圈,寶寶容易重心不穩而發生翻倒”。但恒泰廣場一家游泳館的店員卻給出了相反的結論,店員說:“坐圈是最穩的游泳圈。”
不過幾家游泳館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坐圈大多是用來進行親子活動,或者供孩子玩水時所使用的。如果孩子想要學習游泳,還是會推薦腋下圈或者臂圈等。
對于游泳時是否讓家中陪同的問題,綠地繽紛城一家游泳館的工作人員稱,孩子在游泳的時候是允許家長陪同的,但對進入游泳館的家長人數進行了限制,“陪同家長不得超過2人,游泳館內則只限1位家長陪同”。
廠家提醒游泳圈不是救生圈
嬰幼兒游泳時應有大人看護
那么,坐式游泳圈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隱患?廣東一家規模較大的生產游泳圈企業的銷售主管王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傳統習慣,很多人會把“游泳圈”和“救生圈”認為是一種產品,但實際上,二者執行的生產技術標準是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救生圈”更傾向于實用性,執行的是國際化標準,更加嚴格,而“游泳圈”目前執行的主要標準是工信部的《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嬰幼兒所使用的坐式游泳圈就需要符合這一要求。
對于坐式游泳圈,《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中有較為詳細的技術規范,其中包括幼兒腳進入孔的圓周應為35厘米以上、開孔有座位的產品其座位部分的質地厚度應為0.3毫米以上,同時《要求》明確,產品應為不易顛覆的結構,其前部與后部的大小比例規定為55比45。
不過王先生也說,任何一種游泳圈都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尤其是對于還不能熟練控制自己身體平衡的嬰幼兒來說,“嬰幼兒游泳,都還是需要旁邊有大人來看護的”。
此外,北青報記者從多家兒童游泳圈生產企業了解到,為了防止嬰幼兒翻倒或者從游泳圈中脫落的情況,近些年,許多嬰幼兒游泳圈增加了下頜內槽、魔術扣帶等配置,進一步保證孩子的安全。一些坐式游泳圈,也會采用盡量降低重心的設計,防止翻倒情況的發生。
對此,陜西德尊律師事務所主任陳灝律師表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經營者負有保障消費者安全的義務,在嬰幼兒脫離家長監護的時間內,更應當加強對缺乏自救能力的嬰幼兒的注意和安全保障義務,否則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賠償責任。至于游泳圈是否有設計缺陷等,屬于另一法律關系,涉及產品安全質量責任,可以向銷售者、生產者主張賠償責任。
5月15日中午,住在福州臺江區的東南電視臺主持人徐子喬,開車到小區門口時,突然有個年輕女人抱著女嬰攔車,說孩子病危,必須馬上去醫院。
5月15日中午,住在福州臺江區的東南電視臺主持人徐子喬,開車到小區門口時,突然有個年輕女人抱著女嬰攔車,說孩子病危,必須馬上去醫院。
近日,一則女嬰用退燒貼過敏的新聞引發社會熱議,18個月大的嬰兒小云突發高燒,用退燒貼3小時,額頭有2處大紅斑,醫生診斷說屬于過敏。
4月8日,有賣家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閑魚”上發布了7個月大女嬰的販賣信息,標價26萬元,并且還配上了一個可愛女嬰的照片。經寶山警方核實,該信息系18歲女生張某“惡作劇”發布的,動機僅僅是為了引起網友和母親的關注。
女嬰出生重五斤三兩,目前生命體征正常。小區的電梯監控顯示,4月1日中午12點40分左右,一名穿著背帶褲的年輕女孩提著一個紅色的行李包、一個類似鞋盒的紙箱以及兩袋垃圾走進電梯。何阿姨猜測,可能當時旁邊有名男性保潔員(何阿姨的先生)過問了幾句,女孩由于心虛,便將女嬰拿到外面的垃圾桶去遺棄了。
3月6日,記者從汝州市金庚康復醫院獲悉,一對出生僅4天的龍鳳胎嬰兒,被狠心的父母扔在市區一處游園的草叢內,幸被一位老人發現,汝州市金庚康復醫院及時伸出援手施救,目前女嬰已脫離生命危險,男嬰在發現時已不幸夭折。
2月10日,一名剛滿月的女嬰被遺棄在了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國內候機樓北側電瓶車停放點,來此處取車的市民楊女士發現后,立即向市公安局機場分局治安大隊報案。
2月10日,一名剛滿月的女嬰被遺棄在了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國內候機樓北側電瓶車停放點,來此處取車的市民楊女士發現后,立即向市公安局機場分局治安大隊報案。昨天上午,遺棄女嬰的男子沈某從貴州搭乘航班飛抵溫州,到該治安大隊配合警方調查。
南京銀龍花園三期小區內發生一起不幸,一位30多歲女子,懷抱約10月個大的女嬰,從6樓墜落,掉在2樓平臺處。據了解,該女子懷抱女嬰墜樓原因,疑為家庭矛盾引起,昨天晚上曾經爭吵并且警方出警調解,但具體原因警方正在調查。
晉江新塘荊山社區某小區垃圾桶內,傳出一陣“哇哇”的嬰兒哭聲。民警介紹,事發后,他們除了救助女嬰外,同時也馬上調去荊山周邊的視頻監控。經調查了解,阿玲今年剛滿19歲,父母離異,她與弟弟跟父親一起生活,長期居住在荊山。
關注記者22日一早去到小樓鎮臘布醫院,詢問醫務人員21日是否接診過一名被人劫持的女嬰。21日劫持女嬰后一直要求民警將自己送到惠州市博羅縣,其作案動機和案件警方目前正在做進一步調查。
一個出生5個月大的女嬰被仍在鄭州鄭東新區東風渠的河堤上,被巡防隊員發現后,博學路辦事處、鄭州兒童醫院、博學路派出所等人員趕來救治,大家把女嬰送到兒童福利院的天使愛心病房救護,得知女嬰患有腦積水后,還自發為女嬰捐了3000多元愛心款。
4日凌晨,在上海開往亳州的一輛列車上,乘警在座位上發現一名嬰兒卻無人照顧,在找到準備下車的孩子母親后,了解到這名女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家長已經身無分文,無法繼續治療,只得將孩子拋棄。
1997年4月,被告從開普敦赫魯特斯庫爾醫院把那名出生僅3天的女嬰從她睡著的母親身邊擄走,2003年用偽造的出生證明等文件,把女孩登記為自己的親生女兒。
“5月31日 下午張某獨自帶女兒從徐州坐火車回鎮江大港,后發現小孩一直低燒,就帶小孩到江濱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