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展示的深海魚。這種紅魚來自300米至1000米的深海。其特點是會在體內受精后直接生產能夠自由活動的小魚,而不像多數魚類一樣產卵。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日報道,俄羅斯一位名叫羅曼·菲德特索夫(Roman Fedortsov)的科學家經常在推特上發布各種深海生物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
據悉,羅曼來自于俄國摩爾曼斯克的一個打漁世家,其父親和祖父都是漁夫,而他本人現在則是一位海洋動物學家,常常會參加數月長的海上考察。
由于羅曼長期周游世界,他便開始將自己發現的奇異深海生物的圖片在網上分享。沒想到,由于這些魚類長相奇特,他在社交網絡上吸引到了大量的關注。
對于他的圖片,羅曼表示:“許多網友看了這些圖片,都以為我們每打一網都會撈到許多這樣的‘怪魚’,但其實這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對于這些魚的外觀,羅曼則表示:“我覺得所有魚都有各自的美丑。我不想說這些魚就是特別丑陋或是怪異的。”
羅曼所展示的魚常常都會是黑色或是紅色的,這是因為在它們所處的深度中,這類顏色最適合隱藏。這些魚大多來自所謂的“暮光海”,也叫“中層海區”,即海面下200米至1000米的深度。這個區域全年僅有極少量的光線能夠到達,而再往下的半深海區間則完全沒有任何光線。(天驪)
費多爾佐夫(Roman Fedortsov)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近日,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再次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捕獲的一只“深海怪物”魚,受到廣泛關注。
費多爾佐夫因經常分享長相怪異的深海魚類照片而走紅網絡。
在這個季節,男性應當注重調解自己的飲食,常吃深海魚可舒緩心血管的壓力,對成熟男性尤為有益。
在這個季節,男性應當注重調解自己的飲食,常吃深海魚可舒緩心血管的壓力,對成熟男性尤為有益。
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島根縣隱歧之島的東部海岸5日發現一具全長2.6米的鯨魚遺體。島根縣立海洋館稱,這頭鯨魚俗名“巨花頭”,在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常有出現。
1月26日,許多顧客在釣魚島鮮魚攤位上挑選深海魚。當日,來自我國釣魚島附近海域的鮮魚運抵上海光大會展中心,8000斤新鮮馬面魚、馬鮫魚、青砧魚、紅鯁魚被眾多顧客搶購一空。當日,來自我國釣魚島附近海域的鮮魚運抵上海光大會展中心,8000斤新鮮馬面魚、馬鮫魚、青砧魚、紅鯁魚被眾多顧客搶購一空。
2013年11月9日下午,一條長2.65米、重683斤的巨型石斑魚現身東莞大朗鎮。這條石斑魚嘴巴張開可以容下數條普通的石斑魚,據巨魚的主人林小姐介紹,這條巨魚是本月7日漁民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捕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