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勞工處高度關注港珠澳大橋地盤29日發生的工作意外,正調查原因,查找持責者的法律責任,并提出改善措施。意外中一個安裝在大橋橋底的工作臺突然倒塌,三名工人連同工作臺墜海,一人死亡、一人受傷、一人失蹤;橋面也有兩名工人受傷。
香港勞工處實時派員到場調查,將向工程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若發現違例事項,會依法處理。
該處會協助死者家屬辦理工傷補償事宜,并密切跟進有關個案。處方亦會加強巡查涉及海上工程和沿岸工程的建筑地盤,敦促承建商做足安全措施。
香港路政署也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正全力配合有關部門的搜救和意外調查工作,并已指示承建商聯絡工人家屬,提供所需協助。
當日,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合龍儀式在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主體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開工建設。
央視新聞客戶端6月29日消息,在6月28日晚十一點半左右,港珠澳大橋最后一塊鋼箱梁開始進行吊裝施工,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作業,吊裝作業順利完成,6月29日上午,經過對合龍橋梁的相關數據進行檢測,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確認,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在6月29日上午10點成功合龍。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港珠澳大橋工程島隧項目總經理林鳴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建設管理挑戰、工程技術挑戰、環境保護挑戰、施工安全挑戰。2010年11月25日,中國交建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簽訂合同,以設計施工總承包方式建設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
已開工三年的港珠澳大橋建設2日迎來工程關鍵節點。重4.6萬余噸、造價上億元人民幣的首節海底隧道沉管,在8艘大馬力拖輪拖帶下緩緩離開珠海桂山沉管預制場,駛向目的地——西人工島。
請點擊安裝按鈕安裝 香港東涌碼頭對面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地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工人死亡,十多人受傷,其中二人傷勢較重。意外在早上十時許發生,意外的地點是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工地,位置在赤鱲角機場對出。
(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潘虹) 日前,由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舉辦的第五屆世界海洋日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南海區海洋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據介紹,港珠澳大橋深水區非通航孔橋由70米增大到110米,淺水區非通航孔橋由70米增大到85米,從而單單深水區的橋墩數量減少約270個。
記者18日從廣州海事局了解到,備受關注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即將進入全線施工期,屆時將有上萬名施工人員、上千艘船舶參與。記者在現場看到,港珠澳大橋海事處設在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水域的現場監管躉船“海躉1550”上。
建成通車后珠海香港兩地通行時間將從陸路約三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縮減到30分鐘車程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昨日正式貫通。按照計劃,港珠澳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后,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時間將從過去的陸路三四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大多數社會動亂都存在經濟根源,這次香港“占中”動亂也不例外。而一些貌似保護港人機會的做法,也大大提高了香港的成本,降低了香港的效率,最終壓縮了港人發展的空間。港人不要以為對內地勞動力更大程度開放是搶奪港人飯碗,恰恰相反,這樣能給港人在香港、內地乃至海外創造更多飯碗。
工人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岸邊躉船墮海,被救起后送院證實不治。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位處大嶼山赤臘角機場以東、近博覽館對開,待港珠澳大橋通車后,人工島將成為香港的邊境口岸。
聯通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春節期間仍在正常施工,累計已完成投資超過70億元。” 徐少華在港珠澳大橋珠海連接線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施工現場表示,按照大橋主體工程2016年建成通車的目標要求,珠海連接線項目必須同步建成通車。
中船重工集團武昌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集團”)22日在此間舉行儀式,正式啟動港珠澳大橋主體鋼箱梁工程建設,此舉標志著備受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主體鋼箱梁工程全面開工。
建成通車后珠海香港兩地通行時間將從陸路約三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縮減到30分鐘車程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昨日正式貫通。按照計劃,港珠澳大橋明年建成通車后,珠海和香港兩地的通行時間將從過去的陸路三四個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壓縮到30分鐘的車程。
受超強臺風“天兔”影響,珠海九洲港口岸往來香港航班、蛇口航班、海島航班22日全線停航。而在擔負著九洲港口岸邊防檢查任務的九洲邊檢站,目前已啟動防臺風應急預案,安排警力24小時值班,確保口岸安全。
據香港《星島日報》即時新聞報道,東涌碼頭對面的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地,25日早上發生意外,一批建筑材料由高空墜下,至少造成1人死亡,另有14人受傷。出事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面積達130公頃,設有旅檢大樓、私家車檢查亭及旅游巴檢查亭等。大橋連人工島口岸設施預計2016年完工,香港旅客可經大橋前往澳門及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