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在昌平某小區居住的高女士稱因受樓內電梯的噪音騷擾,自己患上了抑郁癥,每夜睡在陽臺還不敢要孩子,于是將物業公司和開發商一并訴至法院索賠損失,在一審敗訴后,高女士又提出上訴,昨天上午,一中院開庭審理了該案。
業主一審敗訴 不滿檢測標準
在大學當老師的高女士購買的房屋與單元樓的電梯井相鄰,該房屋所在小區的電梯由開發商羅頓公司購買和安裝,并由羅頓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
2015年6月,高女士以電梯噪聲影響日常生活為由將羅頓公司、羅頓物業訴至法院。
高女士訴稱,由于電梯聲響巨大,每日凌晨4點左右,自己臥室就能清晰地聽見電梯的聲響,噪音嚴重影響她的休息。在多次找到物業公司解決上述問題未果后,將物業和開發商訴至法院。
一審期間,針對涉案房屋電梯的噪聲值,鑒定機構分別按照《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進行了檢測并出具了檢測報告。
一審法院認定《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不適用于居民樓電梯的噪音評價,而依據《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所做的檢測報告表明,實測電梯噪聲值未超出相應標準,因此判決駁回高女士的訴訟請求。
判決后高女士向北京一中院提起上訴。她認為:民事侵權案件中并無評價居民樓電梯噪聲的明確標準,行政機關對國家標準適用范圍的界定,不能構成民事案件中認定是否侵權的依據,請求二審法院按照《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認定被告構成侵權。
被告稱已采取消音靜噪等措施
“電梯到站剎車的巨大聲音,就像是有人在家里跺腳一樣,還有吱吱的聲音。”高女士昨天在法庭上表示,她每天下班后6點鐘到家,為了規避電梯的噪音,她要每天開著電視睡覺,每晚12點左右到6點鐘左右的睡眠時間里,聽到電梯聲音仍舊會被吵醒。
夏天的時候,家中無法開窗通風,2015年左右,電梯的噪音讓她患上了抑郁癥,高女士說她在法庭上帶來了一直以來服用的安神藥物,她表示,情況還造成了她原本的購房目的無法實現:“我沒辦法把父母接來住,孩子也不能要,我現在每夜都要睡在陽臺。”
高女士要求撤銷原審法院判決,判決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對電梯采取修理、更換等措施使電梯運行噪音符合噪音排放標準的要求,同時提出賠償包括精神損害撫慰金在內的各項損失。
同時,被告表示已經盡最大的努力減輕噪音,對機房已經進行了消音和靜噪等措施。
在昨天的法庭上,高女士一方表示愿意接受調解,但被告方表示拒絕接受調解,法官隨后宣布休庭未當庭判決。
焦點
電梯噪音檢測依據雙方各執己見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庭審過程中,電梯噪音的檢查究竟應該依據《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還是《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
高女士認為,一審判決以《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為依據,認定了開發商和物業公司不構成侵權,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因為該文件僅僅是行政機關的限定,并非民事案件中噪聲擴大侵權的依據,我國沒有對居民樓內噪音影響居民的評定標準,更沒有相關規定表明該規范可以適用于居民樓內評價。
開發商及物業公司方面則認為,物業方面已經采取了可以想到的所有可以消音和靜噪的辦法,在適用標準方面,應該采用《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因為如果采用工業的標準,其實是對開發公司提高了標準。本案的司法鑒定機關是雙方共同選擇的,司法鑒定標準采用民用標準也是事先約定的,高女士單方進行了工業的標準鑒定超過了司法鑒定的范圍。
很多剛需購房者買房就是為了更快住進新房,而延期交房后不少開發商卻以各種“不可抗拒”的理由推脫責任,這讓很多購房者氣憤不已,有苦難言。
現在娃兒都上幼兒園了。
市民許先生在大學城某樓盤看上一套房子,銷售人員讓他先交5萬元訂金,并稱不買房子就退,但現在許先生不買房了,對方卻不退錢。
因為爛尾、開發商跑路、物業撤離,該小區目前處于無物業服務的狀態,業主因欠費被停電,但他們表示也想交錢,卻實在不知道怎么交。
焦作清華園小區的業主們最近很鬧心,合同約定的交房日期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天,開發商依然沒有交房,業主們多次質問,開發商不但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交房日期,對業主提出的賠償要求也一口拒絕。
大河客戶端12月6日刊出《女記者采訪遭推搡,男子笑稱喝酒了》引爆網絡,位于開封市梁苑路一號翠庭尚都的違規配電房仍在繼續施工。
買房后及時辦理房產證是購房者保護自身權益的重要行為之一。如果經協商和發函,開發商拒不解決問題的話,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追究開發商違約責任。
房地產行業有很多不成文的“游戲規則”,包括樓盤開盤當天,也隱藏了不少的賣房內幕。為了方便剩余房源的售出,現在開發商不會說“售罄”這么絕對,而是說勁銷幾成,只剩少量房源。
河南百余座漢墓遭破壞 開發商稱“考古跟遷墳一個樣”
題:開發商竟稱“考古跟遷墳一個樣”--河南百余座漢墓遭破壞調查 ” 10月20日,河南省文物局重點建設項目文物管理辦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出具文物保護工作完工報告。
一些城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購房者交了房款,但開發商將預售款挪為他用,甚至攜款跑路,導致爛尾樓的出現。從2016年12月開始,我市開始試行《鶴壁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對商品房預售資金實行第三方監管,以確保專款專用,防范交易風險,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公告,稱鄭州擬推行商品住宅用地出讓“持券(復墾券)準入”政策,即土地競買人必須提前購買與出讓土地同等新增面積的“復墾券”,參與土地競買。
從鄭州房地產市場初步發展開始,“城”字在房地產出現的頻率頗高。萬科城、金科城、升龍城、萬和城、正商城、永威城、匯泉西悅城、康橋康城、鑫苑名城等,鄭州涉及“城”字的房地產項目多達近百個。
近幾個月來,南京、武漢、濟南、廈門等多個城市先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但記者觀察發現,近期全國土地拍賣中仍有一些地產商高溢價購買土地,天津、濟南、武漢等城市土地拍賣再次出現溢價超過200%現象,給樓市穩定帶來了負面效應。
近幾個月來,南京、武漢、濟南、廈門等多個城市先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但記者觀察發現,近期全國土地拍賣中仍有一些地產商高溢價購買土地,天津、濟南、武漢等城市土地拍賣再次出現溢價超過200%現象,給樓市穩定帶來了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