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朱八八】鼓吹疫苗有害、慫恿父母不要給孩子接種任何疫苗、說艾滋病是專家發明的……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個微信公眾號,是真的有毒。
昨天(8日)晚上,@急診夜鷹 曬出了幾張微信公眾號“關注疫苗安全”的文章評論截圖,引起了廣泛關注。
引發爭議的是該公眾號2月27日發布的一篇已經被鑒定為謠言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宗旨就是,中醫認為,所有的疫苗都是有害的,家長為了孩子著想,不能給孩子注射任何疫苗,否則孩子就會留下終身殘疾。
3月4日,有廣州老友的朋友圈里面,曬出了一張圖片,里面是廣州某私立學校的一個電子屏,上邊顯示,“本校只招收父母是本科以上學歷之家長”。老友記隨后登陸這間學校的官方微信,發現里面真的有一篇招收小學新生的通知:講本月11號,學校將進行學生面試以及繳費。
律師王優銀認為,家長是否有刑事責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目前來看,第二個孩子的死亡中家長要負擔刑事責任的可能比較大。而就這位家長的精神現狀來講,極度的負罪感,就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痛苦,在這種發自于根的痛苦上,也就沒有必要再給予什么刑事責任。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天津市一商場前天發生一起兩名幼童從高空墜落身亡的慘劇,當地警方通報,兩名幼童是兄妹,事發時有家長陪同。” 王麗麗律師分享一則由于奶奶咀嚼喂食導致孫子喪命的案例: 2011年4月27日,王某生下兒子樂樂,婆婆張某幫忙照顧孫子。
近日,家住香園小區的8歲男童與妹妹在家中玩耍時,嘔吐不止、不省人事,被家長急送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翰翰媽得知情況后立刻趕回家中,看到躺在臥室地上的翰翰滿臉通紅、昏迷不醒,身旁還有一灘嘔吐物。
近日,家住香園小區的8歲男童與妹妹在家中玩耍時,嘔吐不止、不省人事,被家長急送市第二人民醫院搶救。翰翰媽得知情況后立刻趕回家中,看到躺在臥室地上的翰翰滿臉通紅、昏迷不醒,身旁還有一灘嘔吐物。
2月21日,一條《城固抓到兩個人販子》的帖子引發人們關注。兩名女子蹲在地上哭著說自己是做好事的,但圍觀群眾還是跟著男子一起指責她倆,并拳腳相加。
今上午,臨沂小女孩命喪滑雪場,事發時家長不在身旁…) 記者得知,這名男童今年10歲,來自北京,其父母稱孩子滑雪三年多,對太舞的雪道十分熟悉,從來沒有出過事,不知道悲劇是怎么發生的。
(原標題:廣州逾八成家長為學生配智能手機:或為學習,或為微信班群) 2月7日,廣州18萬高中生重返校園。對于學生使用手機,廣州各中學的態度卻并未退讓:學生手機禁止帶入教學區域,甚至屏蔽了區域的手機信號。
近日,駐馬店市第二高中高二(13)班班主任生二孩,卻讓家長帶班,如果家長沒空,不能帶班就交600塊錢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重慶晚報記者看到,保證書里,小勇先分析了語文沒考好的3點原因:玩電腦,上課不認真,沒認真復習。游先生說,每次期末考試前,他們都會與小勇約定:語文數學都要上95分,沒達到就沒有300元壓歲錢。
記者調查發現,昆明市多家課外輔導機構,托管、補習、提高、特長……形形色色的課外輔導班是家長們選擇的“香餑餑”,上各種補習班已然成為各中小學生假期生活繞不開的一個話題。面對假期補習班的現狀,相關專家表示,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課外輔導機構和科目時,就慎之又慎。
中午12點,語文期末考試結束后,5年級5班的班主任、語文老師謝婷婷在班級群里發了一則短信,讓好多家長淚奔。一位家長感嘆:“點贊的人太多了,好多朋友圈的家長還紛紛轉發,我給他們點贊點得手酸。
朵朵媽發現,本該給朵朵輸的一組藥,被錯輸成臨床一名1歲左右、患急性支氣管炎男童的藥,雖然藥品相同,但該給朵朵輸的劑量大一些。對此,華陰市醫院總護理部負責人表示,醫院對護士劉某給予全院通報批評,暫按下崗處理,也已向朵朵家長道歉。
10歲的許央修去年開始畫漫畫,到今年已經畫出兩部漫畫書。許央修正在創作的是漫畫《三兄弟的奇妙時空之旅》,靈感來自于游戲“植物大戰僵尸”。”王海勇補充說,此外,對于含有色情、暴力內容的漫畫,家長應該先幫孩子做好篩除工作。
一年級的學生放學后家長經常未及時接,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讓到校簽“安全保證書”。孩子的姑姑聞訊后,沖進學校欲找班主任,誤將一女老師當成班主任,怒扇3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