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家加工生產鹵肉制品的家庭作坊,生產含有“酸性橙Ⅱ”有毒害添加劑的鹵肉制品,并銷往市區多家菜市場,3名責任人被檢察機關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訴。
2月22日,該案在成都市武侯區法院開庭審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武侯區法院獲悉,庭審進行了兩個多小時,三被告人在法庭上表示認罪、悔罪。法庭認定,三被告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成立,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5000。
庭審現場 華西都市報 圖檢方指控,成都市彭州九尺鎮經營肉類鹵制品初加工生意的楊某甲(女)、雷某夫婦。從2015年底開始,為美化鹵制品,使用含有酸性橙Ⅱ的有毒有害添加劑進行食品加工,并由楊某甲的兄弟楊某乙送至雙流縣、武侯區多家菜市場銷售。
2016年6月,公安民警聯合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對被告人經營的加工廠進行檢查,現場查獲添加劑“酸性橙Ⅱ”及含有“酸性橙Ⅱ”的肉鹵制品,其中初加工上色的兔子100只,重83.10千克。經鑒定,檢出酸性橙Ⅱ含量為1.68mb/kg。警方隨即立案調查,3名責任人被刑拘。
公開資料顯示,酸性橙Ⅱ屬于化工染料,主要用在羊毛、皮革、蠶絲、錦綸、紙張的染色。同時,它又是一種指示劑,醫學上常用于組織切片的染色。這些物質如果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人食用后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長期食用甚至會致癌。
新鮮的香氣,誘人的顏色,可口的味道,超市食品光鮮亮麗,這里面有添加劑的“功勞”。然而,違規使用添加劑,卻給人們健康帶來隱患,消費者一時談“添”色變。
薯片可能含有的添加劑包括谷氨酸鈉、—鳥苷酸二鈉等。上述兩種都是被禁止用于嬰幼兒食品的。口香糖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檸檬酸等添加劑。過多的山梨糖醇會引起腹瀉。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種食品添加劑,常見的有谷氨酸鈉、焦糖色、檸檬酸、特丁基對苯二酚等。兒童長期食用含檸檬酸的產品,可能導致低鈣血癥。
看到花花綠綠的零食、美味可口的冰淇淋,你的饞蟲是不是已經被勾上來了呢?但你是否注意過美味可口零食包裝袋背后那一大串食品添加劑呢?小編給您盤點一下,謹記這句話:凡是好吃好喝的東東,都是比較危險的哦。建議大家管好嘴巴,盡量少吃含有下面添加劑的食品。
河南工業貿易學院糧食與生物工程系講師盧寧說,所謂的“肉膠”名為谷氨酰胺轉胺酶,確實可以讓不同的蛋白質發生交聯,將其加到零散碎肉中,就能像膠水那樣把碎肉粘成大塊,但粘出的肉容易含有大量細菌:要是碎肉粘成的話,就算是一般的保存環境,都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
河南工業貿易學院糧食與生物工程系講師盧寧說,所謂的“肉膠”名為谷氨酰胺轉胺酶,確實可以讓不同的蛋白質發生交聯,將其加到零散碎肉中,就能像膠水那樣把碎肉粘成大塊,但粘出的肉容易含有大量細菌:要是碎肉粘成的話,就算是一般的保存環境,都是很容易滋生細菌的。
微生物和致病菌超標主要是由于環境衛生、殺菌工藝及運輸貯存控制管理不到位而導致;濫用食品添加劑主要是甜蜜素等甜味劑、檸檬黃等著色劑、亞硫酸鹽等超范圍超量使用。
寶寶處于生長發育期,而且活動量大,因此建議在兩餐之間加一餐零食,以滿足寶寶的能量需要。但市面上的零食往往有很多添加劑,對寶寶的健康不利,想自己動手又沒那么多時間。
天氣越來越熱,冰淇淋、雪糕也越來越熱銷。不過,有很多人疑惑:跟以前相比,現在的冰淇淋、雪糕越來越不容易融化了,放外面很久都不會完全融化。
這是一種可以吃的藝術品。一推一拉一揉,毫厘之間彰顯精湛技藝。可視、可觸、可食,一個饅頭飽含智慧結晶,手掌上的功夫、籠屜里的藝術。這里是河南沈丘映(四) 《饃里乾坤》今晚20:30為您揭曉。
核心提示:14日,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經偵大隊對該工廠進行突查,將現場9名工人控制,并在豆芽加工房間內,發現了豆芽無根素等有毒非法添加劑、84消毒液、大量現金及賬本.
那個熱火朝天的年代,嗖地就過去了。可在“叔”的記憶里,永遠定格。“叔”說:“我現在很幸福。” 彼時,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大口自釀的葡萄酒。
河北保定市賣油條的劉洪安至今沒想明白,自己怎么突然就“火”了。其實,良心應該是食品安全中的必備“添加劑”,每一個食品生產經營者都應該做“良心哥”或“良心姐”,每一次食品生產經營活動中都應該注入足夠的良心,每一種食品都應該成為“良心食品”。
對此,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在實名微博中表示,如果徐福記確實是原料帶入,那么是否違法取決于規定是“可以不標示”還是“不可以標示”。新浪微博網友“幸福的yongli28”為徐福記喊冤,并懷疑旺季當前,恐有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