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1月24日發表《“霧霾補貼”的來源去向須明確》一文,文章稱對于要不要給一線勞動者發放“霧霾補貼”的問題,公眾并不缺少共識。與之相較,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錢從哪里來?補貼怎么發?
據媒體報道,在剛閉幕的河南省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代紀玲、劉哲、潘偉斌等9位省政協委員聯名遞交提案,提議給交警和環衛工等“一線人員”發放“霧霾補貼”,提供相應的勞動保護。此前,一項針對“霧霾補貼”的網上調查顯示,95%的參與調查者支持發放“霧霾補貼”,其中88%的參與者表示支持和理解優先給戶外勞動者發放“霧霾補貼”。
發放“霧霾補貼”,在一些外企中早已有所嘗試,也引發過輿論的討論。與之相較,在公共層面關于“霧霾補貼”的建議與討論,顯然更具代表性和影響力。此番,河南省9位政協委員聯名遞交提案,提議給一線工作者發放“霧霾補貼”,便是契合了時代背景,負責任地履行了參政議政的職能。客觀來說,這一提議不僅很有現實針對性,而且顯然有著殷實的民意基礎。
霧霾有害身體健康。對于尋常人來說,在霧霾天里可以通過減少外出、取消露天活動來盡量規避傷害。但是,對于交警、環衛工等一線勞動者來說,其戶外工作缺少彈性變通的空間,即便是重霾天里,也不得不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基于這種顯而易見的權益損害與健康威脅,他們理應獲得對應的補償。給一線勞動者發放“霧霾補貼”,一方面體現出一個社會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最基本的“報償與投入對等”的公平原則。
需要厘清的是,給一線勞動者相應的“霧霾補貼”,其最根本的目的并不是給他們所受到的傷害埋單,而是為了能夠創造條件,讓他們增強自我保護、避免健康受損的條件和能力。誠如之前有人所建議的,“霧霾補貼”是為了優先為環衛工、建筑工、快遞員、交警等戶外工作者提供健康支持,保障其健康呼吸的權益。此處所說的“補貼”,既可以是直接的貨幣補貼,也可以是實物、服務等形式的補貼。
對于要不要給一線勞動者發放“霧霾補貼”的問題,公眾并不缺少共識。與之相較,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錢從哪里來?補貼怎么發?對于前者,我們顯然先要明確霧霾產生的責任主體,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向污染排放企業收取相應費用,并從中拿出一部分作為對公眾特別是一線勞動者的補償;而之于后者,補貼發放還應體現出“現實指向性”以及“定向使用”的初衷,從而確保這筆資金能夠真正有助于一線工作者降低患病風險、為健康保駕護航。我們應該通過回答這兩個問題,最終推動這一提議的落地實行。
時長:03分31秒
今日,國家發改委聯合中央農辦、國家財政部、國家農業部、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舉行媒體通氣會。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劉小南在會上表示,2016年,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
為人師表,本應傳道授業解惑,可在孩子面前如此走形式、做假,帶給學生可能不止是一時的氣憤,更有潛移默化的長遠影響。
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對法律和紀律都有應該爛熟于胸的常識。“紅色補貼” 是國家為保障建國前老黨員安度晚年而發放的專項補貼。
國內盈利的汽車經銷商比例在5年時間內大降近4成,而2014年全年乘用車經銷商庫存超過行業庫存警戒線的月份平均達到8個月。為了挽留經銷商,包括奔馳、寶馬[微博]、奧迪等豪華品牌開始挽留“小伙伴”,紛紛對經銷商進行巨額補貼。
國內盈利的汽車經銷商比例在5年時間內大降近4成,而2014年全年乘用車經銷商庫存超過行業庫存警戒線的月份平均達到8個月。為了挽留經銷商,包括奔馳、寶馬[微博]、奧迪等豪華品牌開始挽留“小伙伴”,紛紛對經銷商進行巨額補貼。
老人稱捐助不求回報,收獲快樂足矣。
昨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工作人員給胡新有送去月餅等中秋節禮物,東方今報記者隨同前往。每天一早,胡新有就起床鍛煉,早飯過后,學習,下午“雷打不動”開始蹬著三輪車去撿廢品。
兩個車改文件提出,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應力爭基本完成;2015年底前,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基本完成;2016年底,公車改革全面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在編在崗的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自行選擇公務出行方式,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科級以下每月500元。
兩個車改文件提出,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應力爭基本完成;2015年底前,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基本完成;2016年底,公車改革全面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在編在崗的司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自行選擇公務出行方式,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城區多家家電賣場發現,不少空調廠商紛紛推出了促銷活動,優惠幅度從100元至500元不等。市家電辦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要對賣場的“補貼”政策了解清楚,理性購買。
記者程行歡報道:受各種因素影響,三大運營商可能逐步取消對零售終端的手機補貼,這些影響包括受營改增利潤下滑、4G快速的上馬。面對困境,中國電信從2013年下半年就已開始調整終端策略,降低“手機補貼”,增加“話費補貼”,從而減少終端補貼額度。
近日,嘀嘀打車軟件被曝出現重復扣費問題,多名用戶稱在使用嘀嘀打車軟件時由于顯示“系統繁忙”導致重復扣費。對于線下多支付現金的用戶,嘀嘀打車表示,“可聯系客服,核實后會再給予退款。
由補貼帶來的邊際效益處于遞減狀態時,打車軟件必須尋求新的增長空間和快速盈利的方法。嘀嘀打車副總裁張博就對外表示,打車應用行業已經從大規模提供補貼爭搶乘客的營銷戰,轉變為產品服務主導的用戶體驗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