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卡"漫游費"取消后首個春節臨近 今年取現不太難)
銀行卡“漫游費”取消后首個春節臨近
今年取現不太難 換新錢仍需預約
臘八過后年味漸濃,買年貨、發壓歲錢少不了用現金,外地打工人群也要與家人分享一年的辛苦與收獲。于是,每年臨近春節,銀行柜臺和自助取款機前等著取現金的人總會排起很長的隊伍。
從往年的情況來看,“春節取款難”的現象在多地都曾發生。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日前走訪發現,今年春節前的“取款難”明顯緩解。
“取款難”明顯緩解
央行在去年9月30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大銀行在三個月內實現銀行本行內異地存取款、轉賬業務的免費政策,也就是說自2017年1月1日起,各銀行本行內異地存取款全免費了。銀行“漫游費”的取消是否緩解了春節前的“取款難”?帶著這樣的疑問,《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某繁華商圈的多家銀行。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銀行工作人員得知《證券日報》記者需要取現時回答說:“現在銀行卡取消‘漫游費’了,如果您是由于回鄉探親或者外出旅行需要現金可以選擇在當地取款。”當《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需要馬上取走時,該工作人員告知:“10萬元以內的現金可以馬上取走,超過10萬元則需要在工作日15點前預約,下一個工作日來取。”
在另一家國有大行網點,銀行工作人員也表示,“5萬元以下(包含5萬元)的現金可以馬上取走,超過5萬元則需要在工作日預約,下一個工作日來取,節假日不接受取現預約。”。不過,當《證券日報》記者詢問,如果不是在春節前夕取現,平時需要提前預約的取款限額是多少時,該行工作人員的回答是20萬元。
在《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的另外三家國有大行網點,5萬元以下(包含5萬元)的現金均可以馬上取走,除一家銀行平時取現5萬元以上也需要提前一個工作日預約外,另外兩家國有大行則是將需要提前預約的額度向下調整為5萬元。
某國有大行的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底是儲戶來銀行取現的高峰時段,一方面是很多市民購物取現金,另一方面是外地務工人員取現金帶回家過年。不過今年由于取消了“漫游費”,外地務工人員扎堆取現的現象有所緩解。”
去年春節前夕,《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取款情況時多次遭遇“勸退”。當時,一家國有大行的大堂經理對于《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您如果只辦理取款業務,我勸您還是別取號排隊了。我們網點今天取款的人太多,現在錢不夠了,取不了太多。”而此前,《證券日報》記者在被詢問要辦理什么業務時回答“取款五萬元”。另一家國有大行工作人員去年則表示,“您去自動提款機取款吧,可以取兩萬元,柜臺現金不足,除非有大額存款新進來,否則我們也辦理不了五萬元取款的。”
從《證券日報》記者今年走訪的另外幾家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的情況來看,取現相對于國有大行更加容易。
在總部位于南方的某股份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萬元以下的現金可以馬上取走,超過20萬元則需要提前預約”。在另一家總部位于北京的某股份制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則表示,“10萬元以下的現金可以馬上取走,10萬元以上需要提前預約。”在某城商行網點,《證券日報》記者提出取現5萬元,并詢問工作人員,年末是否現金緊張時,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城商行的取款壓力相比國有大行要小很多,只要不超過10萬元一般都沒有問題”。
取新錢需提前預約
換新錢圖個喜慶或者便于長輩給晚輩發紅包,是臨近春節的又一特色。《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取現不困難了,但是取、換新錢的難度可不小。《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了解到,部分銀行網點面臨新錢“斷貨”的窘境。
在某國有大行網點,《證券日報》記者提出取現5萬元,并要求其中1萬元為新鈔時,銀行工作人員表示,“百元新鈔沒有了,50元、20元和10元等小面額的新鈔可以湊一部分。”
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臨近春節,取、換新錢的業務量越來越大,一般在上午甚至剛開始營業,新鈔就被換沒有了,如果對新鈔的需求量大需要早點來銀行或者提前預約。”
在《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的其他銀行,工作人員也紛紛表示,“估計到了春節前一周,來換新錢或取新錢的市民將會達到最高峰,有新鈔需求的市民建議提前預約和準備”。
4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鄭立新、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2016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
大家非常關心漫游費怎么取消,實際上前一段時間回復這個大家關心的問題時候也提到了,剛才我也介紹了,整個資費管理體系從1994年到2014年,20年期間發生了很多的變化。舉一個例子, 3月份的用戶使用量和去年相比大概增長了46%,而整個通信業的收入增長4.2%,也就是說通信的使用量大幅度上升,而通信的收費只增長了4.2%。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有消息傳出,三大運營商從8月1號起正式取消京津冀手機長途漫游費。《天下公司》向三大運營商的客服求證后發現,只有聯通真正取消了京津冀漫游費,移動和電信還沒有具體行動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今天有消息傳出,三大運營商從8月1號起正式取消京津冀手機長途漫游費。《天下公司》向三大運營商的客服求證后發現,只有聯通真正取消了京津冀漫游費,移動和電信還沒有具體行動
聯通已取消京津冀漫游費,移動和電信還沒有具體行動。
記者獲悉,京津冀地區手機長途漫游費有望于8月1日起正式取消,三大運營商均已向三地省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做好方案和支撐工作,部分運營商系統改造已完成,只待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式下文。
記者獲悉,京津冀地區手機長途漫游費有望于8月1日起正式取消,三大運營商均已向三地省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做好方案和支撐工作,部分運營商系統改造已完成,只待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式下文。
京津冀地區手機長途漫游費有望于8月1日起正式取消,只待國家下文。
對于取消漫游費的計劃,移動運營商此前曾表示,這可能導致他們在本已擁擠的移動服務市場失去一項有利可圖的業務。目前,歐盟境內有100多家移動運營商。此外,此舉還可能引發價格戰,削弱部分歐盟國家的經濟。
而在運營商提出了“套餐降價說”“綜合成本說”“談判成本說”等解釋后,媒體、網民以及業內人士也再度指出,這些都不是漫游費居高不下的理由。四川一位網友吐槽說,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的用戶最煩心,幾百米甚至幾米之間就會產生漫游費,令人不知所措。
我國移動漫游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而目前運營商的成本已“幾乎為零”。電信獨立分析師付亮介紹,目前,國內運營商的語音收費類型共分4種,分別包括本地主叫、長途、漫游地主叫和漫游地被叫。
繼三大運營商集體推出“提速降費”方案后,又被廣大用戶逮到另一槽點--漫游費。付亮表示:“近年來,運營商不斷推出低漫游費或免漫游費的資費套餐,逐步降低一定區域的漫游費或本地話費,但并未真正取消漫游費。
希望運營商取消漫游費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國聯通客服介紹,除部分套餐外,目前,4G用戶國內主叫漫游費仍為每分鐘0.6元。” 多位權威技術專家表示,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基本實現全集團整體核算成本,國內漫游費卻照舊收取,這并不合理。
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來說,已收取20余年的國內漫游費目前成本已“幾乎為零”,運營商卻仍在收取;另一方面,盡管運營商多次調降收費,但在個別國家,中國旅客的漫游通話收費標準仍動輒每分鐘高達三四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