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兩男子為發朋友圈求贊 在鐵路上擺拍挨批)
中新網惠州1月12日電 廣東惠州鐵路公安處12日對外發布消息稱,廣東龍川縣兩名年輕小伙子為將自己的“炫酷照片”發朋友圈求點贊,竟然冒險在繁忙的京九線鐵路道心上擺各種姿勢,幸好在被巡邏至此的鐵路民警發現,沒過幾分鐘,一列火車呼嘯而過。鐵路警方已對兩男子進行批評教育。
1月12日上午9時許,惠州鐵路公安處龍川站派出所民警在京九線開展巡邏時,突然發現前方鐵路道心背坐著一個男孩,還在不停變換著各種姿勢,不遠處另一個男孩手持手機正在不停地抓拍。民警趕忙上前將兩個男孩勸離鐵路至安全地帶,并對兩人的危險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和鐵路安全宣傳。
經了解,兩男孩均為廣東龍川縣人,無業青年,分別名叫黃某,18歲;包某,19歲。1月12日一大早,兩人吃過早餐后正在一起玩手機看微信,包某看到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整日曬各種靚照,于是突發奇想,提議到鐵路上照相并發到朋友圈,以求獲得更多點贊。黃某應允后,一起驅車來到京九鐵路旁,然后翻越護網進入鐵路線上,兩人在鐵路道心擺出各種姿勢,互相拍照,然后上傳至朋友圈,瞬間點贊者眾,兩人更加興起,拍照性濃。幸好,遇到正在巡邏的鐵路民警,否則火車即將通過,后果令人不寒而栗。
受到安全教育后,黃某和包某對民警的好心善意深表感謝,并表示將朋友圈中有關在鐵路上的各種照片刪除,同時告誡身邊朋友千萬不要效仿,不要到鐵路上玩耍和拍照。(完)
浙江余杭發現良渚遺址,美輪美奐的玉器,巨大的城址,宮殿區、內城、外郭城三重結構,顯然已經達到很高的文明水準。上述種種,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氣候異常、災害頻發、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大范圍文化衰變。
”12月28日,家住淇濱區陽光美邸小區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母親每天都在朋友圈轉發各種心靈雞湯”和謠言。家住淇濱區的58歲的劉先生,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也不是打開收音機聽廣播,而是拿著手機刷朋友圈。
日前,云南某高校學生梳理的“在學校,最讓你藍瘦香菇(網絡用語,意為難受想哭)的十件事”中,“革命友誼變成了投票、轉發、拉粉絲”名列第七。
凡12.6-12.10號轉發(微信、微博)該圖文信息3天以上(同一賬號)并發送截圖和您詳細信息(姓名、聯系方式)至鄭州東方女子醫院公眾平臺,即可參與活動領取馬景濤粉絲見面會門票及活動禮包一份(每人限使用一次)。
“有學校的家長反映,昨天下午放學時,有學生遇到開小車的向小學生問路 ,并拿出100元感謝費 ,讓小孩上車帶路 。不論是學生還是家長或是老師,他們均表示,并沒有親眼看見有此事發生,信息只是來自朋友圈。
如果在30年前微信就有了 當時的河南人也都玩朋友圈 那會是什么樣的呢
很多人都喜歡在朋友圈刷屏曬照,曬自拍、曬美食、曬旅游……最后收獲朋友們一致點贊,留下美好的回憶。根據劉先生母親在朋友圈所發的照片,他們很快找到了劉先生母親所在小區,樓下緊挨著停放的兩輛車就是劉先生的母親經常在朋友圈里曬的,于是,他們下手了。
醫院要求員工關注醫院的5個公眾號,加滿5000名微信好友,每天轉發公號內容并發布至少2條原創朋友圈,“每日發布一條和醫院有關的朋友圈,內容包括醫院設備、醫院療法、病例、醫患關系、員工風采、醫院環境等。
原來,譚先生每周都會給朋友發“點贊”紅包,金額為1.8~18.8元不等,到目前已發出六千多元,他說,這么做“主要是怕在朋友圈被遺忘”。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學校探望,誰知卻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們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過這樣一篇堪稱“聲淚俱下”的文字《我們如此深愛兒女,他們為何不“愛”我們?》,文章作者龍建剛記錄了自己的老友在國慶假期探望獨生女兒,送去驚喜反遭女兒冷落的故事,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討論。
記者在網友提供的李某朋友圈截圖中看到,李某曾將幼貓塞進薯片罐中、浸入水中,甚至將貓四肢捆綁并倒掛,聲稱“不守規矩就得懲罰”。該校一名工作人員稱,已將情況上報學校領導,等待調查。
撥個電話,米面油鹽等就會給老人送到家;手機上按下“SOS”救助鍵,12349熱線會第一時間鎖定老人位置,就近調配醫療資源。
刷朋友圈已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微商代購、雞湯文養生貼已經成為朋友圈“哼哈二將”,一些好友不知怎的就淪為代購,在友誼的路上漸行漸遠。
宿遷的李先生或因朋友圈發“小牢騷”,而致自己丟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