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收到的催款通知。
“校園貸”是專門針對學生的一種貸款,不少這種貸款宣稱“利率低”、“放款快”,吸引了很多高校學生。然而,最近南京某知名高校民辦二級學院的多名學生卻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說他們成了這種“校園貸”的受害者。共有40多名大學生上當受騙,涉及100多萬元!
揚子晚報記者 焦哲
家長收到神秘催款通知
王先生是該校金融與經濟學院的一名學生家長。去年12月16號,他的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條催款短信,稱他的孩子惡意拖欠“名校貸”平臺的借款,需要家長幫助處理,否則孩子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兒子為什么會向該平臺貸款呢?深感震驚的王先生立即找兒子了解情況。
王同學說,大概在11月前后有個姓馮的同學找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同學“幫忙”。“他希望我們幫他去借一些錢。借了錢之后,還是由他(馮)來還。我們也沒多做考慮,就幫他去借了。”
原來,馮同學通過與同學之間簽訂“代辦協議”的方式,利用同學的身份信息到各大“校園貸”平臺辦理貸款。僅用王同學的身份信息就在三個平臺,共借了36000元。等到平臺放款之后,同學們就將所貸款項通過支付寶轉賬給這名馮同學。可出人意料的是,這名馮同學并沒有履行承諾,在償還了一小部分貸款之后,就消失了。
在其中一名學生和馮同學簽訂的“代辦協議”上,記者看到上面寫著:這名學生同意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幫助馮同學代辦“某某鎊客”貸款,額度為兩萬元。而馮同學則在協議中承諾,支付對方300到500元的酬勞。并且在代辦結束后、收到款項一個月內幫助貸款人清賬,否則將由這名馮同學承擔損失,并做出賠償。
如今,馮同學失蹤,網絡貸款無法按期償還,大家心急如焚。學生家長仲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孩子們都是受蒙騙了,馮某就是利用同學的身份借款,但實際上借來的錢這些同學和家長一分錢也沒看到;家長吳女士則表示,自己家孩子已經逾期兩個多月沒還錢了。平臺上的利息本來是每個月700元的,現在已經“滾”到1000多元了。
據家長們統計:通過這種方式幫馮同學借錢的學生大概有四十幾個,平均每個人涉及的金額都在3萬到4萬之間,總金額已經高達一百多萬。這對于還沒有參加工作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百萬貸款流向成謎,維權難了
這些吃了啞巴虧的同學該如何維權呢?在大家和馮同學簽訂的多份代辦協議上,家長們發現了一件怪事。協議上不僅有馮同學的簽名,還有一家名為“南京某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印章。那么,該公司和馮同學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
按照這家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記者找到了這個辦公地點。這是一家位于南京市六合區的職業學院,在代辦協議里出現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注冊在該校的3號樓3307室。然而記者實地探訪時卻發現,3307室卻是該校教師的辦公室。學校里的老師也告訴記者,學校里從來都沒有過這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隨后,記者從六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取了相關檔案資料,發現該校下屬的科技創業園曾以300元每月的價格將3307室租給了這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但事實上這家公司從未在這里辦公。工商部門表示,其行為可能涉嫌虛假申報。
據了解,在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馮同學都失聯的這段時間里,一家叫做“名校貸”的借款平臺多次向學生家長發送催款信息。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名校貸”正是多份“代辦協議”中提到的“某某鎊客”旗下的借貸平臺。該平臺總部位于上海。
記者電話聯系該公司總部,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沒有任何代理和分公司。如果有同學需要貸款的話,直接下載APP,或者是直接登陸官網申請借款就可以了,不會通過其他代理或分公司開展相關貸款業務。該平臺與那家南京科技公司以及馮姓同學沒有任何關系。
最新進展
學生家長已向警方報案
受害學生家長提供的一份馮同學的支付寶交易記錄顯示:從2015年10月1號到2016年8月11號,有長達130多頁的交易記錄。馮同學在這段時間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個人轉賬,涉及人數大約有三、四十人,總金額達110多萬元。這些資金的去向除了少數用于個人消費外,大部分轉給了一個名叫郁某的人。
馮同學和這個郁某到底是什么關系,眼下尚不得而知。目前,受害的學生家長已向警方報案。有待于警方的調查。
學生家長仲先生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后他十分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我已經提醒孩子,沒事不要出校門。現在這些討債公司什么無底線的事情都能干得出來!”學生家長吳女士也說,自己和愛人現在每天都擔心得睡不著覺。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各種“校園貸”廣告充斥著大學校園。只要一張身份證、一本學生證,再填寫一些個人信息,就能迅速拿到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的貸款。然而,這些低門檻的背后,也暗藏著危機。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在全國各地的各大校園內或者校園論壇中,充斥著大量的校園貸款廣告,基于校園貸款發生的各種詐騙和欺詐行為,也時有發生。有專家指出,這跟網絡貸款平臺不規范操作有很大關系。
專家說法
校園貸問題關鍵在門檻太低
南京財經大學中國區域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閆海峰指出,現在很多互聯網借貸平臺開發的一些校園貸產品,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借款的門檻過低,還款、追款手續流程不夠健全。所以政府監管部門應該對校園貸產品本身進行備案制監管,更重要應該監管它在貸款發放和貸款收回過程中是不是在按照國家規范流程來操作。
法律界人士介紹說,為了更好的規范校園貸款,一些省份已經出臺了相關的規定。今年4月份,教育部和銀監會出臺了關于規范網絡貸款平臺的文件。此后,深圳和重慶等地也出臺了相關細則。比如說一些規范措施也提到了不得僅憑個人身份信息和學籍信息進行發放貸款,同時要求第二還款的來源也就是家長或者監護人在出具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發放貸款。
就發生在南京某高校二級學院的這起事件,江蘇袁勝寒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六八分析認為:借款平臺上登記的是學生們的貸款信息。按照《合同法》,是應該由借款學生自己還款。但鑒于馮同學和某科技公司的行為已經涉嫌違法甚至犯罪,被騙的同學日后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等方法,向馮同學和那家科技公司討還被騙款。
律師特別提醒;在校學生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貪圖小利,把身份證、學生證、電話號碼等等輕易透露給任何人,以免被人利用。這些大學生的遭遇,值得引以為鑒。
公布的賬單通過對海量用戶行為進行的計算和分析,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從移動支付滲透率來看,內陸的西藏以90%的移動支付占比排名第一,隨后是青海、甘肅,遠遠超過沿海省份。
支付寶2016年全民賬單顯示, 2016年鄭州人均支付達到106435.5元,其中購物金額占了7913.8元,這兩項均排在河南省第一位。按省級行政區劃來看,2016年廣東省總支付金額排名居全國首位,浙江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江蘇省,河南省位居第八。
(程春雨)今日,支付寶發布了2016年的中國人全民賬單,1月5日起,用戶打開支付寶,可以查看個人的年度賬單。從這次的全民賬單看出,“千禧一代”成為消費主力,全國的80后人均網上支付金額超過12萬元,而90后移動支付占比近92%。
隨著元旦小長假即將到來,鄭州東站旅客發送人數也逐漸“升溫”。此次調圖,最大的亮點是鄭州東站至春城昆明的高鐵開通。(1)北京西—貴陽北G401/4次延長至昆明南,車次改為G403/4次,(原北京西—貴陽北G403次改為G401次)
峰會上,主辦方中國互聯網協會、新華網和螞蟻金服發布了《新空間·新生活·新治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螞蟻模式》白皮書(下簡稱“白皮書”),同時發布了全國335個城市的“互聯網+”社會服務指數排名。
好心出借信用卡卻遭惡意透支,對方遲遲不還款還玩起消失。今年4月份,孫小靈將王鋒告上法庭,請求依法判令對方償還其信用卡刷卡消費額、逾期還款產生的利息、滯納金,并支付逾期還款利息等共計1.2萬余元。
兩人接觸了一段時間后,在4月3日這天,美鳳來到李三在周巷的暫住地,見了李三的家人,并說起了結婚的事情。美鳳:因為缺錢,就跟真心想結婚的李三騙了點錢 李三報了案,今年10月,美鳳被抓。
距雞年春節還有一個月,手機“紅包大戰”的號角已然吹響。昨天,支付寶宣布推出AR實景紅包,將“紅包大戰”的戰場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用戶可以在年會、同學聚會等各種場景下使用。
隨著鐵路總公司一張“2017年春運購票日歷”出爐,2017年春運提前進入人們的視線。針對春運時間提前、訂票期限縮短等情況,焦作市鐵路和公路部門將如何備戰春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移植中心主治醫師曲偉凌晨時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12月16日攝)。12月22日,國家衛計委下屬的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在支付寶醫療服務平臺上線了“器官捐贈登記”功能。
日前,在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門記者看到,路旁一字排開的幾個嶄新充電樁已經安裝完成,正式投入試運行,結束了焦作市無公共充電樁的歷史。此次多氟多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破解充電樁建設僵局,自籌資金數十萬元建設了首批公用充電樁。
春運臨近,結合1月5日鐵路列車運行圖調整情況,鄭州火車站變化可不小,首次加開至貴陽的高鐵;新增到南陽的特快列車,全程3小時59分。
當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駐馬店火車站,看到自動售票機上貼著藍色的“支付寶”標志,上面寫著“本機器支持支付寶掃碼”等內容,而售票窗口上也貼著藍色的“支付寶”標志。這種新的付款方式既符合大眾的支付習慣,也節省了找錢和刷卡的時間,縮短了旅客排隊的時間。
“幸虧我銀行卡余額不足,要不然就麻煩了。”12月12日,浚縣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淘寶網上相中了一款洗衣機,付款失敗后才發現,價值235元的洗衣機,運費竟然要999元。
“幸虧我銀行卡余額不足,要不然就麻煩了。”12月12日,浚縣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淘寶網上相中了一款洗衣機,付款失敗后才發現,價值235元的洗衣機,運費竟然要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