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深圳一位市民吳先生買了一瓶醬油,沒想到在里面吃出了蟲子。他選擇了投訴,更沒想到的是,這一投訴就是等了3個月沒回音。直到昨天,沙井市監所回應稱:投訴的處理期限最長為90工作日。
深圳一位市民吳先生買了一瓶醬油,沒想到在里面吃出了蟲子。他選擇了投訴,更沒想到的是,這一投訴就是等了3個月沒回音。直到昨天,沙井市監所回應稱:投訴的處理期限最長為90工作日。
醬油吃出小蟲 投訴后干等3個月
3個多月前,市民吳先生在永輝超市沙井店買了一瓶海天味極鮮醬油。次日晚上,吳先生的太太用醬油腌豬腳時,發現醬油表面竟然漂浮著幾只蟲子。
據吳先生回憶,蟲子有四五條,米蟲大小,發現時還活著,浮在醬油表面。吳先生回想起自己當天中午沒有注意到,還用醬油炒了菜,感到十分倒胃。
9月15號,吳先生打電話向12315投訴,工作人員表示,將移交給寶安市監部門處理。之后吳先生又電話催過數次,工作人員稱相關部門在60工作日內會聯系自己。
但吳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直到前天(12.27)都一直沒有接到相關電話或短信。
沙井市場監管所:已在最后期限前處理
昨日(12.28),記者聯系到沙井市場監管所,一名負責人表示,按照食品藥品市場監管相關管理辦法,對投訴的處理期限為60工作日,對情況較復雜的,可再延期30個工作日。目前,吳先生的投訴超過了60個工作日,未達到最后的90個工作日。
但是小小一瓶醬油的投訴,為什么處理速度這么慢?負責人解釋,由于吳先生投訴時沒有提供全名,而要有完整的個人信息之后才便于書面告知處理情況,因此吳先生該次投訴被判斷為疑似“職業投訴”。負責人稱,現在社會上存在一批職業投訴人,他們大多通過向市監部門投訴、舉報來要挾商家、謀取私利,而實際上來自他們的投訴數量也不少。
受訪后,負責人表示,對此事商場銷售者負有一定責任,會將市民投訴單告知商家,作進一步處理。當晚,據吳先生反饋,商家已和他取得聯系,并將協商賠償等相關事宜。(見習記者邵楓)
據了解,省食藥監局近日對省內調味品市場開展監督抽檢,共抽檢樣品439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樣品427批次,不合格的樣品12批次。大河報記者注意到,在此次12批不合格樣品中,有11中都涉及“氨基酸態氮不達標”。
醬油的花色品種可謂豐富多彩,近些年來,許多新的品種闖入我們的視線。對于這些醬油,我們要加以了解和認識,在烹飪美食的時候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長處。日常生活中我們運用最多的就是生抽和老抽了,這里會詳細介紹一下生抽與老抽的區別以及用法。
這款醬油用大豆制作,配以鳥取縣出產的紅甜菜調色。
蔥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胡蘿卜素、鈣、鎂和鐵等。
日本人的日常飲食中離不開醬油。過去,醬油曾被認為是日本人罹患胃癌的主要因素,但兩年前,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推翻了這種說法。研究者一方面給老鼠喂以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另一方面又喂以醬油,結果發現,醬油吃得越多,患胃癌的幾率越低。
塑化劑危機持續發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創的同時,調味品、飲料企業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油鹽醬醋是人們廚房必備、餐餐必食之物,也是奸商下手較多、人們較難辨別真偽優劣的食品。其實,只要謹記“看、聞、嘗”三字訣,多數情況下能夠識別上述食物的優劣。在此給廣大家庭主婦具體介紹這三字訣。
一方面想顯擺執法成績,一方面又不想得罪企業,于是,有的執法部門在對外宣傳的時候,提到問題企業和問題產品,就是一堆“某”字,打死也不說姓啥名誰。佛山工商局商廣科科長張紅海呼吁,“威極調味食品公司與海天公司沒有任何關系,請大家放心食用。
在中國人眼里,無論是烹炒還是涼拌,加幾滴醬油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而,用得多并不代表真正了解?!渡鼤r報》邀請北京市食品工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食品釀造專業博士紀鳳娣,帶你了解關于醬油的秘密。
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食品抽檢信息,配制醬油不合格率達14.3%,是此次抽檢產品中不合格率最高的產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劑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醬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要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中找到一瓶好醬油,需要練就哪些分辨醬油品質的本領?
魚生醬油,殊雅清淡,香甜可口。與適量青芥辣調勻后蘸食各種魚生,可以保留原汁原味,同時口感獨特,鮮美之極。
投訴:家住花都區新華鎮的楊先生在南華市場的一個檔口里買了一瓶李錦記金標生抽,他回家將醬油打開使用兩周后,突然在醬油里發現了十多條類似蛆蟲一樣的白色小蟲。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食品問題頻傳,屏東監獄生產的鼎新醬油近來熱賣。屏東監獄指出,原味和甘醇醬油零售一瓶50元,原來庫存3000箱、1.8萬瓶,本月8日賣完;一瓶125元的陳年醬油兩天賣3000瓶。
將茶樹姑的根部切除,泡發,洗凈。蔥切蔥花,姜切絲,蒜切片,尖椒切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