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遭同學逼迫,喝下了高錳酸鉀。”12月30日,青島市民楊女士反應稱,其9歲的兒子小偉遭受校園暴力,被同學逼著喝下高錳酸鉀,經洗胃才脫離危險。對此,校方稱經過調查沒人逼迫小偉喝高錳酸鉀。當地教體局表示,警方已介入。
楊女士稱,兒子小偉在青島市城陽區天河小學四年級三班就讀,11月25日下午,孩子放學之后到校外輔導班上課。下午17時許,楊女士接到輔導班老師的電話,說小偉身體不適。楊女士趕忙前去接孩子,“見到孩子時,他捂著肚子說肚子疼,而且臉色發白,沒有力氣說話。”
隨后,楊女士和其丈夫將小偉送到附近的城陽人民醫院。“去醫院的路上,孩子說他遭到班上一名同學的逼迫,喝下了高錳酸鉀。”到醫院后,醫生對小偉進行催吐發現,孩子胃里確實有少量的高錳酸鉀殘留物。“孩子還告訴我說,逼他喝下高錳酸鉀的這名男生曾經兩次找人毆打過他”,楊女士稱。
據小偉介紹,高錳酸鉀是科學老師發放,讓學生們做實驗用的。當天,同學小明將高錳酸鉀放到紙杯里沖了水,逼他喝了下去。楊女士告訴記者,事發后,學校及主管的教育部門不管不問,小明的家長也只是在小偉搶救當天去了躺醫院,后來也沒再說什么。
12月30日中午,記者聯系到天河小學李姓副校長。她表示,事發后,校方立即進行了調查了解。“通過詢問班上學生等方式,我們了解到,沒有人逼迫小偉喝高錳酸鉀。當天中午,小偉曾兌水玩耍過高錳酸鉀,并撒到了自己的手上、身上。”李校長稱,校方多次與小偉的家長進行溝通,但家長并沒有接受校方的調查結果。
隨后,記者致電城陽區教體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等警方調查結果出來后,我們才能做相關處理。”
孩子剛開學不到一個月就遇到校園暴力,心里受到不小的打擊,甚至想要自殺.....
校園暴力問題又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筆者就校園暴力的特點,原因和防范對策,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劉女士說,事情發生后,對方家長雖然到醫院看過小娜,但卻始終沒有給予道歉。那么,事情究竟如何?學習和對方家長對此又是什么態度呢?在學校,小莉見到該校校長。
劉女士說,事情發生后,對方家長雖然到醫院看過小娜,但卻始終沒有給予道歉。
校園暴力,為什么屢禁不止?專家認為,孩子身心發育不完全,情緒容易不穩定。父母的暴力對待、家庭與社會大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引發孩子對暴力的效仿和崇拜。
日前,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身為家長,最擔心的事會有哪些?
整治校園暴力,法律決不能失位。保護未成年人固然是社會的責任,但當未成年人超越了法律底線時,就必須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2015年8月15日,在安徽建筑大學校園內,袁某點燃了潑灑在馬某身上的酒精,致使馬某面部、前胸、后頸等部位被燒傷。” 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學校園內的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則僅是因為課間糾紛同學反目。
楊國功一行來到鄭州市第九十九中學,現場察看校園設施,了解教學內容及在校生學習生活情況。楊國功對我市在預防校園暴力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肯定,并對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議。
6月22日,網曝江西永新縣一群貌似初中生模樣的女生對一名女生拳打腳踢,甚至輪番上前不斷扇其巴掌。通報稱,昨晚(22號)發現視頻上傳之后,江西永新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委主要領導要求縣分管領導和宣傳、公安、教育局等相關部門迅速調查此事。
近來發生的校園暴力讓人吃驚、令人發指,觸目驚心的事件背后,我們該如何反思?
近來發生的校園暴力讓人吃驚、令人發指,觸目驚心的事件背后,我們該如何反思?
近來發生的校園暴力讓人吃驚、令人發指,觸目驚心的事件背后,我們該如何反思?
安徽省合肥市最近發生一起校園暴力事件。合肥市28中學在安徽建筑大學內組織高二摸底考試時,在休息時間,一名男生因戀愛糾紛將酒精潑在了一名女生頭頸處,并用打火機點燃,將這名女生燒傷。目前,犯罪嫌疑人袁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