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誰扔得遠”
2016年11月初,央視財經《消費主張》記者通過投遞簡歷,應聘位于深圳市龍華新區大浪北路的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分揀員。
分揀的工作從夜里22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點,當天有30多名員工值班。分揀員按照快件的目的地,將快件分揀擺放到操作間的不同區域,再裝上貨車運走。
在傳送帶兩邊的空地上,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用鐵質隔離網劃分出不同的快件目的地,員工需要根據快遞單上的地址,盡快將它們識別并且投放到相應的區域。在這里,記者看到,分揀員往往采取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將快遞扔到相應的區域,有的甚至用腳將快件踢到分割網內。
國家郵政局2011年頒布的《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中明確規定,快件分揀脫手時,離擺放快件的接觸面之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厘米,易碎件不應超過10厘米。
但在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分揀員對待所有快遞包裹都很隨意,從卸車到分揀再到裝車,幾乎每一個環節,快件包裹都要被拋扔一次,其距離一般都在4、5米左右,遠的更是超過了10多米,遠遠超過了國家郵政局指導規范中30厘米的要求。
不管是紙盒還是塑料袋或者是麻袋,在這里都受到了一視同仁的待遇,甚至一些在顯著位置貼了易碎標志的快件也不能幸免。
還有不少員工將大件的快件當成了桌子,或是當成凳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很顯然,廣東全峰物流有限公司在分揀快遞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符合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操作指導規范》的行為。
拋扔游戲還在繼續
11月9日,央視財經記者應聘了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天天快遞南山公司,職位依然是分揀員。
鄭州的郝先生通過快遞公司往上海發了一件烤箱,貨到了地方,收件方發現烤箱已被摔碎損毀。郝先生找到了物流公司要說法,可沒想到索賠起來卻沒那么簡單。
12月8日,快遞送到。當蘆女士打開圓通快遞員送來的郵件包裹卻傻了眼,郵件包裹里除了一個贈送的手機保護套,剩下就是一個空空的白色方形手機盒,手機卻不翼而飛。
快遞哥拾金不昧,撥打110將失物上繳,民警快速聯系尋找,及時把失物退還失主。這是11月21日記者從洛陽市公安局南昌路派出所得知的寒冬里的溫暖信息。
化裝成快遞員,騙住戶開門實施搶劫,10月24日,許曉斌因涉嫌搶劫罪被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批準逮捕。32歲的許曉斌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妻二人辛勤奔波,日子過得還算寬裕。
2016年11月15日報道,四川成都,據四川大學官方微博報道,其江安校區取快遞的現場人山人海。據悉,在4天前,是中國的雙11購物節,這一天,許多網絡商家會進行大規模促銷活動。攝影:趙軼 圖為四川大學取快遞現場,人山人海。
各快遞點都貼上了“高薪誠聘”。不少快遞企業都在通過校園推廣及社會中介的方式,爭取臨時快遞員,同時呼吁快遞員的家屬和親朋好友齊上陣。
10月26日中午,一輛送快遞的三輪車經過人民路與政二街交叉口時發生側翻,快遞小哥被困在了車上,好心路人看到這一幕后連忙抬車救人。還沒等快遞小哥反應過來,三輪車向南側翻在人行道上,快遞小哥被困在駕駛室不能動彈。
(原標題:快遞員1年爬樓超過23座珠峰 5年配送里程繞地球4圈多) ” 高金鳳只記得婆婆住哪棟樓,卻叫不出名字,她爽快掏出200元:“100不夠吧,借你200,下回去您家時還我。
快遞業“跑得快”,這主要與簡政放權政策的落實,以及“快遞下鄉”工程的推進,讓農村市場得以發掘,鄉鎮網點的建設逐步規范有關。據預測,全省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全年將累計完成8億件,同比增長55%;業務收入將累計完成90億元,同比增長45%。
田先生陸續接到各種來歷不明的“禮物”,除了一些生活垃圾還有玩具娃娃、榨菜、豆腐干、橘子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昨天中午收到的放在快遞盒里的100發子彈殼,是女孩歪歪(化名)20年來收到的最為驚心動魄的禮物。昨日,金牛區公安分局相關人士透露,昨日確實接到此報警,警方到達現場后,經多方核實后確認是普通子彈殼,沒有彈頭也沒有火藥。
快遞“信用卡”掙你20元
4月17日,有網友爆料,一位快遞小哥因不小心把一輛正在倒車的車刮了,司機下車對其又打又罵。
@987超藝:車友王小姐爆料,下午兩點多,在楊橋路福大北門位置,一輛送快遞的三輪車追尾了一部賓利。王小姐說,快遞小哥當時好像低頭看了下手機,然后就撞上了,小哥整個人當時就方了。在現場不知所措。
10月22日是快遞實名制實行的第一天,記者走訪發現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北京多家快遞公司尚未實行寄件實名登記。相信全國各地也存在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