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周毅攝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加快完成未實名電話存量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在2016年底前實名率達到100%,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補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加強行業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強化手機應用軟件監督管理,對手機應用軟件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情況進行技術檢測,對發現的違規應用軟件統一下架和公開曝光,并依法查處違規企業。
《意見》提出,從嚴從快全面落實電話用戶實名制。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加快推進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在2016年底前實名率達到100%。各移動轉售企業要對170、171號段全部用戶進行回訪和身份信息確認,對未登記或登記信息錯誤的用戶進行補登記,2016年底前實名率達到100%。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補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
同時要嚴格限制一證多卡,同一用戶在同一基礎電信企業或同一移動轉售企業全國范圍內辦理使用的移動電話卡達到5張的,按照相關要求處理。新辦理使用行業卡的,要從嚴審核行業用戶單位資質、所需行業卡功能、數量及業務量,按照“功能最小化”原則等進行嚴格限制和綁定。按照“誰發卡、誰負責”原則,各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轉售企業要加強對行業卡使用情況的監測和管控,嚴禁二次銷售和違規使用行業卡。對未采取有效監測和管控措施,致使行業卡被倒賣或被用于非行業用戶的,從嚴追究相關企業和負責人的責任。建立委托代理渠道電話入網和實名登記違規責任追究制度,各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公司要簽訂電話實名制責任承諾書,各企業建立內部問責機制,對出現不登記、虛假登記、批量開卡、“養卡”等違規行為的代理渠道,一經發現立即取消其代理資格,納入委托代理渠道黑名單,并從嚴追究相關基礎電信企業省級公司相關部門和負責人責任。
《意見》提出,大力整頓和規范重點電信業務。2016年11月底前,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全面完成語音專線和“400”、 “一號通”、“商務總機”等存量重點電信業務排查清理。對未進行主體信息登記、虛假登記、登記信息不完整、未登記使用用途或者實際用途與登記用途不符合、 資質不符或者存在其他不符合業務運營和使用規范、使用異常的,要督促用戶限期整改,問題嚴重、拒不整改或未按要求整改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締。
《意見》要求,從嚴加強業務外呼管理。一是嚴格外呼審批。用戶申請“400”、“商務總機”外呼以及自帶95、96等字頭短號碼通過租用語音專線開展外呼的,必須由基礎電信企業省級及以上公司從嚴審批并負管理責任,業務合同中必須明示允許的外呼號碼或號段以及外呼用途、時段、頻次等。新增“一號通”一律禁止外呼。二是建立外呼白名單制度,對白名單以外的外呼號碼一律進行攔截。通過本網中繼外呼時,嚴禁使用它網的固定、移動用戶號碼或“400”等業務號碼。
《意見》還提出,嚴格規范號碼傳送和使用管理。嚴格防范國際改號呼叫。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對從境外詐騙電話來話高發區輸入的國際來話進行重點管理甄別,對“+86”等不規范國際來話,以及公安機關核實通報的偽造國內公檢法和黨政部門便民電話的虛假主叫號碼,在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一律進行攔截。對攜帶“通用號碼”的來話,在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和國內網間互聯互通關口局將其“通用號碼”信息一律予以刪除。另外還要嚴格規范主叫號碼傳送。落實號碼傳送行業規定和有關行業標準。禁止違規傳送主叫號碼為空號或設置主叫號碼禁顯的呼叫。各基礎電信企業在網間關口局對不符合號碼管理、網間互聯規定和標準的違規呼叫、違規號碼一律進行攔截。
《意見》要求,建立網絡改號呼叫源頭倒查和打擊機制。嚴禁違法網絡改號電話的運行、經營。對用戶舉報以及公安機關通報的網絡改號電話等,通信管理部門組織基礎電信企業聯動倒查其話務落地源頭,對為改號呼叫落地 提供電信線路等資源的單位或個人,立即清理停止相關電信線路接入;涉及電信企業的,依法予以處理,并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管理責任;涉嫌違法犯罪的通報公安機關。
此外,《意見》還提出,堅決清理網上改號軟件。2016年11月底前,相關互聯網企業要通過關鍵詞屏蔽、軟件下架、信息刪除和賬戶封停等方式,對網站頁面、搜索引擎、手機應用軟件商城、電商平臺、社交平臺上的改號軟件信息進行深入清理,切斷下載、搜索、傳播、兜售改號軟件的渠道。
針對“偽基站”、“黑廣播”,《意見》提出,各地無線電管理機構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對“偽基站”、“黑廣播”的監測定位、逼近查找等技術支持能力,完善與公安、廣電、民航、工商等相關部門的重大案件情況通報機制,積極配合做好“偽基站”、“黑廣播”查處打擊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強調,要加強行業用戶個人信息保護。2016年11月底前,各基礎電信企業、移動轉售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要全面完成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自查,重點檢查營業廳、代理點等環節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管理和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加強內部安全審計,嚴肅處理非法出售、泄露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同時還要強化手機應用軟件監督管理。加大技術檢測力度,按照“發現、取證、處置、曝光”工作機制,對手機應用軟件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情況進行技術檢測,對發現的違規應用軟件統一下架和公開曝光,并依法查處違規企業。
《意見》還強化了監督舉報受理與處置。一是各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轉售企業要進一步完善用戶舉報渠道和方式,建立健全舉報獎勵制度,設立專區及時受理與處置涉嫌通訊信息詐騙用戶舉報。中國互聯網協會要充分發揮12321舉報平臺作用,建立電話、短信、網站、手機APP等多渠道舉報機制。二是對公安機關通報的以及12321舉報中心受理的用戶投訴舉報情況,各基礎電信企業和移動轉售企業要逐一認真核查,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和嚴肅追責。
在監管與責任追究方面,《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基礎電信企業責任追究機制和違規退出機制,加大對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和代理商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建立通信行業防范打擊通訊信息詐騙 “黑名單”共享機制。
(中國新聞網)
11月13日上午,鄭州紫荊山公園西廣場上,移動公司的工作人員為現場群眾查詢手機實名登記情況?!皩Σ黄穑獾靥栐卩嵵菀苿訝I業廳辦不了實名認證,不過您無需回老家,通過網上營業廳或者關注相關微信公眾號,即可辦理外地手機號實名認證手續。
手機實名登記,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防范電信詐騙。小吳說是即將停機,因為沒有實名登記,然后下面有個鏈接。由于短信顯示的是運營商的號碼,小吳信以為真,便點開了這個鏈接,希望從網上完成認證,結果卻不是他想的那樣。
中新網從三大運營商處獲悉,此前傳北京地區未實名手機用戶10月15日將被停機,實際是分批執行,10月15日開始,最晚至10月31日截止。至于其他省份,三大運營商表示,電信運營商省公司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執行不實名就停機政策的具體日期。
如用戶在規定時間內未實名,將面臨被停機甚至銷號的處理。
記者從鄭州移動負責人處獲悉,目前移動用戶可以通過運營商的微信公眾號、掌上營業廳、網上營業廳網上自助進行辦理,也可到就近移動營業廳辦理。
昨日記者從鄭州移動獲悉,6月25日起,非實名鄭州移動用戶將被暫停服務,另據記者了解,其他運營商也已實施相應限制政策。這意味著,4天之后,仍是非實名“裸奔”使用的鄭州移動用戶將被暫停通信服務,無法享用通話、短信以及上網等通信服務。
昨日記者從鄭州移動獲悉,6月25日起,非實名鄭州移動用戶將被暫停服務,另據記者了解,其他運營商也已實施相應限制政策。這意味著,4天之后,仍是非實名“裸奔”使用的鄭州移動用戶將被暫停通信服務,無法享用通話、短信以及上網等通信服務。
號稱“史上最嚴”的手機卡實名制新規,開始實施。這一次,“手機實名制”能夠徹底執行嗎?新規實施后,運營商又會有哪些相應舉措?咱們這些用戶又會因此受到什么影響?兩天來,帶著這些疑問,大河報記者在鄭州市進行了調查走訪。
當手機對人們具有如此高“黏度”的時候,也就不難想象,那些垃圾短信、推銷電話、詐騙信息對人們會產生多大的滋擾。信息推銷者尤其是詐騙者使用的都是非實名手機,取證往往面臨一定困難,不實名則容易出現法律難以落實的困境。
中新網從三大運營商處獲悉,此前傳北京地區未實名手機用戶10月15日將被停機,實際是分批執行,10月15日開始,最晚至10月31日截止。至于其他省份,三大運營商表示,電信運營商省公司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確定執行不實名就停機政策的具體日期。
2.機主非本人,但能聯系上原機主的,需要雙方攜帶個人有效證件到營業廳辦理過戶手續并進行實名認證。2.機主非本人,但能聯系上原機主的,需要雙方攜帶個人有效證件到營業廳辦理過戶手續并進行實名認證。
近日,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有高利貸團伙通過一些網絡借貸平臺向大學生提供“裸條放款”,即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照替代借條。
央視通過調查、暗訪為消費者揭露了有一批企業、服務坑害消費者的行為,其中不乏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等知名車企的4S店維修黑幕,也有路虎極光變速箱故障問題,另外,三大電信運營商也因縱容騷擾電話、詐騙電話等問題而榜上有名。而且衣食住行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