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7日上午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這是我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打擊網絡詐騙。該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據了解,網絡安全法的出臺先后經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三次審議。2015年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網絡安全法草案進行了首次審議。今年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網絡安全法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此次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又進行了第三次審議。11月7日,會議以154票贊成、1票棄權,表決通過了網絡安全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楊合慶在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網絡安全法共有7章79條,內容上有6方面突出亮點:第一,明確了網絡空間主權的原則;第二,明確了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第三,明確了網絡運營者的安全義務;第四,進一步完善了個人信息保護規則;第五,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第六,確立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數據跨境傳輸的規則。
對當前我國網絡安全方面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該法都有明確規定。針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并取得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并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針對網絡詐騙多發態勢,網絡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于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絡發布涉及實施詐騙,制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并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此外,網絡安全法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制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規定。(記者 朱基釵 李亞紅)
7月6日,《網絡安全法(草案)》在中國人大網上全文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對于違反此規定的網絡運營者,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國家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通過《網絡安全法》的重大意義在于,從此我國網絡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網絡安全的“基本法”。
根據《報告》,近一年來中國網民因信息泄露、詐騙信息等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約4500萬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1000元。”李欲曉說,當前中國網民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都不充分,這給個人信息安全埋下了隱患。
《外交學者》稱,該網絡安全法草案可視作是中國政府對目前國內外批評聲音以及低效互聯網管控機制的回應。
當前經濟環境下,大多專業市場都遵循著“商城-物流-品牌-總部-產業鏈-供應鏈-終端”的產業流程。未來十年,中國家紡專業市場將會借助網絡經濟的發展,實現創意經濟和體驗經濟的商業價值。
10月24日,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信辦)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對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法律規范、引領、保護和促進作用要全盤考慮。
” 魏則西,這個瀕臨死亡的絕癥青年,用自己的這段經歷回答了他所理解的“什么是人性中最大的惡”這個問題。魏則西事件卻讓廣受爭議的競價排名體系再次被口誅筆伐,認為魚龍混雜的醫療廣告,正是造成此次悲劇的因素之一。
《意見》明確,未來我省將加快智能物流骨干網核心節點建設,推動物流配送網絡向縣城延伸,盡快形成以鄭州為核心、覆蓋中原經濟區的物流配送網絡。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加快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子口岸建設,形成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一體化優勢,全力將之打造為國際航空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