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風“莎莉嘉”掀翻香港海面船只 13人墮海1失蹤)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強臺風“莎莉嘉”雖未正面襲港,惟在東北季候風與“莎莉嘉”共同影響下,香港前日開始橫風橫雨,3號風球由17日下午1時40分發出,至18日晚10時10分才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3號風球懸掛前后超過32小時。18日下午3時許天文臺又發出黃雨警告,其間在西貢海面有內河船不敵風浪傾側,13名船員墮海,其中一人遭巨浪吞噬失蹤,獲救送院的12名船員中,兩人傷勢嚴重。另外港九新界發生逾10宗塌樹、塌棚及圍墻坍塌意外,最少兩人受傷。
18日下午約3時半,當局接報西貢橫洲對開海面有一艘內河船疑不敵強風巨浪入水翻側,13名船員全部墮海。警方、消防及飛行服務隊接報立即展開海空救援,多艘水警輪趕赴肇事海面,先后將12名船員救起,另1名船員則不知所終。獲救船員其后被送往西貢對面海水警基地,再送院治理,搜救失蹤船員行動將通宵進行。
另在九龍塘花圃街又一村花園、小西灣道10號、香港仔壽山村道8號至10號及灣仔司徒拔道近東山臺等,18日凌晨開始先后有大樹不敵強風倒塌,交通受阻。此外,在黃大仙中心龍翔廣場外墻、深水埗通州街近桂林街地盤、旺角西洋菜南街一商廈外墻,亦分別有巨幅棚架及廣告帆布在強風下搖搖欲墜,甚至吹翻墜街。
中日一致認為,海空聯絡機制啟動運行的基本技術條件已具備,同意盡早啟動該機制。
在29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日就海空安全問題磋商取得進展,達成四方面共識。楊宇軍回應稱,1月中旬,中日兩國防務部門在日本東京舉行了海上聯絡機制第四輪專家組磋商。
【環球軍事報道】中日兩國政府12日在東京日本防衛研究所商討建立“海上緊急聯絡機制”。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這次會議由日中防衛部門的課長級(相當于中國處級)干部參加。談判內容不但包括中國國防部與日本防衛省之間設立熱線電話,還涉及中國海警和日本海保廳之間建立熱線。
設立舉報信箱和舉報電話向官兵公開。
在昨天召開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經中央軍委批準,今年2月至4月,軍委巡視組將對海軍、空軍、二炮和武警部隊黨委班子及其成員進行巡視,實現巡視全覆蓋。
中國、澳大利亞等國艦船和飛機4月3日繼續在南印度洋搜尋馬航失聯客機,當天仍無重大發現。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言人4月3日說,美軍提供的拖曳聲波定位儀和“藍鰭金槍魚”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搭載澳海軍“海洋之盾”號,將于當地時間4日抵達相關搜尋海域。
12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電視節目中稱,為應對中國于日前劃定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讓兩國不至于在該區域內發生軍事摩擦,兩國間需要建立軍事聯絡機制。據了解,中日間關于應對偶發沖突時的緊急聯絡機制的協商,因2012年日本政府非法對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施行國有化而中斷。
12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電視節目中稱,為應對中國于日前劃定的東海防空識別區,讓兩國不至于在該區域內發生軍事摩擦,兩國間需要建立軍事聯絡機制。據了解,中日間關于應對偶發沖突時的緊急聯絡機制的協商,因2012年日本政府非法對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施行國有化而中斷。
最近發生的多起非法移民船遇難事件再次把非法移民問題拋給意大利政府,為防止更多偷渡船越境并對遇難船只進行救援,意大利政府15日啟動了代號為“我們的海洋”的海面及空中巡邏行動。意大利副總理阿爾法諾表示,意大利將加強對“蛇頭”和船員的處罰力度,從而有效減少非法移民船的數量,進而減少發生在“偷渡路上”的慘案。
從13日開始,澳門就已明顯感受到強臺風“尤特”的逼近,天空陰云密布,陣風愈刮愈強,澳門海空交通均受到影響。據澳門氣象局預測,強臺風“尤特”將于14日下午逐漸遠離澳門,8號風球警號則可能一直維持到下午。
馬來西亞第12屆浮羅交怡國際海空展26日在浮羅交怡瑪蘇麗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今年的“海空展”參與廠商是歷屆最多的一次,共有來自52個國家約433家宇航及海事廠商參與,其中本地海空廠商有226家,國外廠商207家。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省日前匯總了2012年度補充預算申請草案。報道指出,為應對釣魚島問題,防衛省在草案中列入了配備3架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等所需的605億日元,以便加強海空“警戒監視”。
據報道稱,男童的父親曾與鱷魚搏斗,但最終兒子被鱷魚拖落湖中,生死未卜。
就讀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大學二年級的17歲女學生張蕙而,8日晚不慎落海。張蕙而與其他兩名男子在地中海咖啡廳打工,8日晚間7時由餐廳教練騎乘水上摩托車,拖香蕉船載3人出海。
就讀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大學二年級的17歲女學生張蕙而,8日晚不慎落海。張蕙而與其他兩名男子在地中海咖啡廳打工,8日晚間7時由餐廳教練騎乘水上摩托車,拖香蕉船載3人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