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太空國家”成立
原標題:首個“太空國家”成立 可注冊成為該國公民
【環球科技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2日報道,11日一支國際性科學家團隊宣布將成立首個太空國家,命名為Asgardia,旨在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的毀滅性撞擊,該項目的第一步舉措是在明年發射一顆人造衛星。而且,從現在起,人們可以在Asgardia項目網站上進行注冊,前100,000名注冊者將成為Asgardia的公民。
據俄羅斯RT電視臺2月16日報道,俄羅斯近期開發了超級機器人,它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像人類一樣進行復雜工作。
據俄媒報道,當地時間18日上午,莫斯科郊外的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將舉行慶典,紀念人類首次太空行走50周年。據悉,阿列克謝·列昂諾夫、俄聯邦航天署署長伊戈爾·科馬羅夫、前蘇聯及俄羅斯宇航員、航空部門各組織領導將參加星城的活動。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內,宇航員冒險完成第三次太空行走,并在國際空間站完成建立電纜的工作。
德國宇航員自曬“太空行走”照
梁贊斯基將在今日進行太空行走。梁贊斯基,將于莫斯科時間12月27日17時(北京時間21時)開始太空行走任務。本次太空行走任務是俄羅斯2013年計劃中的第六次任務。(原標題:俄宇航員將于今日完成2013年第六次太空行走)
據外電報道,兩名美國宇航局(NASA)宇航員24日走出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行走,進行第二輪針對國際空間站的維修工作。美國宇航局17日決定由兩名美國宇航員開始進行一系列太空行走,修復空間站失靈的冷卻系統。
據法新社26日報道,25日,一名美國宇航員在完成6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后發現自己的宇航頭盔里有積水,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服缺陷的關注。” NASA電視臺播放了維爾特斯的現場直播畫面,畫面中維爾特斯正在頭盔中微笑,還吹起層層漣漪,隨后他在克里斯托福里蒂的幫助下摘下了頭盔。
北京時間23日凌晨,俄羅斯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齊欣和亞歷山大·米蘇爾金順利完成太空行走,執行國際空間站艙外科學儀器的拆裝任務。兩名宇航員還在“星辰”號服務艙表面安裝了外設工位,并取回安裝在“探索”號實驗艙外的實驗涂片。
加拿大宇航員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不僅是一名資深太空人,更是一位充滿幻想精神的音樂愛好者和出色的攝影師。
縱觀人類載人航天歷程,在太空中的女航天員不但證明女性能夠和男性一樣進入太空,還能夠出色地完成各項艱巨復雜的空間試驗任務,女性的參與可說是載人航天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1984年7月,薩維茨卡婭作為飛行工程師,乘坐聯盟T—12號飛船再次光臨禮炮7號空間站,這次她又創造了歷史——成為第一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女性。
16年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2003年金秋,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11年后,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遨游太空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華民族實現了千年的飛天夢想。
4月7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觀眾在航天博物館內參觀。俄羅斯航天博物館于1981年4月10日向公眾開放,展出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首次太空行走、探月行動、太陽系探索、國際空間研究計劃等航天技術相關展品。
羅納德·埃萬斯 (Ronald Evans) 留在指令艙中,宇航員尤金·賽爾南和哈里森·施密特 (唯一一位漫步太空的地質學家) 開展了廣泛的勘測和科學測試。執行這次任務的美蘇宇航員佩戴的均是歐米茄超霸專業計時表。
據法國《法蘭西晚報》5月3日報道,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引導的一項研究,長期進行太空行走,宇宙輻射可能會損傷宇航員的大腦。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宇航局17日決定由兩名美國宇航員從本星期開始進行一系列太空行走,修復空間站失靈的冷卻系統。上星期三(11日),國際空間站兩個氨氣冷卻系統中的一個停止工作,迫使宇航員關閉一切不必要的設備,并且暫停實驗室的一些科學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