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個都市報記者前去采訪陳光標,采訪快結束時,陳光標跟記者打賭,說自己十天內會上頭條。幾天后,陳光標“被聯合國任命為世界首善”的消息出現在網絡,記者稱接到了陳的電話,問他“看到新聞沒”。不過對于陳光標來說,欣喜走得太快就像龍卷風,此“聯合國”是山寨的,陳本人也很尷尬地表示“可能是受騙了”。
一貫花式作秀的陳光標最善于利用媒體造勢,但和媒體的“過節”也從來沒斷過。
陳光標最近再一次成為焦點,始于“切胃減肥”的傳聞。他很快回應,切胃減肥完全是造謠,還在微博上“撒嬌”說“又有居心叵測的人開始說‘標哥’壞話了”,聲稱要找個游泳池“曬身體”,證明身上沒疤痕。
真正讓陳光標鬧心的當然不是“切胃”。9月20日,財新和網易分別推出報道,前者說陳刻假章、假捐款,名為“首善”實則“首騙”,后者揭露他堪憂的財務狀況。“切胃”是網易報道中的一個小細節,因為被提到了標題里廣為傳播。
9月21日,陳光標通過微博宣布,這兩篇報道存在多處虛假,公司已經著手起訴事宜,并將于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批駁證據。21日晚間,陳在微博轉發了起訴財新傳媒獲立案的新聞報道。
這些年,媒體同行沒少和陳光標扯出恩怨。2014年8月,媒體報道說陳光標在汶川地震中獲利20億,激得陳在微博直接喊出“寫假新聞的記者必須殺掉”。這當然只是惱羞成怒之言,但是五年前,確實有過陳光標恐嚇記者的消息曝出。
2011年5月,中國經營報記者葉文添在其認證微博上稱,因為報道質疑陳光標慈善有假,他和諸多同事、同行的郵箱收到了死亡威脅和尸體照片,并且在網絡上遭遇水軍圍攻。微博提及的知名財經記者趙何娟隨后證實,收到了和葉等人一樣的威脅郵件,并且已經報警立案。
上述質疑報道刊出后,陳光標先后兩次通過電視節目回應質疑。第二檔節目播出前,有記者稱收到神秘短信,提醒收看節目。但陳本人表示對此并不知情。
葉文添微博中提及的另一位同行、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陳磊在2010年采訪陳光標時受到過恐嚇,錄音被保留,談話中,陳光標反感記者的提問,說“你們怎么去采訪的,何時去的,我都知道,包括住哪個賓館,坐誰的車……”
不過,一向高調、渴望傳播“善名”的陳光標,也不諱言媒體對自己的“意義”。2012年,旁聽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開幕會的他對記者說:“雷鋒做好事寫日記,我的區別是不寫日記,你們媒體幫我寫。昨天我捐了2000輛自行車,媒體就記錄下來了。”2013年初,陳光標因為一篇評論文章,獎勵了一個電視臺編輯20萬元現金。文章內容評論的是霧霾污染治理,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為陳光標“騎自行車戴綠帽子”的環保秀做了辯護。
多年以來,媒體不斷質疑陳光標的高調慈善活動,并試圖揭開其背后晦暗不明的政商關系。隨著迷離的是非被層層解剖、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崇尚“暴力慈善”的商人同媒體之間的撕扯恩怨,也必會逐漸落幕吧。
河南許昌警方回應:假新聞 近日,一則“河南許昌青年因斗毆被公安拘留,由于是超生黑戶一直沒戶口的他,因公安確認身份,戶口一下子就辦成了”的帖子引發熱議。
近日,有消息稱“國務院批準海南試水博彩 稱不同于澳門賭場”,對此,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工作人員向法晚記者回應稱:該新聞中的人物和事情都不對,就是假新聞。該工作人員說:“這是2009年的舊東西,不要傳播這個,今天早上我們也看到,新聞里面的人都已經不在崗位上了。
如果不是媒體的跟進報道,整個故事似乎有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救人者雖然沒有被感恩,但是,在媒體報道之后,人們及時伸出了援手,社會的道德底線得到了堅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道德生態得到了捍衛。
2015年6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6(2015)》發布會在京舉行。藍皮書指出,近六成假新聞首發于微博。
這些假新聞,你還要被騙多久?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報了這8起案件的具體情況。
記者今天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獲悉:近日《河南青年報》等8家新聞單位和記者因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受到處罰。要通過專項行動,撤銷一批違法違規記者站,吊銷一批違法違規記者的新聞記者證,處罰一批負有責任的新聞媒體及責任人,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日前,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中國記協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
一則名為“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1800元”的圖片引發網友熱議,而據相關當事人及目擊者核實,該大媽的確被老外撞倒。任何一個社會不可能完全杜絕社會丑惡現象,對于時不時出現的“訛人事件”,我們還是應抱以理性看待心理。
“9省市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是訛傳——近日,“9省市跨省就醫的患者不用再回參保地報銷”的新聞引發不小反響。記者獲悉,目前沒有9省市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的計劃。(10月22日《新聞晚報》)
“9省市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是訛傳——近日,“9省市跨省就醫的患者不用再回參保地報銷”的新聞引發不小反響。記者獲悉,目前沒有9省市試點跨省就醫即時報銷的計劃。(10月22日《新聞晚報》)
打擊借維權詐騙上訪者的行為,關鍵還在于警方應統一執法標準,要穿透偽合法的外衣,認識到假新聞機構“有償維權”的本質。鑒于很多假新聞網站以詐騙上訪人員錢財為“日常經營項目”,公安機關應嚴懲這種犯罪。
“學校暴動、學生被殺”,這樣的新聞駭人聽聞。近日,涉嫌冒充衡陽新聞網記者名義在網上發布虛假信息的祁東籍19歲男子唐某,被祁東縣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由于美聯社推特賬戶被黑客盜用,并發布了“白宮被炸”的假新聞,23日的美國股市股指出現短暫性暴跌。美聯社很快撤掉了這條消息,并表示其推特賬戶遭受黑客攻擊,關于白宮遇襲的消息是假的。
昨日(13日),一條關于暮光女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再次偷腥的消息在網上瘋傳,這次的男主角是好萊塢男星詹姆斯·弗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