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短信,說我的銀行卡欠款了,還以為是騙子。沒想到現在真的欠了這么多錢。”昨天,市民余女士向武漢晚報反映,說她8年前辦了一張銀行卡,一直放著沒管,結果莫名其妙產生了將近5000多元的欠費。
“休眠卡”8年滾出近5000元欠費
“2008年,我要從十堰帶幾千塊錢來武漢,擔心路上不安全,就辦了一張銀行卡。后來錢取出來了,銀行卡就一直沒管。”余女士說,她的這張卡綁定的是她兒子的手機號碼,從去年開始陸續收到短信提示,說這張卡里欠費了4000多塊錢,余女士一家以為是詐騙短息就沒有理會。
“今年又收到幾條,欠費數額比去年多了一些,將近5000塊了。我覺得不對勁,這張卡我從來沒有用過,怎么會欠費?”余女士說,她帶著銀行卡趕到漢口竹葉山的開戶行詢問,工作人員告訴她,這種卡是早些年發行的,市面上已經很少見,讓她到江漢路的支行處理。
余女士趕到支行要求將該卡的流水打出,查看如何產生的費用。“只能查到2014年以后的費用,在2014年前欠費是1000元。工作人員說是每年都在扣年費,‘利滾利’滾成這樣子了。”余女士說,現場沒能解決問題,才向武漢晚報反映了情況。
支行工作人員介紹,余女士持有的銀行卡每年有50元的年費扣除,而余女士沒有及時將銀行卡銷戶處理,造成了費用累積。“我們了解到,她這張卡沒有透支行為,這些錢不是因為透支產生的,所以按照規定可以將所欠費用清零,并且以后不會再產生扣費。她本人也可以進行銷戶處理,也可以不用理會。”
銀行建議及時處理“休眠卡”
銀行卡里只剩幾塊錢,甚至成了空卡,如果長期不理會,會不會產生欠費?欠費會不會對用戶產生影響?武漢晚報記者先后聯系了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建議,如果空卡長期不使用,最好盡早進行銷戶處理。
幾家銀行客服工作人員均解釋稱,如果是普通銀行卡賬戶,每年會扣除10元年費,另外每季度會扣除3元小額賬戶管理費,如果用戶長期不打理賬戶,銀行卡成為“休眠卡”,賬戶會產生欠費,但欠費情況不納入個人信用系統,不會影響用戶生活。如果還將使用該銀行卡,則需要補繳所欠費用才能繼續使用,如果不再使用該銀行卡,可以不用理會,欠費達到一定數額之后,銀行會自動進行清戶處理。工作人員建議,如果名下銀行卡成了空卡,用戶最好盡早到銀行網點銷戶處理。
每人在同一銀行只能有一個Ⅰ類賬戶,同行異地存取款將免手續費,ATM機轉賬24小時內可撤銷……本月起,央行一系列新規開始實行,我們使用銀行卡的習慣也將發生不少變化。
河南男子小黨近日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辦房貸時,發現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多出了6張郵政銀行卡,因為辦卡張數超過6張,他已辦不了新卡辦房貸。在小黨的多次要求下,中國工商銀行濰坊青州支行將他名下銀行卡的辦卡存照發送到鄭州。
“柘城縣人社局說以前所交新農保的養老金會退給我,結果幾個月過去了也沒收到錢……”張先生說,按照柘城縣人社局的要求開了相關的證明,也登記了卡號,前前后后跑了好幾趟,結果幾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收到應退的錢,“不知道為何自己在提交了相關的手續后,遲遲沒有領到退回的新農保養老金參保費,希望幫辦能提供幫助!”
記者從中國銀聯了解到,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相關通知要求,銀行卡刷卡手續費調整于9月6日起正式實施,各發卡銀行、銀聯及收單機構總體上降低了收費水平。業內預測,我國各類商戶每年可減少刷卡手續費支出約74億元。
@2號線雍和宮站區:9月5日雍和宮站臺站臺值崗人員巡視中發現一名外國乘客不慎遺失的證件與一張銀行卡,如遇尋卡失主請到2號線雍和宮站領取。
@2號線雍和宮站區:9月5日雍和宮站臺站臺值崗人員巡視中發現一名外國乘客不慎遺失的證件與一張銀行卡,如遇尋卡失主請到2號線雍和宮站領取。
步:用銀行卡復制器復制出若干個偽卡,偽卡的磁條信息仍然是這張信用卡的,但是偽卡上面的賬號則制作為騙子的私人賬號。步:騙子以此卡需要繳納滯納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到卡面賬戶激活,實際上,已經把錢打到騙子的私人賬戶上去了。
步:用銀行卡復制器復制出若干個偽卡,偽卡的磁條信息仍然是這張信用卡的,但是偽卡上面的賬號則制作為騙子的私人賬號。步:騙子以此卡需要繳納滯納金為由,要求受害者轉賬到卡面賬戶激活,實際上,已經把錢打到騙子的私人賬戶上去了。
轉賬5000元“滯納金”被騙。
5月25日,鄭州市公安局二里崗分局破獲一起系列銀行卡詐騙案,號稱“從業十年從未失手”的“師傅”胡某被抓獲。
在報紙上看到別人的儲蓄卡被盜刷,就主動將自己追回盜刷款的經驗進行分享,這位尤女士的風格值得肯定,從她的講述看,她和石女士的遭遇基本一致。
誰打來的巨款?是否是違法犯罪?會不會對自己銀行征信產生影響?
前天,九龍坡區的小徐心情猶如坐過山車——銀行卡突然多出500萬元,起初以為是騙局,一查竟是真的。
2月15日晚,鄭州市民高女士的手機接連收到三條銀行卡交易提醒短信,提示她的一張銀行卡在境外有三次消費記錄,共消費36164.23元。
2月15日晚,鄭州市民高女士的手機接連收到三條銀行卡交易提醒短信,提示她的一張銀行卡在境外有三次消費記錄,共消費36164.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