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戰士劉景泰失聯58天后遺體被找到
臺海網9月10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林芹 楊文 通訊員 胡偉 王喆)導報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經過長達60多天的搜尋,9月4日,劉景泰戰士的遺體,在福建閩侯荊溪被找到。經福州市刑警支隊DNA檢測中心從遺體骨骼切片中提取DNA信息,與劉景泰父母的DNA樣本比對完全匹配,確定遺體正是劉景泰。
“救命樁”讓給戰友
劉景泰被滾滾濁流卷走
7月9日,今夏首次登陸最強臺風“尼伯特”重創福建省沿海城市,閩清縣坂東鎮潭口村成孤島。東部戰區陸軍第31集團軍某團受命前往抗洪搶險救災途中,戰士劉景泰與兩名戰友在救助遇險老百姓時遭遇突發泥石流,三人被沖入梅溪河。
圖為98年后,武漢龍王廟碼頭立起防汛生死牌“人在堤在 誓與大堤共存亡”。圖為在漢口江灘龍王廟碼頭附近,大量用于抗洪搶險的渣土車嚴陣以待,抗洪的沙包、黃土都對方在路邊,隨時使用。
黃龍廟是鶴山區西部深山中的一座古廟,古廟門前的這道山溝及溝坡上面的這個村莊均因此廟而得名,分別被稱為黃廟溝和黃廟溝村。不過從黃廟溝村古碑的碑文來看,黃廟溝原名黃龍廟溝,黃廟溝村原名黃龍廟溝村。
入汛以來,南方部分省市相繼發生險情,村莊被毀、房屋倒塌,面對嚴峻的抗洪搶險形式,各地廣大黨員干部奔赴在抗洪第一線,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了“基石”的作用。
“徐浩,這27朵玫瑰送給你,還有一朵就是我自己?!焙铀敗拔枧_”,農用車成“婚車”,泥濘的圩梗變成了“紅地毯”。
2016年7月04日,安徽省安慶市,在皖西南洪澇重災區,一名在桐城雙港練潭圩大堤上封堵管涌的一年新兵手掌已爛出5個洞。
近日一則抗洪戰士最美睡姿的新聞引發了網友關注。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遭遇洪水,第14集團軍某旅下士李金龍休假途中參加抗洪搶險,4天3夜沒有休息,結果在吃盒飯的過程中睡著。
(央視新聞)抗洪戰士在雨中睡覺??购閼鹗吭谟曛兴X。(央視新聞)(央視新聞)(央視新聞)(央視新聞)(央視新聞)
堅守在抗洪一線的官兵已奮戰了20多個日夜,許多戰士休息時才發現自己的軍靴、衣服等早已磨破。
漯河瓜農劉向軍今年種的幾畝地西瓜大豐收,但兒子、媳婦正戰斗在湖南抗洪搶險一線,家里人手不夠,銷售一時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