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8日訊 23歲的小雨(化名)是長沙一名在校研究生,平時缺乏運動,對自己的身材不夠滿意。聽同學說踩動感單車可以快速塑造完美體型,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健身隊伍,誰知第一次進健身房就因運動過猛引發疾病,今天被送入長沙市中心醫院。
近日,小雨到學校附近的健身中心體驗,第一次上動感單車,一口氣拼命騎了40分鐘,弄得大汗淋漓才回寢室休息。 第二天早上,她感到雙腿肌肉酸痛無力,腫脹明顯,碰都不能碰,走路更是困難;上廁所時,發現尿量特別少,顏色像醬 油一樣。小雨在寢室休息了一天,不停地喝水,尿量增加了,顏色也變淡了,但雙腿的腫脹和酸痛越來越明顯。今天,小 雨被同學們抬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癥。
該院腎內科主任李芊提醒,大多數橫紋肌溶解癥患者與運動過量有關,根據臨床接診情況來看,大部分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均可出現肌肉的疼痛、壓痛、腫脹及無力等癥狀,也可伴有發熱、全身乏力等癥狀,尿液常呈茶色或紅葡萄酒色,約1/3的患者可能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可見少尿、無尿等表現,血液生化檢查表現為血清肌酶增高、高鉀、高磷、代謝性酸中毒等。建議市民在鍛煉身體時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特別是運動新手,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制逐步增加運動量,不能盲目跟風。
市民陳先生兩個月前在健身房鍛煉兩天后就出現了橫紋肌溶解癥,以至于導致肝腎功能受損。該健身房工作人員在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只能給陳先生退卡,賠償事宜還得向公司請示。
武漢25歲的易先生,忘記給老婆買生日禮物感到愧疚,主動要求做了200個深蹲。
大部分學生平時缺乏運動,突然的大運動量可能會讓部分體質較弱的學生患病,建議市民進行體育運動時要循序漸進。
天氣漸暖,夜幕下,珠江邊、綠道上,不時閃過一道道奔跑的矯健身影。這種情況是運動損傷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在肌肉疲勞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踝關節扭傷和跟腱撕裂,還有可能加重心肺負擔。
南方醫院收治的廣東省第一例疑因食用小龍蝦中毒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癥病”兒童患者。
每年的5-8月是食用小龍蝦的旺季,有統計南京人每天要吃掉好幾十噸的小龍蝦。一旦發現全身肌肉酸痛、渾身乏力、小便顏色變深甚至呈醬油色,要警惕是橫紋肌溶解,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本月,小龍蝦陸續上市,“欠了”半年的李先生忍不住連吃三天,結果出現“醬油尿”。從12日起,李先生約朋友連吃三天小龍蝦,幾乎每天2斤。”
小龍蝦剛上市已經放倒了一名小伙子。市民如果吃小龍蝦后出現乏力、腹瀉、肌肉酸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得過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一定不要再吃小龍蝦。
小龍蝦剛上市已經放倒了一名小伙子。市民如果吃小龍蝦后出現乏力、腹瀉、肌肉酸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得過橫紋肌溶解癥的患者一定不要再吃小龍蝦。
小龍蝦剛上市已經放倒了一名小伙子。
至于跑速多少,王于領認為是最大心率的60%-90%這個范圍都可以,而最大心率的簡單算法就是:220-年齡。判斷是不是運動過量,不是看出了多少汗,有很多指標可以幫你判斷:一個是看脈搏,普通人的話,運動后脈搏變成每分鐘140次-160次,這時候,再運動10-15分鐘就差不多了。
網傳小龍蝦存在體內重金屬超標等多種問題,專家表示食用合法養殖小龍蝦問題不大。小龍蝦再次陷入爭議
俯臥撐很多人都做過,不過半個小時內連做100多個俯臥撐的女生恐怕不多。
該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楊劍虹介紹,橫紋肌溶解癥通常發生在肌肉嚴重受創后,由于肌細胞損傷、壞死,肌細胞內成分釋放到血液,阻塞腎小管,造成急性腎損傷甚至腎衰竭。
僅高溫三天以來,急診就收治了8位被蛇咬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