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1991年開出的暫存條(部分)
家里所剩極少的麻錢,年邁的吳華偶爾看一下。因為這些并不是他收藏的精品,所以他興趣并不大 本組圖片由華商報記者 魏光敬 攝
8月12日,華商報A08版報道了西安一位88歲的歷史老師,想再看一眼25前被公安機關暫存的文物。報道見報后,老人家繼續在公安、文物等部門奔波,尋找25年前的文物,但各部門“踢皮球”,將近一個月了仍沒結果。
報道后沒人主動調查此事
近日,華商報記者再次見到88歲的老人吳華。狹窄的房子里,老人坐在椅子上,腿上蓋了一條薄薄的毯子。只要提起他的文物,老人就會流淚。老人說:“一晃25年過去了,怎么還沒有結果呢?難道等我入土了還沒結果嗎?本來想到媒體報道后會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天天盼夜夜想,可至今仍沒有任何信息,更沒有相關部門主動來調查這事。”說到這里,老人不停搖著頭擺著手,告誡自己不說了,卻又無法控制住情緒。
老人說,這些文物都是他30多歲時因教學需要愛上古錢幣收藏后收集的。他癡迷收藏30年,工作之余,為收藏心愛之物,他跑遍荒山野嶺,被妻子埋怨、兒女嫌棄。然而,25年前,一起莫名的案件將他牽扯其中,警方對他處罰1000元,并暫存了他畢生的收藏,包括數十枚銅鏡及七千多枚古錢。
家人四處奔走還是沒結果
8月12日華商報報道后,吳華老人的女兒吳麗多次上門或電話聯系公安機關。
9月1日,吳麗和委托律師苗長青按約定時間來到位于文景路的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9時30分見到政秘科科長李浩。李浩說,被暫存的東西當時給了兩家單位,一家是陜西文物總店(在開元商城后面文商大廈),一家是西安市文物稽查大隊(在西七路),“你想看當年的東西,只能到這些單位去看”。
吳麗提出要看當年的轉交單據時,李浩拿出幾張單子,但捏在手中不放,僅讓他們匆匆看了一眼就立即拿走,不讓復印,也不讓拍照和記錄。吳麗沒有看到詳細內容。
吳麗說,當年是公安機關暫存的,希望公安機關出具相應的文字便條或派人帶著一起去上述兩家單位看看,李浩予以拒絕。
盡管公安機關未出證明,但吳麗和律師還是抱著一絲希望來到陜西文物總店,見到一名姓馬的總經理。馬經理說,1991年到1993年的賬早沒了。這多么年了換了很多人,早就說不清了。“這是你們與公安局之間的事情,跟文物總店沒直接關系,你們還得找公安局。沒有公安機關出示的相關證明,我們根本無法回答相關問題。”
當天下午4時,吳麗和律師來到西安市文物稽查大隊。一位秦姓副大隊長說,他們這個稽查大隊2009年才成立,這事情跟他們沒關系。
老人七千多枚古錢幣
全部被收走
9月3日記者見到吳麗時,50多歲的她提起這20多天的奔波,幾次落淚。吳麗說,為了圓老人最后的心愿,再多的委屈都能受,只是這種被踢來踢去的事她實在無法忍受。
吳麗說,父親為清理古錢幣的銅鐵銹,二十多年里陸續將收集回來的七千多枚古錢幣,一枚一枚浸泡在水中數日,再用小刀小錐一枚枚正反面細致清理,每清理一枚古幣都要耗費大量時間。他的十指一年四季不同程度裂著口,尤其冬天,拇指整日都用膠布包扎著。將每一枚古幣清理干凈后,他又找來印藍紙盒,將古幣按照年代順序分類,并分別標注。1991年3月,凝聚著老人20多年心血的幾千枚古幣,被公安局全部收走。自此老人受到打擊,家人都不敢提起此事。
律師:一般收藏文物
如遺失可賠償
吳麗說,她手中有蓋有公安局第七處公章的暫存單據5份。單據編號為167、168、169、170、171,時間為1991年3月12日。綜合上述清單,暫存的有歷代錢幣、銅鏡、銀元、碗、碟、鼎、罐、俑、印章、佛、代勾、爐、刀等。另有兩張罰款單據:收款人分別是張軍和王西平。
吳麗表示,父親現在就一個愿望,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一次他親手搜集的古錢、古玩,如果精力允許,希望能把個人研究古錢的書籍編寫完畢。近期,吳麗邊尋找父親的文物,邊忙整理出書的相關事宜。但吳華老人講,子女雖然想幫他完成這個愿望,但他們沒有相關的知識,僅靠拓片達不到出書要求。
昨日,陜西締伍律師事務所苗長青律師介紹,根據吳華老人的情況,按照國家當年的法律,允許公民持有文物,涉案文物及級別文物可按法律法規辦理,其他一般收藏文物應該歸還的歸還,如果遺失了可根據相關法規進行賠償。苗長青提出,如果事情得不到有效解決,將提出訴訟。 華商報記者 魏光敬
海昏侯墓922件文物亮相南昌 成排金器搶眼
9月12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河南省政府近日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總結經驗,堅持問題導向,提出4點意見,強力推進河南文物工作。
據三星堆博物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曬出一個出土的漢代馬頭文物,表情呆萌可愛。
去年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時,壽康宮、東華門城樓、午門-雁翅樓等新開放區域,讓觀眾能夠游覽65%的紫禁城。象征著富貴的牡丹也為唐朝之后的皇室所喜愛,故宮博物院內藏有大量牡丹造型的文物,此次有186件(套)牡丹題材文物,同時在齋宮和延禧宮展出。
星辰在線3月3日訊寧鄉農民熊尚豐和肖愛民在挖溝取土時發現兩件文物,他在將文物妥善保管后第一時間通知了文物部門。
“清朝文物竟當切菜案板用,張必祿知道后肯定會氣哭!”近日,達州多位微信公眾號紛紛發布消息,說清朝道光年間的“三省”提督張必祿所贈與萬源村民的一塊牌匾,現在被當地農戶用作切菜案板。
目前,鄭州發現各類遺跡9238處,出土文物1.36萬件,并有兩處文物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場許多市民感嘆:“鄭州不愧為文化腹地。”
近日記者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看到,不少游客往神龜池中及銅像身上、手臂上擲幣,面值從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幣,多尊銅像四周錢幣堆積成山。
以展示中國秦漢時期以及塞浦路斯羅馬帝國時期社會風貌的《中塞文化對話展》近日在塞浦路斯利馬索爾考古博物館精彩亮相,并持續展出的今年12月14日。
據央視消息,日前,南京明孝陵神道中段有一石象的鼻子上方遭人刻名涂鴉,“黃友坤”清淅可見,大象身上另還有多處涂鴉。明石象路神道有600多年歷史,是南京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歷史園林景觀。
據央視消息,日前,南京明孝陵神道中段有一石象的鼻子上方遭人刻名涂鴉,“黃友坤”清淅可見,大象身上另還有多處涂鴉。明石象路神道有600多年歷史,是南京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歷史園林景觀。
近日,經過中法兩國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關人士的積極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回歸祖國。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國早期墓葬遭到大規模盜掘。
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回歸祖國。
昨晚,鄭州,當很多人早早進入夢鄉的時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卻燈火通明,正在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文物搬遷。
圖為731陳列館新征集的文物(7月11日攝)。7月12日,記者從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獲悉,該館2014年至今共征集侵華日軍細菌部隊罪證文物4589件,全館文物及展品達到14200件。專家表示,新征集上來的文物,為揭露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武器研究、發動細菌戰爭再添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