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從下月起 其中包括北京69家
北京晨報訊(記者 徐晶晶)從下月1日起,本市將有69家大醫院的檢查結果將可與天津、河北的多家醫院互認。這意味著在不同醫院就診時不用再做不必要的重復檢查,不僅可以降低就醫成本,而且也將更加簡化方便。
首批試行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項目共27項,納入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共132家,包括北京的69家、天津的37家和河北的26家三級醫療機構和醫學檢驗所。北京晨報記者注意到,包括協和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兒童醫院等本市多家知名三甲醫院都在首批試點名單內。
實施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后,在不影響疾病診斷治療的前提下,患者提供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院出具的臨床檢驗結果報告單時,接診醫院原則上將對報告單中互認項目的檢驗結果予以認可,不再進行重復檢查。符合結果互認條件的醫院將在檢驗結果報告單相應檢驗項目名稱前增加“ ”標識,作為檢驗結果互認的標識。
京津冀區域內第一批試行臨床檢驗結果互認的項目共27項,包括19項生化項目、3項免疫項目和5項血細胞分析項目。這27個檢驗項目為臨床實驗室最為常用、有質量標準且有一定地方互認基礎的檢驗項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體、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都在互認之列。
不過,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根據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如果病情大幅度變化且對疾病診斷有一定影響的,既往臨床檢驗結果報告的時效性對疾病的診斷難以提供參考價值的、以及其他特殊情況有必要進一步復檢的情形,接診醫院仍需對有關互認項目進行復查。
另外,此次互認將建立退出機制。這意味著,對于在互認工作實施后出現臨床檢驗質量和管理不符合互認要求等情形的醫療機構,將根據情況督促其進行整改或取消檢驗結果互認醫療機構資格。同時,根據試點情況,三地將在條件成熟時適時啟動第二批互認工作,逐步擴大互認項目和互認醫療機構范圍。
備受關注的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要在“十三五”時期逐步落實,各類參保人員的養老待遇將建立正常調整機制,醫保政策向大病和困難人群適度傾斜。
新政規定,曾經在異地繳存公積金、在現繳存地繳存不滿6個月的,繳存時間可合并計算。目前,鄭州市已經在今年6月出臺了組合貸業務,但同時將貸款申請門檻提高到公積金連續繳存滿12個月(含)以上。
日前,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轉移接續,并推進異地貸款業務;職工連繳6個月可向戶籍地申請公積金房貸。
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動輒幾百元甚至數千元,重復檢查無疑會增加群眾醫療負擔。該通知要求,醫學檢驗互認項目至少要包括臨床生化、臨床免疫、臨床微生物、臨床血液項目。
全省同級醫療機構之間醫學檢查結果互認,流于形式的單位和個人將被通報批評并限期改正。
這是許多患者尷尬乃至“窩火”的經歷: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各家醫院CT、B超等檢查結果互不相認,不斷重復檢查,單據攢了一堆,付出無數的精力和花費,檢查結果也是一樣……
據媒體報道,佛山市南海區也曾試點“普職融合”,結果中職學校轉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多,而普通高中轉入中職的寥寥無幾。”鄭州市民秦軍表示,這樣一來,家長們嘗到上中職學校的“甜頭”,中職與普通高中融合面臨的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大型醫用設備檢查,動輒幾百元甚至數千元,重復檢查無疑會增加群眾醫療負擔。
日前,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要求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轉移接續,并推進異地貸款業務;職工連繳6個月可向戶籍地申請公積金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