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高利息 放貸當債主
臨近開學,武漢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小王(化姓)卻焦急萬分,因為他的錢全貸出去了,自己的學費沒有著落。因無力交學費,他只能申請“綠色通道”和助學貸款。
當上債主嘗到甜頭
前天下午,記者在漢口黃浦路見到了小王和他的同學小李。小王心事重重地拿出了一摞打印出來的“借出協議”。據他介紹,大二時,他開始兼職。去年“借貸寶”特別火,他了解得知它是網上借貸平臺,俗稱“P2P”。他經過朋友介紹,去年9月開始兼職做借貸寶的用戶推廣,對這個平臺有了一定了解。今年3月份,他嘗試在借貸寶上借出第1筆錢給一位姓宋的用戶,約定1個月到期,年利率為24%。1個月后,小王25000元本金收到了25493元還款,一個月就凈賺了約500元錢。
貸款放出一去難返
嘗到甜頭的小王加入了一個微信群,找幾個同學、朋友借來近13萬元錢,加上自己的個人資金11萬多元,他在借貸寶APP上借出了246118元錢,分別借給了9個人,其中有的約定的最高年利率為24%。
當上了債主,滿以為可以賺點利息,讓小王始料未及的是,這9個人大多逾期未還,最長的逾期達93天。開學在即,小王和他的同學小李、學妹小楊和小梁都沒錢交學費,極大地影響到他們正常學習和生活。
小王說,逾期后,他曾打電話、發短信、發微信與債務人多次聯系,希望他們盡快還款,而他們要么不接電話,要么用各種理由推脫。他按照客服工作人員的要求,努力完善了債務人的信息,包括家庭單位住址、親朋好友的聯系方式等,但客服僅采用電話催收的催款方式,還款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晚上做夢都會嚇醒,別人不還錢,自己背了很多債,對不起這些同學。” 小王坦言,“借貸寶”改變了自己的生活。他本來學習成績很好,現在卻不得不找更多兼職,學習時間大大減少,還要節省生活費。
小王說,“不能全怪借貸寶這個平臺吧,我自己的風險和防范意識不夠強,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努力彌補。”
催款預期難料
記者看到,在小王提供的“借貸寶”APP“立體催收系統”的網頁截圖顯示的催收流程分為:寬限期總部呼叫中心電話催收,逾期1天將計收罰息和逾期管理費,逾期8天違約記錄上傳至平臺,逾期16天將推送違約記錄至部分好友,逾期38天將違約推送范圍擴大,逾期46天將委托催收或人人催,逾期70天將繼續擴大違約推送范圍,逾期76天平臺將對借款人提起訴訟,訴訟執行后將納入失信名單和銀行征信系統。
在借貸寶官網上,記者看到頁面上寫著:“熟人借貸,所有交易都發生在熟人之間,不熟不借。借錢不需要任何審核審批,金額、利率、期限都可自定,一鍵發布。”
對此,借貸寶工作人員稱,他們曾多次聯系小王未果。經查詢,他們發現了小王所說的部分信息不符合實際情況,目前正對其中3個債務人進行上門催款,3個債務人沒登記地址、1個不符合上門催收條件,另外2個經過電話催款,表示有還款意愿。目前,他們正在積極解決問題。
像借貸寶這樣的網上借貸平臺是否存在風險?武漢大學尚重生教授認為,這種借貸平臺看似利息高,實則風險很大,催收債務會消耗大量的時間、精力成本,也會存在像小王這樣借出去錢后要不回來的情況。而平臺催收手段有限,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尚教授建議相關部門盡快立法,加強對網絡金融領域的監管。
小王放出去的貸款逾期未收回。
臨近開學,武漢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小王(化姓)卻焦急萬分,因為他的錢全貸出去了,自己的學費沒有著落。小王說,“不能全怪借貸寶這個平臺吧,我自己的風險和防范意識不夠強,現在后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努力彌補。
潑紅油漆、五大三粗的黑衣大漢……說起催收或者催債,大部分人腦海里浮現的是這樣的場景。” 該老板隨即介紹了他們平臺催收團隊的負責人楊霞(化名),一個看起來比較溫婉的女性,而據其介紹,他們催收團隊的大部分員工也都是女性。
網上催收不成線下就會上門,傭金一般是總債額的三至五成 近日,南都記者獨家曝光有高利貸從業人員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向大學生提供“裸條”借貸的現象。欠款者社交圈催收:知會親友、單位、同學、社交平臺好友等熟人,通過熟人催收
值得注意的是,借貸寶的公告曾表示,九鼎控股和昆吾九鼎都是人人行的股東。李子川表示,由于熟人借貸需求前景不明確,借貸寶這種模式短期內應該不好盈利。“對于借貸寶來說,目前最關鍵的一點在于轉變之前激進的營銷方式,畢竟之前的營銷方式雖然積累了不少用戶,但用戶黏性較弱。
近日,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有高利貸團伙通過一些網絡借貸平臺向大學生提供“裸條放款”,即進行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照替代借條。
” 透支期間,民生銀行曾給于某某打了11次電話催收,于某某次次拖延:“我想想辦法。法院認為,于某某使用信用卡透支,數額巨大,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5年,退賠銀行27萬余元。
透支1萬元以上,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后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即可認定為惡意透支,將以信用卡詐騙罪論處。目前,侯某因信用卡詐騙罪被廣州某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但鑒于其已歸還欠款,緩刑兩年,處罰金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