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需要科學護理,才能更好的恢復
家里有新生命誕生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但對于剛產下寶寶的永川姑娘小王來說,煩惱多于歡喜,一切起源于關于坐月子的爭論。
蓋兩床被子睡覺遭熱瘋
8月12日,小王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女寶寶,6斤9兩。說起寶寶,小王掩飾不住一臉的幸福。然而幸福還沒持續多久,最令她頭疼的坐月子開始了。
以前“捂月子”的老規矩,三伏天坐月子也得穿長衣長褲,蓋棉被,包頭巾。出院當天,小王的婆婆就一直要求她穿多點,上身穿了一件厚外套,穿了一條長褲子,棉襪子裹住雙腳,頭上還包了一頂帽子。“婆婆說不能被風吹到,要不然會頭疼。當時車里連空調都不讓開,我一直拿著紙巾在擦汗。”小王面帶愁容說,一開始以為只是出門會要求多穿點,誰知回到家才明白,煩惱剛剛開始。
回家后有些疲憊的小王,馬上上床睡覺。誰知不久就被熱醒了,感覺口干舌燥,全身好像燒著了一樣。睜眼一看,發現自己身上又多出一床厚被子。小王哭笑不得,悄悄挪走了那床被子,心滿意足地睡了。
天剛亮,婆婆就進屋視察,見自己趁夜放在小王身上的棉被不翼而飛了,頓時炸毛,苦口婆心的數落了小王好長一段時間。
小王笑稱,直至現在自己滿腦袋還充斥著婆婆的責罵。“多穿點準沒錯,冷出毛病落下病根了,你就知道厲害了”,“別不愛聽,媽都是為你好,媽作為過來人,吃的鹽都比你走的路多”,“媽能害你嗎?聽媽一句勸包好頭,千萬別取下來,再多穿一點”……
每頓雞蛋雞湯吃得想吐
老一輩對于傳統坐月子的思想根深蒂固,更典型的是月子里千萬別洗頭洗澡,容易落下病根。
小王透露,在婆婆的觀念就是這樣,坐月子不可以洗頭洗澡,而自己的觀念卻恰恰相反。自己在孕期查閱過相關資料,產后及時清洗身體能避免會陰傷口發生感染,對身體有好處。但婆婆除去正常的休息時間,其余時間都守在自己身邊,想洗頭洗澡還真沒這么容易。
“有一天趁婆婆買菜,偷偷洗了一個澡,身心愉悅,歡樂得想翻滾。”小王的眉眼中全是笑意,稱不愿意公然和婆婆對著干,免得老公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所以才選擇偷偷摸摸的洗澡。
另外,最讓小王煩心的是一日三餐,毫不夸張每頓都有雞蛋,每天都有雞湯。早上煮雞蛋,中午炒雞蛋,晚上蒸雞蛋,換著花樣做雞蛋。每天更是離不開雞湯,剛放下碗筷,一碗雞湯就湊在你嘴邊,婆婆在旁滿臉期待的望著自己,愣是張口說不出拒絕的話。
小王調侃自己仿佛成為了一只母雞,有時勸婆婆不用每天都燉雞湯吃雞蛋,婆婆反而開導她說那時候自己一頓能吃七八個雞蛋呢。
“距離結束坐月子還有20多天時間,想想就夠煎熬的了。”聊到這,小王已是笑意全無,多了幾分惆悵。
坐月子怎么才科學,婦幼專家有話說
專家總結出八大誤區,希望每個產婦都能坐一個健康的月子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稱之為“月內”,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伴隨著科學發展,大多傳統坐月子習俗已悄然隱退。那么,你知道哪些古老習俗該摒棄,哪些該保留嗎?為走出傳統坐月子誤區,記者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并特地采訪了永川區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管明芳和計生集愛醫院醫生趙清香,來聽聽專家們怎么說,坐月子里有哪些誤區值得注意。
誤區一:月子里不能洗澡
傳統習俗詮釋:產婦在分娩后氣血兩虛,如果在月子里洗澡,會使風寒侵襲體內,導致周身氣血凝滯,日后出現身體關節和肌肉疼痛。
現代醫學詮釋:產后及時清潔身體有效緩解分娩疲憊,避免傷口發生感染,引起毛囊炎、子宮內膜炎等。如果產婦會陰部無傷口及切口,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后就可淋浴。
誤區二:月子里不能洗頭
傳統習俗詮釋:產后頭皮毛孔大開著,洗頭易使濕寒邪氣侵入頭皮內,留下病根導致經常頭痛、脫發。
現代醫學詮釋:洗頭可去掉分娩過程中大量汗液,刺激頭皮上經絡,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健康狀況允許下洗完后立即吹干,既不會留下頭痛病根,也不會脫發。
誤區三:月子里不能刷牙
傳統習俗詮釋:月子里刷牙漱口會動搖牙根、傷及牙齦,造成牙齒過早松動、脫落。
現代醫學詮釋:不刷牙漱口反而易形成牙菌斑,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致使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切記用溫水軟毛刷牙,每天三次。
誤區四:月子里不吃果蔬
傳統習俗詮釋:產婦脾胃虛弱,為避免日后長期胃腸不舒服或易腹瀉,最好不要吃蔬菜水果。
現代醫學詮釋:產婦在月子里容易排便困難,而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蠕動,利于產后通便。以及補充產婦身體康復及乳汁分泌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前提是無腸胃不適,吃新鮮蔬菜水果(避免過涼)大有益處。
誤區五:月子里不能吹風
傳統習俗詮釋:生孩子過程中全身骨縫都會被打開,風邪易鉆入骨縫中,給產婦留下身體疼痛病根。因此,月子里身子要捂得嚴嚴實實,并封住家里門縫窗縫。
現代醫學詮釋:不論冬夏家里都應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衣著也應根據季節變化注意增減,避免體溫升高中暑進而引發高熱抽風。特別提醒產婦身體不能直接吹風。
誤區六:月子里不能下床
傳統習俗詮釋:產婦在生產時消耗了大量精力和體力,體質虛弱,筋骨松軟。不能過早坐起來,即使坐起來也不能下床活動,否則日后容易身子骨弱。
現代醫學詮釋:產后較長時間不活動,易使產婦下肢靜脈血栓及腸粘連,特別是剖腹產產婦。同時產后盆腔底部肌肉組織也會由于缺乏鍛煉而托不住子宮、直腸或膀胱,導致膨出。適時適度活動,可促進子宮、直腸和膀胱功能盡快恢復。
誤區七:月子里不能吃鹽
傳統習俗詮釋:過去認為產婦在產后吃鹽,身體會浮腫。
現代醫學詮釋:產后由于妊娠期水分需要排出,每天食物中鹽分補充顯得尤其重要。每天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適當食鹽可避免月子里出汗多造成身體脫水。
誤區八:月子里多吃雞蛋
傳統習俗詮釋:雞蛋補血,滋補身子。吃得越多越好,產婦元氣恢復得越快。
現代醫學詮釋:雞蛋含有豐富蛋白質和十八種氨基酸,可促進乳汁分泌。但不宜多吃,過多攝入蛋白質會加重肝臟及腎臟負擔,每天2個即可。
兩位專家均表示,這些民間流傳的傳統坐月子講究,至今仍被大多數人視為坐月子的金標準。不可否認,民間傳統坐月子習俗有其可取之處,但并非所有傳統坐月子習俗都有理可依。我們應遵從科學,破除陳腐觀念,以免給產婦健康帶來危害。見習記者 劉小菡
夏天捂月子,產婦中暑身亡
據揚子晚報報道,去年夏天上海曾有一名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幸中暑身亡。起因是這名產婦的家人信奉“捂月子”。在不開空調的房間里蓋著棉被,產婦出現中暑現象,家里又處置不當,最終導致搶救無效死亡。專家表示,幾乎每年夏天,醫院都會收治因坐月子引起中暑的產婦,受到老一輩觀念的影響,產婦坐月子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而這必須要糾正過來。
另外,在去年春節期間,上海一名產婦因為在坐月子期間堅決不活動身體,導致肺動脈血栓死亡。
記者了解到,前年夏天,南京鼓樓醫院急診也收治過一例熱射病的產婦。這名39歲的產婦,因此前流產過一次,落下了“怕風怕冷”的毛病。聽說,這次坐月子如果注意保暖,能把之前的毛病都帶走。所以自生產后一直處于“坐月子”的狀態。家屬說,她獨自住在一間臥室,關著門窗,產后坐月子一直開著暖風空調,穿著冬天那種棉的睡衣睡褲,睡覺蓋棉被。
除了產婦自己,家里人都覺得那房間“熱得不能進”。起先開始出現頭痛、嘔吐的癥狀,她還當做普通的感冒,喝了水,捂著被子發汗,后來中暑昏厥,被送至醫院ICU搶救,最終轉危為安。
檢方查明,張小莊在任院長期間,在醫院基礎建設、設備采購等方面為他人謀利,收受他人財物折合人民幣428萬余元。面對指控,張小莊只承認自己“錯了”:“我承認我自己臉皮太薄,拉不開臉面,將世交的小孩介紹給下屬設備科廖某認識。
家有喜事親戚朋友送來賀禮本是一件高興事,可河北的鮑先生最近卻因此面臨一個甜蜜的苦惱。
8月10日,由某平臺在上海發起的“已婚男士坐月子”體驗活動。
8月10日,由某平臺在上海發起的“已婚男士坐月子”體驗活動。
8月10日,由某平臺在上海發起的“已婚男士坐月子”體驗活動。
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產后一定要在家里靜養,注意睡眠,不要讓自己再疲勞,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一般產后3天就可以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專家認為,堅持在月子里適當身體鍛煉,做一些產后體操或瑜珈,可以幫助盡快恢復體型。
剛生完寶寶,家人們大大小小保溫瓶集體出動,為新媽們煮了許多湯水。湯里90%多是水分,還有少量的溶出的無機鹽(如鉀、鈉等)、氨基酸、脂肪及含氮浸出物如嘌呤、核苷等。木瓜的營養成分主要有糖類、膳食纖維、蛋白質、 維生素B、C、鈣、鉀、鐵等,產于我國南方。
坐月子的禁忌或調養原則,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所修改,但最基本的原則,諸如飲食的調養,盡量多休養、勿操勞等事宜,還是該加強注意的。產后的一星期內最好以雞蛋、面條、米粥、軟飯和蔬菜為主,這個時候還不宜吃油膩的食物,如雞湯、豬蹄等。
昨天是第一個世界血栓日,武漢專家提醒,血栓包括動脈血栓、靜脈血栓,不論哪一種,運動都是一劑良藥,能疏通血管,預防血栓發生。前幾天,30歲的小劉被家人送到血管外科,經診斷為產后下肢深靜脈血栓。
近日,微博名為“舒珊愛生活”發布的一條微博在網上廣為流傳——“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改善體質時機。對于體質的概念,其實也有諸多不同的觀點,中醫觀念中的體質不同,人體各方面特點與發病傾向都有所區別。于莎莎:坐月子對女性來說,就是分娩之后身體的一個恢復過程。
在運營微信公眾平臺的過程中,發現月子期間的飲食問題很多人都關心。一般而言,凡有營養的食物在月子里都可以食用,例如各種魚肉蛋奶和豆制品,沒有太大的禁忌,不過下面說的這些是必需營養品:
上個月陳蕾(化名)剛在醫院剖宮產下兒子,正在一家人沉浸在喜悅中時,陳蕾產后一周突然癲癇發作,意識不清,被緊急送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救治, 經查竟然是“顱內靜脈竇血栓”,是一種少見的腦血栓。
一般來講產后頭發較油,也容易掉頭發,坐月子洗頭時不要使用太刺激的洗發用品。坐月子期間不要去美容院洗頭,那里往往冷氣較強,而且美容師也不一定立即給產婦吹干頭發,容易發生受涼。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產后脫發現象實屬一種生理現象。處于生長期的毛發約占全部毛發的85%,處于退化期的毛發約占1%;處于休止期的毛發約占14%;普通人每天要脫落100根毛發。一些舊習俗,比如產后不洗頭,也可能會加劇脫發的嚴重程度,因為,產后頭發和頭皮的含油量會增多,含油量過高會加重脫發現象,因此要定期洗頭。
孕婦十月懷胎,身體各系統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寒冷、潮濕的季節里,產婦的穿戴、梳洗、哺乳等不注意,很有可能落下“月子病”。新媽媽和寶寶所在的房間最好能通風見光,這樣會讓新媽媽感到心情舒暢,并且有利于觀察寶寶的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