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奧東中康醫院“醫托”案10名被告人被帶進法庭受審。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昨日上午,北京奧東中康醫院法人代表、院長、診室承包人、“醫托”等共計10人,因涉嫌詐騙在朝陽法院受審。
去年7月,北京有史以來打擊“醫托”詐騙犯罪規模最大、抓獲人數最多的一次行動中,北京警方共抓獲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醫托”80余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60余名。警方發現共有7家醫療機構涉嫌雇傭“醫托”,北京奧東中康醫院就是其中一家。
北京奧東中康醫院的法人代表和院長,因將醫院診室承包給私人,由后者雇傭“醫托”詐騙患者而站上了被告席。新京報記者在庭審中了解到,同在被告席的診室承包人是該醫院的保潔員,沒有任何從醫資質和經歷,其拉攏、雇傭老鄉做“醫托”,到各大醫院“忽悠”患者,造成39人上當受騙。
承包診室收入13%當“管理費”
此次受審的被告人中,除了奧東中康醫院法定代表人肖星翔和院長田志強外,其他8人都是湖南衡陽的老鄉。
記者注意到,據公訴機關指控,去年4月至7月間,肖星翔、田志強將北京奧東中康醫院中醫科診室,非法承包給醫院“搞衛生”的保潔員彭社國。
年過六旬、2008年就涉足醫療行業并經營醫院的肖星翔對此不以為然,他說自己只是將醫院承包出去,收取收入13%的“管理費”,用于醫院日常開銷,其他不管也并不知道門診雇了“醫托”的事情。
“當時我在外地養病,彭社國給我打電話說要承包診室,我說你有醫生就可以,不管李社國、張社國,只要是正常人,有資質,我都可以承包,而且叫協作,承包不好聽,我們叫合作,”肖星翔說,據他了解朝陽區很多民營醫院都這么做,13%也屬于“行內價”。
肖星翔稱,彭社國告訴他有醫生,有“轉診的病人”,自己就沒過問過其他,電話中就確認“合作”。后來有患者到醫院退藥,他認為很正常,“藥跟商品一樣可以退。”
“我收到起訴書時才知道他們是醫托詐騙”,但肖星翔說,后來不斷有患者稱被詐騙,到衛生部門投訴得很厲害,他就讓院長田志強處理,直到去年7月6日有人告訴他,醫院被抄了。
組織“醫托”來“改善經營”
雖然肖星翔否認指控,但同庭受審的彭社國和田志強說,肖星翔知道所有的事。
沒有經營醫院診所資質也從沒干過這一行的彭社國說,肖星翔告訴他,奧東中康醫院中醫科沒什么病人,養不起醫院了,問他能不能找幾個人當“醫托”,改善醫院經營狀況。“他說能改變一點是一點”,彭社國說,“醫托”拿流水的55%,每日結算,彭社國從中拿17%,還有一部分錢給醫生開工資。
起訴書顯示,彭社國給被告人中醫科診室醫生朱文德開工資、雇傭組織被告人彭余良、劉金蓮、汪云暉、曾慶桂、彭飛蘭等多名“醫托”將湖北、四川、黑龍江等地的39名患者從北京市各大醫院,騙至奧東中康醫院中醫科診室找朱文德看病并在醫院買藥,彭某(另案處理)為所謂“導醫”為病人指引帶至診室、被告人向麗為醫院掛號及收費員,負責給部分“醫托”人員結算提成費用,騙取被害人錢款共計15萬余元;其中,被告人彭余良、劉金蓮、汪云暉、曾慶桂、彭飛蘭涉及的具體詐騙數額分別為20875元、18857元、17199元、16374元、11000元。
院長田志強稱,承包診室的事是彭社國和肖星翔私下定的。田志強自稱是應聘人員,月薪6000元,醫院是肖星翔的,涉案詐騙的中醫科開診的當天他才知道。
田志強說,肖星翔曾向他解釋說,和彭社國協作開了新診室,看復診的病人,他覺得這樣很正常。但后來他發現科室有些可疑,因為出現了病人投訴、退藥,他曾提醒肖星翔有問題,結果醫院還是被查。
公訴機關認為,肖星翔、彭社國、田志強等10人為謀私利,結伙騙取他人錢款,均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此案將擇日宣判。
■ 揭秘
“醫托”醫院門口忽悠患者 紙條寫暗語拿提成
彭飛蘭是彭社國找來的“醫托”,她的“資歷”很深,2008年5月、9月就分別因當“醫托”被拘留過。
彭飛蘭說,去年3月,在老家街上遇到了彭社國,彭社國邀請她到奧東中康醫院當“醫托”,她答應后,和丈夫、老鄉等5人來到北京,彭社國給他們租了一間地下室居住。每天早晨7、8點他們到解放軍302醫院、朝陽醫院、海軍醫院等地去拉病人,下午1點回來。
彭飛蘭說,為了拉病人,他們5個人配合,專門在醫院門口尋找外地患者,就湊上去聊天,“我會說我也得了那個病,要去奧東中康醫院治病,病都看好了”。“醫托”們說,他們會以掛不上號或者專家在別的醫院坐診為名,將患者帶到奧東中康醫院。
隨后,他們會陪著患者去掛號窗口,只要說“這個病人是我的,財務就直接把提成給他們”;如果患者要自己去醫院,他們就會隨手撿一張紙把地址寫給患者,在后邊寫個“1”字,這是彭飛蘭的姓名暗語,意即告訴醫生這是她忽悠去的,好拿提成。
去年6月底,彭飛蘭在朝陽醫院門口遇到了一個外地女患者,她要看皮膚病,說身上總是起疹子,然后彭飛蘭就跟她說奧東中康醫院看得好,就由彭飛蘭帶著她去了奧東中康醫院,她看病花了600元,彭飛蘭5人提成200元均分;還有一個患者是被他們從解放軍302醫院拉來的,是看肝病的,她看病花了1000元,彭飛蘭等人拿了400多提成。
就這樣,彭飛蘭短短的一個月內能賺上萬的提成。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個“黑診室”開的中藥往往吃不壞人,但是也不能治病,藥的成本一般幾十元卻賣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元的“天價”。這些藥均被坐診醫生朱文德開出,他已經50多歲,2015年來京務工。每天,彭社國負責把病人帶給他看,他給病人開完藥后,會由彭社國拿著藥方到樓下劃價,彭社國會給他200到300元不等的“工資”,現金結賬。
一名受害人說,他在這里花了8000多買藥,直到警方給他打電話才知道被騙。而另一名受害人就沒有那么幸運,他在地鐵被一男一女拉去,花了三千塊錢買了藥回去,吃完開始流鼻血。他仔細看成分上網一查才發現,他的病是要忌碘,但是開的藥里卻含高碘,“醫生根本就是亂開藥”。
導語:市民李一(化名)稱,她在“醫托”引導下,來到北京京壇醫院,醫生對其進行了陰道彩超及陰道鏡檢查,導致其處女膜破裂,出現出血、疼痛等癥狀。前街一號記者調查發現,確有人員在三甲醫院大廳內徘徊,刻意與患者搭訕,誘導患者前往北京京壇醫院治療。
奧東中康醫院“醫托”案10名被告人被帶進法庭受審。
有公司專門招聘所謂的微信營銷人員,通過微信、QQ和商務通等,為醫院拉客當“托兒”。
通過微信、QQ和商務通等,為醫院拉客當“托兒”。
傳統“醫托”還未治理好,又出現了進階版的“網絡醫托”。其實許多“醫托”泛濫的醫院在江湖上早已名聲遠揚,“能在網上查到的排名靠前的醫院都別信”是許多正直醫生的共識。
醫托如今不甘落后,他們為了賺取更多的黑心錢不惜用自己的孩子做臨時交易來滿足的自己的“財欲”,這樣的醫托真是苦心積慮,不擇手段。
年六月,無業的湖南籍打工女劉某到北京求職,經老鄉介紹入行開始誘騙來京求醫的患者到小診所看病抓藥,賺取高額酬勞,上班一陣后,識得幾株草藥的她還被醫院負責人看中,順利被提為“護士”,而其尚無任何執業資質。
針對媒體昨日調查報道《狂醫托 組團坑人》,西城區衛計委表示已啟動應急機制,對醫托團伙及“百德堂”介入調查。
當你千里迢迢來京求醫,剛下火車,一兩名“工作人員”或“熱情老鄉”就主動詢問你的病情,并“好心”帶你找“專家”看病,然后狠狠宰你一筆。王偉說,平時,百德堂醫院里有四五十個人去看病,一半是托,一半是真病人,“不是醫托帶過去的,醫院根本不給看”。
當你千里迢迢來京求醫,剛下火車,一兩名“工作人員”或“熱情老鄉”就主動詢問你的病情,并“好心”帶你找“專家”看病,然后狠狠宰你一筆。王偉說,平時,百德堂醫院里有四五十個人去看病,一半是托,一半是真病人,“不是醫托帶過去的,醫院根本不給看”。
近日,記者在北京西站暗訪發現,醫托“組團忽悠”來京就醫患者。
辦案民警介紹,犯罪嫌疑人廖某是該團伙的老板,負責安排人員、協調分工、組織騙局、對獲利進行分配等工作。岳麓區公安分局銀盆嶺派出所副所長劉志云說:“廖某的醫托團伙每周周一到周五,都固定到醫院來‘上班’,周末則休息。
3800元的“靈丹妙藥”,成本不到140元;熱心的病友是見利忘義的“醫托”;所謂的“中醫教授”,是沒有行醫資格的醫師……上海日前破獲迄今最大規模的醫托詐騙案,抓獲涉案人員160人。
記者明察暗訪醫托"把戲"
來自我省隴西縣云田鎮的邢女士到蘭州看病,結果被女醫托“忽悠”到了一家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