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不少高齡女性重燃母親夢。然而,高齡女性的自然受孕率遠低于年輕女性。為了順利懷孕,不少人想到了輔助生殖技術。近日,記者從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了解到,從今年初開始,該院門診量較之前有大幅增長,現在平均每個專家每天要看100多個門診。在前來咨詢試管嬰兒的夫妻中,有一半以上是超過40歲的高齡婦女,年齡最大的已51歲。
40歲以上高齡媽媽擠爆試管嬰兒門診
4月12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此時已有多人在排隊等候,整個門診大廳里擠得滿滿當當。
該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高芹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門診量確實明顯增加,之前平均每天門診量在50人左右,現在每天有90至100個患者,其中年齡在35歲至43歲、想要二孩的女性最多,差不多占一半,“由于身體原因,她們自然受孕幾率比年輕女性低,因此很多人都選擇試管嬰兒。”
該院生殖遺傳科主任顏軍昊也深有同感,他所在的科室主要以內分泌和遺傳咨詢為主,每天近100個門診患者中,一半以上是超過40歲的女性,年齡最大的已51歲,顏軍昊明確表示她的身體條件已不適合再次生育。
據高芹介紹,全面二孩放開后,想通過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要二孩的家庭增加了一倍,其中40歲以上人群生育愿望非常強烈,有的女性近50歲也希望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讓自己再生一個寶寶。
為做試管嬰兒,47歲的她跪著哭求醫生
在我國,年齡超過35歲就屬高齡婦女,即使第一胎生育時正常,也不代表生二胎就不會出現問題,因為卵子質量下降、子宮環境變化及大氣污染等,都可能改變女性的生育能力,高齡產婦生出缺陷兒的幾率更大,所以更要重視孕前檢查。
“上個月,一位47歲女性來就診,我們通過檢查,明確告訴她已不適合再生育,但她仍堅持要生孩子,甚至在門診里跪下,哭著求我,讓我幫她,其實我心里也不好受,但很多事情不是醫生能決定的。”4月12日,高芹無奈地告訴記者,在她平時的門診中,越來越多的“70后”女性有了“再生一個”的想法,“她們知道如果現在錯過了,以后就不可能再生了。”
兒子都上大學了,46歲媽還想再生個娃
12日下午,一位48歲的女患者專門找到高芹,表示自己實際年齡46歲,比身份證上小兩歲,希望能幫忙做試管嬰兒。高芹介紹,女性生育極限是45歲,挑戰極限成功的概率鳳毛麟角,“人不能和命爭,我常這樣勸患者。”
4月12日上午,顏軍昊也接診了一位46歲女性,她的兒子已經在讀大學,她仍執著一定要再試一次。顏軍昊建議,超過45歲,就不要再寄希望于試管嬰兒了,嘗試自然受孕,如果不行就放棄。
“高齡女性也有懷孕生育的先例,但43歲以上女性想借助輔助生殖技術懷孕,不但成功幾率很小,且孩子流產、畸形、低體重兒的風險會較大。”高芹表示,懷孕也要量力而行,強制受孕對母嬰都有風險。
高芹坦言,“患者如果年齡太大,包括卵巢在內的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出現退化,如果非要生孩子,帶來的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災難。”
想生雙胞胎折騰大半年,沒想到得了一身病
2015年3月,市民趙女士和丈夫來到山大生殖醫院,希望通過試管嬰兒生雙胞胎,在被明確拒絕后,他們認為,自己不是不孕患者,達到目的應該不難,之后,二人通過其他渠道,在外地找到一個愿為他們做試管嬰兒的機構。沒想到,經過半年多“折騰”后,趙女士一直沒成功懷孕。同時,趙女士的月經周期開始忽長忽短,沒了定數,頭痛失眠、腰痛宮寒,再加上為了讓丈夫戒煙戒酒,矛盾不斷,二人情緒跌到最低點。更要命的是,二人對自己的生育能力產生重大懷疑,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最終,二人再次返回山大生殖醫院,醫生經過一系列檢查后,給趙女士和丈夫的建議是:希望他們給自己放個假,從身體到精神上解除壓力,同時要求他們開始正常的性生活。不到半年,趙女士就順利懷孕了。“試管嬰兒只是一種治療手段,不能代替自然生育,希望廣大女性能尊重自然規律,不盲目追生或者為選擇性別而依賴醫學技術,這才是對自己和孩子最好的選擇。”高芹介紹。
曾經有一名女患者找到高芹,說自己做完輸卵管手術三個月后,一直沒懷孕,想做試管嬰兒、盡快懷上孩子。經過仔細檢查后,高芹讓她回去再等半年,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壓力,幾個月后,她自然懷孕了。“試管嬰兒并不是萬能的,必須符合相關醫學指征才可以進行,不要盲目、不要太執著,要聽從醫生的專業意見。”高芹說。
有了女兒還想“試管”龍鳳胎,結果被醫生“攆”出門
11日,記者在山大生殖醫院門診大廳遇到前來就診的劉桂(化名),據了解,她和丈夫結婚7年多,現在有個4歲女兒,為了順利懷上一對龍鳳胎,她和丈夫吃了一年多中藥調理,這次專門從德州來濟南,希望通過試管嬰兒技術“一次懷倆”。在進入門診不到5分鐘后,二人滿臉失望走出診室。
“大夫說我們有‘非分之想’,明確拒絕了,說我倆身體很健康,不屬于不孕不育,建議順其自然,不僅不能做試管嬰兒,更沒法要雙胞胎。”劉桂失望地說。
對此,高芹告訴記者,“要理性看待試管嬰兒,這一技術不是‘萬金油’,一些夫婦想通過試管嬰兒達到生育上的‘多快好省’,有人追求‘雙胎多子’,有人追求‘馬到成功’,有人追求‘優生優育’,有人追求‘精準到位’,這都是不科學的。”此外,對劉桂這樣為追求雙胞胎而選擇試管嬰兒的做法,專家也表示不提倡,在身體條件正常的自然狀態下,懷雙胎的機會僅是1%左右,現實中雙胎的增加,多與輔助生殖技術與促排卵藥物的使用有關。因為多胎妊娠(包括雙胎)對母子均有很大風險,容易發生流產、早產、出生低體重兒等,并且孕婦并發癥增多,所以醫生不建議為懷雙胎而濫用促排卵藥物。
今晚,河南省胸科醫院心外科醫生田振宇在微信朋友圈發文:一例多心臟瓣膜手術+心臟搭橋手術,做了七個多小時。不吃飯可以,不喝水受不了。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謝謝美麗的小護士。
12月20日晚,映象網記者見到濮陽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醫生,獲悉,產婦送來搶救時,體內血色素很低,處于嚴重失血狀態。在清豐縣婦幼保健院出具的《出院證明》中,出院診斷一欄顯示,張利雙在早產后,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建議轉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
記者走訪了鄭州的外科醫生,在他們看來,這種練習“就像士兵要練習跑步一樣”,外科醫生都在做。
因美容致使他人面部毀容后,尹某潛逃兩年,令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最終讓她落入法網的,竟是一名“愛美”的女子,而這名女子其實是唐河一名女警喬裝的。
11月24日江西豐城發電廠三期在建項目工地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造成74人遇難。豐城市人民醫院腦外科主治醫師黃濤:他們一來的時候,我們醫院馬上就開通綠色通道。傷者:(架子)咔嚓一下就斷了,斷了。
紅網長沙11月16日訊11月15日晚,長沙市王家灣附近某小區一對夫妻因洗澡未及時通風,吸食過量一氧化碳暈倒。15日晚22:54,長沙市第四醫院急救站接到呼救:“醫生,我頭暈不舒服,你快來……”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11月14日,在市人民醫院200余名醫護人員的現場見證下,該院醫生韋德華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并遞交給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近日,南京男子范某騎車摔傷手,認為拍片子小題大做,與醫生發生口角。知道自己錯怪醫生,回頭想道歉并要握手,醫生拒絕了,范某一怒之下,用頭猛烈撞擊醫生鼻子,造成其鼻梁骨粉碎性骨折。
醫師說,沈先生將牙簽吞到了胃體部,也就是胃的中間位置。經驗豐富的徐醫生馬上就想到一個辦法,請在場的同事幫忙到附近便利店買避孕套,用避孕套套在胃鏡頭端,用異物鉗夾住牙簽的尖頭,將牙簽收進避孕套內。
毆打醫生致尿失禁,事后欲落戶上海遭市民極力反對,事件發生后,市人社部門今晚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近日,有市民對我局“居轉戶”落戶人員公示名單中一名疑似“醫鬧”人員有疑問,且反映監督電話打不通。
近日,有市民發現疑似有過醫鬧行為的一名女教師欲落戶上海,后多名市民先后向媒體和人社部門反映了該情況,人社部門表示,將對相關情況進行復核。據了解,事件起因是10月24日上海市人保局網站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名單,其中第507名申辦人員,正是七寶中學的繆某。
繼續第二場手術 數小時后老家有婚禮等著他 當得知參與手術的張凱第二天結婚,卻一直堅守在手術室,為搶救包女士盡心盡力時,包女士的家屬們感動不已,連忙道謝。
經過術前準備,張凱同產科多名醫生為患者進行了剖宮產手術,隨后患者娩出一健康女嬰。當得知參與手術的張凱第二天結婚,卻一直堅守在手術室,為搶救包女士盡心盡力時,包女士的家屬們感動不已,連忙道謝。
2016年10月22日晚八點左右,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向陽路某單位家屬樓發生一起命案,一男子持刀砍死樓下鄰居后,逃離了現場。附近居民告訴記者,行兇者是死者樓上的鄰居,疑似患有精神疾病。
2016年10月22日晚八點左右,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向陽路某單位家屬樓發生一起命案,一男子持刀砍死樓下鄰居后,逃離了現場。” 死者于某與妻子離婚多年,兒子正在外地讀書,平日里一個人居住,其母親隨后趕到了現場,面對兒子的突然離去,母親悲痛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