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開腿、管住嘴。”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運動、健身成為時尚熱門的養生話題。然而,最近在沈陽一周內發生的兩起由于運動引發的“猝死事件”,成為不少人熱議的話題。兩位發生意外的均是70后男性,都不到40歲的年齡,讓人感覺非常遺憾。同時,也給愛運動的人敲醒了警鐘。
意外:
運動場上突發腦溢血離世
逝者小明(化名)是沈陽市某機關單位的處級干部,工作認真,為人謙和,小明的突然離去讓親朋好友們措手不急,在圈內形成了不小的轟動。3月1日,在小明的告別儀式上,大家不禁潸然落淚。“如果早一點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如果不打這場球,如果提前兩天去醫院檢查……”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如果”了。
很多人感慨,“好兄弟,一路走好!”看到身邊的人就這么說走就走了,才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健康的身體是1,其它都是0。
在大家印象中,小明的身體一直非常強壯,怎么會就這樣突然地離去?這兩天一直忙著處理小明后事的好友告訴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小明愛好運動,2月28日當天,在打羽毛球運動過程中突然感覺不舒服,立即停止運動,到場邊休息,說“腦袋疼得不行了”,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進行了急救,還沒等拉到醫院,人就不行了。確定死因是“突發腦溢血”。
無獨有偶,一周前,另一位70后男子因為心源性猝死倒在了運動場上,當時是參加一場比賽,比賽已經結束了,男子在椅子上休息,還沒等站起來離開球館,人就不行了。
專家:
血壓高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
為啥一周連續兩位壯漢倒在了運動場?不到40歲,這個年齡各方面的壓力都比較大,工作上都挺累的。就小明來說,工作上的優秀讓很多同事都羨慕,性格也很隨和,可是好友也坦言,他對于身體沒太重視,身材有些偏胖,血壓略高,一直沒有系統地治療。通過打羽毛球運動,血壓確實降了一些。出事的前兩天,小明就感覺頭疼。他一直合計是累的,根本沒想到會有生命危險。如果發現頭部不適就停止運動,到醫院檢查,也許就會阻止悲劇的發生。
記者昨日采訪了神經外科專家,專家表示,運動后引起的腦溢血越來越多見,尤其是傾向于低齡化。因此,頭疼作為第一信號,千萬不要小視。腦溢血,病因有高血壓、腦血管畸形等,常在情緒激動、用力排便、劇烈活動后發作,發病前可無前兆,也可有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發病時,可在短時間內出現意識模糊、昏迷,或者突然跌倒,是中老年人的兇險疾病,致死率和致殘率都較高。發病時一般都是神志改變伴有肢體偏癱或抽搐的,急救時間現在的醫療條件遲早一分鐘治療都有不同的結果。
專家表示,平時沒有檢查身體習慣的人最危險,不知道有高血壓,一發病就是腦溢血、腦梗塞、心梗的大病,即使救活了命,也可能要遭罪一輩子,“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散步,就比較適合大眾,強度可控為佳。”
提醒: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打羽毛球
沈陽羽毛球運動愛好者的數量在東北三省位居首位,在全國排名前五,業余羽毛球的賽事也非常頻繁,幾乎每周都有比賽,好多沈陽市周邊城市的羽毛球愛好者常來沈陽參加比賽。羽毛球運動屬于高強度體育運動項目,對于業余運動來說,它只是屬于部分人群,并非適合所有人。
曾經有權威部門統計過:“羽毛球的極端時間段的運動強度很接近足球的前鋒隊員極端時間段的強度!”平時若身體有些潛在疾病的人,尤其是高血壓、心臟病的人,就非常不適合羽毛球。即使各方面身體都健康,也并不一定都適合打羽毛球,比如,羽毛球對人的彈跳能力要求很高,彈跳能力差的人就不適合,否則很容易傷跟腱。羽毛球都是競技性的,高強度的抗衡,也是許多人受傷甚至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8日,新橋醫院,母親楊天平為瑩瑩按摩手臂。陰金波提醒,預防腦溢血,積極治療引發腦溢血的原發病是最有效控制的方法。”陰金波說,定期適量的運動和準時健康的飲食有助于預防和防范腦溢血的發生。
6月11日下午三點多,胡老漢(化名)在與鄰居討論凌晨歐洲杯球賽的時候,突然暈倒了。
仔細一看,姜昕發現老人的手是放在地上的,而不是之前舉著手修車的樣子。就在此時,一輛113路公交車停在電動三輪車旁邊,男司機下車后神色慌張,一問才知道,地上的老人竟然是他的父親。
鳳凰衛視主播劉珊玲于前日上午在家中突發腦溢血,被送往了香港伊麗莎白醫院救治。劉珊玲現年37歲,2004年3月加入鳳凰衛視,主要播報新聞資訊,負責的節目包括《正午播報》、《國際新聞》、《焦點新聞》等新聞欄目。
13年前,家住鄭州市國棉一廠家屬院的王成彥突發腦溢血,后來成了一名“植物人”。經歷這種變故,妻子不辭而別。
蘇州509路公交車駕駛員董洪年開車途中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據車上乘客回憶,停車時前方就是一座大橋,道路一側是3米深的陡坡,如果車輛失控,后果不堪設想(據《揚子晚報》)。司機在最后關頭的敬業,挽救乘客生命,這固然值得稱贊,但是,公交的安全不能寄托在這種偶然身上。
2013年3月13日,焦濱崎在河南司法警院司法鑒定中心對父親焦建文做出司法鑒定,該鑒定意見為,被鑒定人焦建文在工作崗位發生腦出血系工作疲勞所致,二者存在因果關系。焦建文仍在鞏義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住院,但因醫療費用未到位,醫院已對其停藥。
近期,多地出現了大霧陰霾天氣,空氣污染情況惡化,給人們的健康也帶來的一定危害。醫生指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霧天最好不出門,更不宜晨練,否則可能誘發病情,甚至心臟病發作引起生命危險。
霧霾天里,人們很容易感到胸悶,早晨潮濕寒冷的霧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
一場突發的腦溢血,奪走了45歲楊先松的生命。昨天,當家人得到這個噩耗后,悲痛之余,替他捐出了肝、腎和角膜,“他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希望孩子長大了,會覺得他爸爸很偉大。”楊先松的哥哥楊先虎流著淚說。
臨近年終,廠家需交貨的樣件很多,王先生幾乎每天都忙著趕路,休息最多不超過4小時。研究推測,導致司機猝死的最大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往往發生在患有冠心病人群中。
“真的很感謝交警,是他們在關鍵時刻,救了我父親。”6月5日上午,商丘市梁園區平原辦事處西保灣社區居民劉峰帶領家人將一面上寫“人民好警察救人于危難”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商丘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大隊三中隊,感謝王保順等三名民警在危急時刻把患病的父親及時送往醫院急救。
一個多月以來,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在開封古城傳誦。他叫孫占紅,是開封市公安局南苑派出所社區一名普通民警。
鄭州一流浪漢突發腦溢血 醫院擔險動刀挽回一命
2015年9月,賓毅到南寧出差時,在南寧市衡陽路橋東附近看到兩名大學生受了傷,他立即駕車將他們送往醫院救治……” 而接受賓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親屬也表示,在生命走到盡頭時,他們也要捐獻自己的器官,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