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一。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天又是新的一周工作的開始。但對38歲的羅兵來說,這是他參加“成都好吃嘴秀吃貨照獲大獎”拉票沖刺的最后一天。這個頭獎為“泰國5天4夜吃貨之旅”的活動,他已堅持了一個月之久。2012年辭掉工作后,他開始借助網絡在成都搜尋各種免費抽獎的活動信息,目的很簡單,“薅一點羊毛”。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
成都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羅兵等“抽獎專業戶”,記錄下他們的“抽獎人生”。
中獎上百次
一晚上搞定空調 小獎品直接棄領
阿坤的家在一樓。通常情況下,他習慣把領回的大件獎品,堆放在進門的鞋架旁邊,昨日,他從成都西門坐地鐵到東客站附近的一樓盤售樓部,領回了一件香蕉牛奶。
他翻開手機,在2月27日結束的微信點贊贏蛋糕的抽獎活動中,他的票數位列前10名,“隔兩天該領蛋糕了。”而在最近一個月,他還先后在其他微信公眾號通過刮獎和積累投票,贏得了一箱方便米飯和四星級酒店一晚免費住宿。“要是我把獎品全部保存好的話,可以開一家生活小超市了。”阿坤翻出了放在家中的充電寶、自拍桿和便捷秤,有的還沒來得及拆封。
玩抽獎活動4年來,阿坤自稱大大小小的獎品中過上百次,最初是有獎必領,如今他放棄了一些小獎品。他指著臥室墻壁上的長虹空調說,“那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獎,但獎越大,中獎過程越辛苦。”
當時,長虹商城的抽獎活動,需要參與者找人投票,每一票得分有加有減,如果總分剛好到中獎的分值,就算成功。在微信群的幫助下,活動開始第一天晚上,阿坤就把空調搞定了。
其實阿坤“真正開始發力”,是從2014年起。“反正從2014年到現在,我就沒有再充過話費。”阿坤笑了一下說,他的話費不高,因為平時沒有工作,聯系的人少,每月8元錢的套餐和2元錢的親情包月號碼,每個月話費也就十幾到幾十元,而2014年以來,單單通過“成都移動”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抽獎活動,中得的話費少說也有三四百元。
群體的力量
平均一周三次抽獎活動
2012年,帶女朋友看了一場電影后,阿坤在想,有沒有免費領取電影票的活動,經朋友介紹,他下載注冊了一個賬號,第一次領到了免費電影票。
這次經歷讓他在免費追逐禮品的路上嘗到了甜頭,在微信公眾號還未雨后春筍般誕生的時候,他開始篩選出一些活躍分子,決定建個群把這些人集結起來,實現信息共享、相互助力。阿坤的群著力于成都本土,用他的話說,“外地人中了成都的獎,不可能專門坐飛機過來吃頓免費牛排嘛。”
不到半年,阿坤的群發展到了200人,隨后,群里面的人數開始猛漲,朋友拉朋友,凡是玩活動并且愿意互幫互助的,阿坤都收,如今,群里的人數已經達到400多人,阿坤也被眾多玩家稱作“大神”,遇到一些“僵死粉”或者只拉票不幫別人投票的人,他會將其踢出大群。
“這應該是成都本土最大的一個玩抽獎活動的群。”盡管沒有做過比較,但阿坤很有底氣。他向成都商報記者展示了一個火鍋店免費券的獲獎者名單,十名獲獎者中,數出的一半都是他群里的人。從微信群的聊天記錄看,群里平均一周至少會出現3次各種抽獎活動的信息。
阿坤說,建了群以后,他最多時一個月至少要領10次獎。在他看來,現在領獎次數多,但獎品種類單一,因此遇到同樣的獎品,他不愿去領了。“我現在把自己玩成個半職業的了。”
如今,阿坤又處于失業狀態,在沒獎可領的時候,跑一下車,“畢竟充電寶、方便面不能當飯吃”。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
成都一教學樓被爬山虎"吃"掉
樓市“暖春”來自于去年底以來各項新政刺激,同時改善性住房成逐漸成為購房者的“新寵”。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成都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了羅兵等“抽獎專業戶”,記錄下他們的“抽獎人生”。
無需成本,每天對著電腦或者手機,不停地刷屏推抽獎活動的商家微信公眾號——這樣的事,羅兵已干了3年。玩抽獎活動4年來,阿坤自稱大大小小的獎品中過上百次,最初是有獎必領,如今他放棄了一些小獎品。
成都一小區門衛酷似馬云走紅
每天清晨7點,在成都青羊區蘇坡鄉百仁村外就能看到一個5旬大叔,拖著石鎖散步。大叔渾身肌肉,著實讓人羨慕。
每天清晨7點,在成都青羊區蘇坡鄉百仁村外就能看到一個5旬大叔,拖著石鎖散步。大叔渾身肌肉,著實讓人羨慕。
10月27日消息,成都一學校學生因為上課遲到,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目前,已經有兩名學生接受了這一奇特的懲罰。
10月27日消息,成都一學校學生因為上課遲到,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目前,已經有兩名學生接受了這一奇特的懲罰。
10月26日 遼足提前一輪實現保級后,舉行了海鮮盛筵,這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近年來,考研實施網上報名,但不少考生并不知道的是,實際各個考點的容量是有限的,一些考位只能先到先得,去晚了,就報不上名了。
2015年10月24日,四川成都,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2015級熊貓寶寶幼稚園開園,幼稚園共有13只大熊貓幼仔,其中6胎都是雙胞胎,年齡最大的是“科琳”姐妹,已經快4個月了;最小的是“慶賀”兄弟,剛滿月不久。它們正值最萌萌噠的時候。
10月24日,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產房,2015年在成都出生的新生大熊貓幼仔集中亮相。全球媒體、熊貓粉絲來到成都,聚焦這些憨萌可愛的熊貓寶寶。
10月20日晚高峰時段,在成都市三環路上,一名女司機邊駕車邊拿著金色麥克風飆歌,該視頻被上傳至網絡后引起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