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陳文艷。當事人供圖
“倔強的師者”,這是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學化學教師陳文艷的微博名。過去的5年間,陳文艷先后經歷了舉報學校問題、被拘留、被判刑和改判無罪。記者見到陳文艷時,距她重返講臺已經整整5個月了。陳文艷說,盡管經歷了這么多,確實很難,但以后如果再遇到教育腐敗,她還會繼續舉報。
做一個有良知的老師
自從站上三尺講臺那天起,陳文艷始終踐行“做一個有良知的老師”,20年間,她曾10多次拿到唐山市優秀教師、遵化市優秀班主任等嘉獎,多次資助貧困生。從2010年起,因為不斷舉報學校中考體育成績作弊、教育亂收費、教師職稱評定作假等問題,陳文艷多次去北京和石家莊舉報。遵化警方先后4次將她帶回,以擾亂社會秩序為名處以行政拘留。在一次做筆錄時,陳文艷被民警打傷,坐了好長一段時間輪椅。
2014年6月3日,遵化市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陳文艷向接訪的老師和維穩人員索要16900元,構成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陳文艷提起上訴。2015年9月4日,陳文艷終審改判無罪,重回三尺講臺。
陳文艷回到學校后得知,遵化市教育局查出了8名通過異地參評獲得高級教師資格的教師,并予以取消職稱。
“但是我對結論不服,是哪些領導幫助他們職稱作弊的?只是簡單取消異地評選就可以了嗎?”陳文艷想深究下去。
由于忙著授課、看病等事情,陳文艷暫時沒有申請國家賠償。“與國家賠償相比,我更看重的是相關部門給我一個說法。”陳文艷說,賠多少錢是小事,我希望對辦案人員追責,并通過媒體向我公開道歉。
□對話
舉報學校中考成績作弊
京華時報:您是如何發現學校中考成績作弊的?
陳文艷:我是在2010年中考成績出來之后發現的,當時我是畢業班的班主任,中考成績出來之后我發現懸殊特別大。有的學生平時成績特別差,中考成績卻特別高,還有一些學生不是農村子女中考卻加了10分。特別令我驚訝的是,同校的一個班級,平時成績一直不怎么好,但中考居然一個班60多個人有20個考上了重點高中,3個上了自費的線,其中一些學生學習并不太好,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在這之前,體育加試的時候作弊行為就已經特別明顯了。
我當時特別生氣,就直接去找校長了,后來又去找了教育局局長,鬧得特別不愉快,但是至今都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說法。
京華時報:“教師職稱評定作假”是怎么回事?
陳文艷:那是在2011年我參評優秀教師時,當年我帶的班級成績從倒數第二升到了正數第三,但可能因為我一直舉報中考作弊的事情,得罪了領導,優秀教師的評獎沒有我。我就去找教育局反映,后來才發現,教育部門故意扣下部分農村老師的指標,然后“賣掉”,部分城市老師“送禮”給教育部門領導,頂替農村邊遠地區教師名額評職稱。我在鄉下教過書,農村很苦,職稱評定的名額還被城市的學校占用,這不公平。
京華時報:您還發現了學校存在亂收費的問題?
陳文艷:是。2013年,學校讓每個學生交1000多塊錢作為資料費,但是有的學生家里特別貧困,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且我發現讓學生花冤枉錢的教輔資料,根本做不完都扔了。有一些教輔還是盜版的,里面的答案甚至都有錯誤。2013年學校月考過后,一個學生跟我說語文考試題他背下了教輔資料上的標準答案,但被判錯了。后來我問了語文老師,老師說教輔上的答案本來就是錯的。
“倔強的師者”,這是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學化學教師陳文艷的微博名。陳文艷回到學校后得知,遵化市教育局查出了8名通過……
陳文艷:2010年起,因為看不慣學校的中考體育成績作弊、攤派盜版的輔導資料、亂收費、教師職稱評定弄虛作假等問題,我開始向唐山、石家莊和北京舉報。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滿臉童真童趣的幼兒園小朋友已被推上高考的起跑線……”日前,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黃全愈在《中國青年報》撰文稱,中國許多家長正有意無意地把“早學”“多學”當成了“早慧”。其實,“起跑領先”只是讓孩子在裁判的槍聲未響之前“偷跑”。
會議確定,對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學校標準給予補助。
今年的高考,格外牽動人心。面對期待與矚目,進一步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提升高考命題的科學性,提高考務組織能力、確保考試安全進行,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有關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的通知。根據教育部官方的回答,由于歷史形成的高等教育資源布局不平衡,部分省份高等教育資源相對不足,各省高考錄取率存在差距。
補償農村生的高考公平,不管怎樣補償,能進重點大學的學生畢竟是少數,整體提高鄉村學校的教育質量,讓所有農村生都接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才是真正落實教育公平。這次國家出臺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抓住了影響鄉村教育的重點問題,也開出了藥方,包括提高教師的待遇,以及改革鄉村教師的職稱評審等。
日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布了各自針對農村考生的招生計劃,優惠政策之多,下降分數幅度之大,迅速引發輿論關注。比如北大“筑夢計劃”涵蓋了27個專業,清華降分錄取的分值為30至60分。這些舉措,擦亮了教育公平的底色,也為農村孩子提供了更為廣闊的人生牧場。
3月1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答中外記者問時表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是一個改革。” 可以說,改變貧困子弟的命運,讓更多年輕人出頭,這是李克強時刻牽掛的大事,也是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
多問問群眾的獲得感,以之作為試金石,去檢驗改革的成效;梳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經召開的十次會議的內容,不難發現,“落實”是總書記念茲在茲、一再強調的重要課題。
決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計的兩會將于3月初召開。2015年元旦春節以來,中紀委反腐馬不停蹄,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利劍始終高懸,百姓強烈期待推動反腐常態化、制度化。
年終歲末,一條消息格外“搶眼”: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指標測算,我國農村教育總體發展水平居9個人口大國首位。
希望教育咨詢委員勇于擔當,堅持真理,圍繞改革深入調研,切實肩負起為國家謀大計、為教育獻良策的神圣使命。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繼續加大教育資源向中西部和農村傾斜,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使更多農家子弟有升學機會。以公平正義的姿態,把“占GDP4%”的教育預算用好,把教育競爭力的短板補上、把歷史的欠賬還上,中國教育就有望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爬坡升級、超越過往。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教育方面曾提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