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拍下的當日照片
25日,一段名為“女孩怒斥醫院號販子”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女孩指責醫院號販子“猖獗”,并質疑醫院保安對號販子不管不顧,導致自己和其他普通人排不上號。26日,北京青年報(ID:beijingqingnianbao)記者聯系到該女孩,還原了當日的事件。
事件女孩指責醫院不管號販子
近日,一段標題為“女孩怒斥醫院號販子:300元號炒到4500元”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隨后引發社會關注。
視頻中,身穿白色羽絨服女孩帶著哭聲指責醫院保安“不作為”,不管號販子的猖獗,而自己“排那么長時間的隊卻掛不到號”:“一個300塊錢的號他們朝我要4500(元),老百姓看個病掛個號這么費勁呢,醫院掛號的人、票販子里應外合。”
“我們憑本事大早上在那等一天,掛不上號。你票販子,哪怕說你站在這掙本事錢,站著受冷也行。你們票販子占個東西,最后快要簽到了來了10多個人往這一站,你們是啥呀?你們咋這么猖獗呢?”女孩對著掛號窗口位置大聲喊著,并不斷質疑稱“票販子安排排隊,保安不安排排隊,票販子把自己人都安排在前面,后面的老百姓不敢吱聲。”
與此同時,女孩身邊圍了很多群眾,視頻中還有人給女孩遞水,并提醒女孩詢問警察來了沒有。但在這段視頻中,并未發現有人與女孩爭執,也沒有人回應女孩的喊叫。
講述前一天曾被號販子“威脅”
1月26日早,北青報記者來到事發的廣安門中醫院,兩名身著志愿者服裝的引導員告訴記者,她們看到了此事,“事情發生在19日早上7點左右”。
在醫院保衛科室,幾名保安人員向北青報記者講述了當天的事發經過。一名19日當天在掛號大廳執勤的保安介紹:“那天醫院掛的周醫生的號,周醫生是腸胃方面的專家,一天看10個病人。”
北青報記者從醫院當天的監控視頻看到,這名女孩當時排在靠近過道的第四支隊伍里的第三位。據保安描述,輪到女孩時周醫生的號沒有了,“掛號的醫生有手快的也有手慢的,四隊人里總有排在第三個的掛不上周醫生的號。”隨后女孩情緒有點激動。“伸手要去拽掛號科室的門,還朝著里面負責掛號的醫生問為什么她沒排到號。”被保安阻攔之后,女孩退回到大廳位置,“開始指著掛號窗口的位置嚷起來”。女孩隨后報了警,十分鐘左右,警察到達現場,帶著女孩和幾名圍觀的人來到了保衛科室。
保安回憶,女孩在辦公室哭著說她說是為母親來排號的,自己18日已經來過一次,“沒排上號”,當天號販子跟她接觸過,但被她拒絕了。“她說號販子威脅她,跟她說‘你就算是排第一個,我也能讓你掛不上號’。”
進展醫院發聲明稱“無保安參與”
26日上午8時許,在醫院辦公室宣傳科,一位劉姓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院方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之后將會公布調查進展情況。
下午14時許,廣安門中醫院發布關“女孩痛斥號販子視頻”的情況說明。聲明中稱院方調查情況如下:2016年1月19日,視頻中的女患者未掛上脾胃病科專家號,提出疑義,并撥打110報警。
為不影響正常醫療秩序和其他患者就診,我院工作人員即為其安排其他專家處就醫。該患者就診后自行離開。經醫院初步調查,此次事件無保安參與倒號的行為及證據。此外,聲明中補充說,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最終結論以警方調查核實為準。
表態衛計委:對“號販子”始終零容忍
針對“怒斥黃牛的視頻”,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6日也發布回應,稱對依法打擊“號販子”的態度是明確的,對“號販子”現象、尤其是醫療機構內部個別不法人員內外勾結的行為,始終采取“零容忍”。
回應稱:關于近日網上流傳的“外地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黃牛的視頻”,經我們核實,視頻發生地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號販子”嚴重擾亂醫院治安和就醫環境,在社會上造成很壞影響。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對依法打擊“號販子”的態度是明確的,對“號販子”現象、尤其是醫療機構內部個別不法人員內外勾結的行為,始終采取“零容忍”。長期以來,我們多次配合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擾亂醫療機構正常就醫秩序的行動。今后,也將繼續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相關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做好預約掛號平臺建設,為患者提供正常的就診秩序。
如果市民朋友和廣大患者發現有醫療機構的不法分子內外勾結、擾亂醫療秩序的,可隨時向公安機關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提供線索證據。
“女孩怒斥號販子視頻”事發地廣安門醫院昨日推出了實名制就醫規定。根據廣安門醫院規定,今后,醫院將嚴格實行實名制就醫制度,來院患者均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實名就醫。
整治號販子既要回應現實社會訴求,更要立足長遠針對背后的病灶求根治本 線上“秒殺”緊俏號源,線下雇人排隊搞“人海戰術”,兩種不同模式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條的起點。
針對央視曝光上海某三甲醫院存在“保安為號販子找生意,醫生與號販子內外勾結”的問題,2月27日,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表示,已對報道的號販子問題高度關注,并會同公安等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迅速查處,目前部分涉案嫌疑人員已被控制。上海市衛計委已督促各級醫療機構舉一反三,加強醫院安全保衛和內部管理,堅決遏制“號販子”行為。
江西電視臺消息,近日,劉先生到遼寧省大連某醫院看病,起個大早卻發現專家號已被號販子占滿。劉先生稱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我們去了之后沒有號了,號販子就找我們說可以花錢買號,有四百的、有三百的,我們沒有花錢買。
春節假期剛過,北京各大醫院的號販子們又開始“準點上班”了。但遺憾的是,“專項整治”剛剛過去、“零容忍”的喊話言猶在耳、“八條措施”熱度仍在,猖獗的號販子又死灰復燃了。
北京的號販子又“上班”了。剛好,距北京推出“八條措施”打擊號販子,整整相隔10天時間,剛好過了個年的時間。北京衛計委的“八條措施”,是在東北姑娘怒斥北京號販子之后的2月6日推出的,這對于安撫人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正值上午8點半,北大口腔醫院當天的專家號基本已掛滿,沒掛到號的市民陸陸續續從掛號大廳里走出來。”老人算了算,一個主任醫師的號,號販子代掛要價500元,扣除100元雇人排隊的錢,老板能凈賺400元,一早上如果能掛到5個專家號,就能凈賺2000元。
昨日,海淀警方對轄區醫院的號販子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在空軍總醫院和北醫三院、301醫院、西苑醫院、口腔醫院五家醫院抓獲11名號販子。
早晨8點多,北京協和醫院門診大廳里人來人往,而一步之隔的掛號大廳早已冷冷清清。記者來到醫院對面的胡同口,聽到一位操著東北口音的中年婦女正在報怨:現在掛號這活兒真不好干了。
凌晨5時許,《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跟隨海淀警方來到空軍總醫院,民警在醫院門診部門口抓獲6名號販子。
近日,一段“女子在醫院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引發輿論熱議。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治安總隊會同西城分局連續開展工作,先后在廣安門中醫院、協和醫院、宣武醫院抓獲號販子12名。
長期以來,看病貴、看病難是不少患者求醫問診中的切身感受。事發后,女子得到醫院診治,事情算是有了相對圓滿的結果,但打擊“號販子”的話題卻仍然值得深入探討。當每個人對健康的希冀和追求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護,社會也會增加一抹人文底色。
前幾天,一段“女子怒斥黃牛”的視頻熱傳網絡,引發了社會對醫院號販子的廣泛關注。醫療資源供需失衡確實需要改革,但藥方不是“號販子經濟學”的邏輯,號販子上下其手,侵蝕著公立醫院的公平性。
近日,一東北口音的女子在北京一家醫院怒斥黃牛搶號的視頻引發網上熱議,女子在醫院大廳斥責黃牛將300元掛號費炒到4500元,并存在保安與號販子勾結的情況。
近日,一東北口音的女子在北京一家醫院怒斥黃牛搶號的視頻引發網上熱議,女子在醫院大廳斥責黃牛將300元掛號費炒到4500元,并存在保安與號販子勾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