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師大為何能建“洋芋學院” 該校擁有國內最豐富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庫
師范大學不僅有師范類專業。不久之后,云南師范大學將設立一個這樣的學院,目前該校馬鈴薯學院正在籌建階段。這消息昨天才一傳出,便引來了網友熱議,“馬鈴薯學院是專門種洋芋嗎?”“學生要學種高科技土豆嗎?“太洋氣了,好想轉學去云師大研究洋芋。”其中有一網友打趣稱,“學校腦洞好大!馬鈴薯都有自己的學院了,紅薯和芋頭怎么想?”此外,一些網友對馬鈴薯學院會設置什么課程,真是操碎了心,“我覺得從研究品種培育到種植都要學,最后還要學習烹飪方法。”“會下設老奶洋芋系、炸洋芋系、洋芋粑粑系嗎?”記者了解到,目前馬鈴薯學院正在籌備階段,具體事項還在商議。
記者求證 云師大要設立馬鈴薯學院
昨日,記者從云師大相關部門得到證實,籌建馬鈴薯學院確有其事。該校此前召開的馬鈴薯學院建設發展規劃論證會認為,組建云南師范大學馬鈴薯學院,契合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馬鈴薯主糧化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符合云南省糧食安全保障、綠色經濟強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規劃。成立馬鈴薯學院旨在加強馬鈴薯領域能力建設、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并希望在基礎研究方面產生在國內外都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此外,日前云師大還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簽署了關于合作共建“馬鈴薯學院”的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圍繞馬鈴薯作物研究和特色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共同制定學院發展規劃和建設方案。同時,重點建設馬鈴薯基因組學和遺傳育種學兩個特色專業的創新研究團隊和高水平研究平臺,共同組織實施馬鈴薯合作研究,提升馬鈴薯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能力和水平。
網友圍觀 紅薯和芋頭怎么想?
云師大要成立馬鈴薯學院的消息昨天經春城晚報移動客戶端(APP)發布后,便引來網友的諸多關注和討論。“反正云南人愛吃洋芋。”“感覺這個學院萌萌噠。”不少網友針對馬鈴薯學院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這樣一個學院的設立也十分期待。
甚至有一些網友打趣道,“學校腦洞好大!馬鈴薯都有自己的學院了,紅薯和芋頭怎么想?”一名廈門的網友看到消息后還說,“以后廈門的高校里是不是還會有海鮮學院或者筍竹學院?”
但記者采訪發現,大家最關心的,還是馬鈴薯學院會開些什么課程。不少人也對馬鈴薯學院做出了自己的猜測,“我覺得從研究品種培育到種植都要學,最后還要學習烹飪方法。”“估計還要學如何辨別種類,進入這個學院大學4年就要和土豆較勁了。”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馬鈴薯學院正在籌備階段,具體事項還在商議。
值得一提的是,云師大此前還將“土豆寶寶”選定為校園吉祥物。據了解,之所以選擇土豆作為吉祥物的原型,一方面是因為土豆在云南普遍種植,另一方面則因為云師大有關土豆的研究成績非凡。目前,該校設計的部分文化用品上也都出現了“土豆寶寶”的形象。(記者 李思家)
馬鈴薯麻花、馬鈴薯蛋糕、馬鈴薯熱干面、馬鈴薯稀飯……目前我國已開發近300種馬鈴薯主食產品,產品種類也進一步推陳出新。
春節前,仁發合作社與荷蘭阿理曼特公司成功合作,簽訂種薯繁育、全粉加工和薯條加工三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達12.04億元,帶動馬鈴薯種植18萬畝。
好萊塢電影《火星任務》中,男主角麥迪文飾演的植物學家嘗試在火星上種馬鈴薯,這種做法有望成真。據香港《文匯報》12月23日報道,美國太空總署(NASA)聯同秘魯國際薯仔中心(CIP)將在模擬火星環境的實驗室培植馬鈴薯,目標是將來在火星設立種植基地。
到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8萬億元,包括農業、保健服務業等在內的健康產業,正成為掘金熱土。日前,作為我國馬鈴薯種薯行業領導者之一的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市宣布,他們將與國際接軌,推進農作物科學輪茬種植,將種植燕麥作為馬鈴薯的輪茬作物。
近期,一種馬鈴薯饅頭——也稱土豆饅頭,在北京市200多家超市悄然面世并熱賣。“我們通過土豆粉和小麥粉的復合開發出新型饅頭,這說明用馬鈴薯也可以做出適合中國人傳統飲食文化的系列產品。記者采訪發現,土豆要真正完全轉變為主糧,前面至少還要闖過“三道關”。
近期,一種馬鈴薯饅頭——也稱土豆饅頭,在北京市200多家超市悄然面世并熱賣。“我們通過土豆粉和小麥粉的復合開發出新型饅頭,這說明用馬鈴薯也可以做出適合中國人傳統飲食文化的系列產品。記者采訪發現,土豆要真正完全轉變為主糧,前面至少還要闖過“三道關”。
土豆饅頭是由土豆粉和小麥粉復合而成,價格比普通饅頭貴一倍。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3月12日報道,英國25歲的男子理查德·布特曼(Richard Bootman)在超市購得一包牛肉洋蔥味薯片,打開包裝袋竟發現一整塊馬鈴薯滾到他的桌子上,而沒有薯片。據悉,商家表示愿意全額退款,但是理查德不打算索賠,他沒有把馬鈴薯送還回去。
據農業部1月7日網站消息,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預計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據農業部消息,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
預計2020年50%以上的馬鈴薯將作為主糧消費。
據農業部消息,我國將啟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面條、米粉等主食,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又一主糧。與小麥、玉米、水稻相比,馬鈴薯全粉儲藏時間更長,在常溫下可貯存15年以上,一些國家把馬鈴薯全粉列為戰略儲備糧。
這個巨型馬鈴薯重約80公斤。中新網8月5日電 據外媒報道,巴西北部瑪瑙斯農村地區一名農婦,上星期在自家菜園挖出1顆重量約80公斤的巨大馬鈴薯,將捐給研究機構研究。巨大馬鈴薯為奧里維拉的菜攤增色不少,但她表示將捐給亞馬遜自然科技教育機構(Ifam)作研究用途。
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的馬鈴薯多了一條出路——休閑食品加工生產。10月10日,當地10萬噸馬鈴薯
據介紹,為優化國人膳食結構,滿足人民增強體質健康的愿望,自2013年國家農業部提出馬鈴薯主食化戰略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歷時兩年之久,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代馬鈴薯饅頭主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