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跌,快熔斷了”,昨天(1月7日)早上9點35分,還在享受溫暖被窩的股民小張,收到了好友發來的一個消息,瞬間睡意全無。
“我就是去泡了一杯茶的功夫,怎么就斷了”。9點45分,股民老劉睜睜注視著一片慘綠的屏幕,默默關閉了交易軟件。
類似的一幕幕,昨日在普通投資者身上隨處可見。對于很多股民來說,昨天是這樣度過的,用15分鐘看盤和交易,卻用一整天的時間在看段子。
無奈和焦慮
“2015年我見識了千股跌停、千股漲停、千股從漲停到跌停、千股從跌停到漲停,千股停牌,我覺得后面的風風雨雨都能榮辱不驚了。然而2016年這才開始7天,就讓我明白自己錯了……”一位股齡10多年的資深股民趙先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感嘆自己“太傻太天真”。
實際上,在昨日A股早早收市之后,面對再一次熔斷之后的千股跌停,各種堪稱神來之筆的段子在股民當中以最快的速度傳播著。但是無論怎樣,這些段子在博得股民一笑時,很多人瞇成一條縫的眼睛里卻泛著朦朧的淚光。
一位“80后”新股民對記者表示,不斷刷著朋友圈中的各種段子,其實更像是尋找一種安慰,因為除了這種“苦中作樂”的方式外,自己確實不知道應該怎么辦。2015年有大批新股民當初懷揣財富增值美夢進入股市,在短暫的興奮之后,迎來的卻是資產快速蒸發的現實。面對比2015年市場急跌更具殺傷力的走勢,除了無奈以外,大家還有深深的恐懼。
“明天開盤就會直接大跌然后熔斷么?”昨日熔斷后,在一個股票投資交流群中,一位股民提出了這個問題,原本正在轉發各種段子的群友,卻集體陷入了沉默。隨后,另一位股民默默回應到,如果沒有什么重磅利好出爐的話,周五估計也懸了,因為現在大家太害怕了。
暴雨總有停的時候?
其實,市場再遇重挫之后,很多股民還是選擇等待,也零星有“抄底”之聲。
昨日上午,在A股觸及下跌7%的熔斷標準之后,證監會在接近11:00發布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18號”文到期之前,從多個方面限制大股東以及高管減持。而且證監會還明確表態,《減持規定》出臺后將不會出現“減持潮”。在這一利好消息公布后,很多股民興奮地奔走相告,被視為監管層的護盤之舉。
上述資深股民趙先生就對記者表示,在2015年A股急跌之時,證監會、證金公司、交易所以及上市公司股東各方攜手“救市”。現在,市場又變得很危險,前兩天已經有很多上市公司股東主動延長限售承諾,如今又出臺新的《減持規定》,相信接下來還有更多穩定市場的政策出臺。
值得關注的是,在昨日午后,市場上傳出了包括監管層緊急召開會議討論熔斷機制,多家基金公司請求改進新實行的熔斷機制等傳聞,對于很多股民來說,雖然這些信息僅僅是傳聞而已,但卻成為很多股民心中的“救命稻草”。
您現在最希望的是什么?面對這個問題,絕大多數股民給出了同一個答案:希望監管層能夠改進熔斷機制。
值得慶幸的是,股民的這一愿望得到實現,1月7日晚間,上證所、深交所和中金所都發布公告,決定自2016年1月8日起暫停實施熔斷機制。
12月15日,鄭州市國土局拿出總面積約944.69畝的16宗土地登場“招拍掛”,鄭州土地市場迎來年內最大規模的一次網拍。
12月15日,鄭州市國土局拿出總面積約944.69畝的16宗土地登場“招拍掛”,鄭州土地市場迎來年內最大規模的一次網拍。
價首次達到住宅用地出讓起始價150%時,網拍系統報價中止。記者在市國土資源局網站看到,限購新政后已放出3宗商用土地供應,11月21日這批土地將成為接受“熔斷制”檢驗的首批土地。
昨天(10月31日),鄭州市政府網站發布《鄭州市國有建設用地(住宅) 使用權網上掛牌交易限價競買暫行辦法》,這表明鄭州土拍新政“熔斷制”正式出爐。
全國房價再度唱響“漲”字訣,鄭州樓市更是火爆異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程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劉社認為,調控政策意在通過限地價實現限房價。競拍進行尾聲,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突然發布公告,原定于9月末開拍的鄭州北龍湖“地王窩”一準地王地塊,因故中止出讓。
鄭州“房九條”昨天開始執行 對鄭東新區和經開區土地競拍實行限價 有人說這是為限制地王產生 據業界分析,這種土地競拍熔斷機制意在調控地價,進而平穩鄭州目前過快上漲的房價。
每一項改革必須要牢牢立足中國國情。我們是中小投資者占絕對主體的市場體系,這一點在國際上是不多見的,很不一樣。未來幾年這個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未來幾年也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劉士余:當初研究、認真推出熔斷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防止股市過度波動,為了更好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的利益。在研究過程中,征求意見的面還是比較廣泛的。
在1月4日首日觸及二次熔斷后,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向基金業協會反饋意見,請求改進新實行的熔斷機制。四個交易日內,A股經歷兩次下跌熔斷,其效果不言而喻:害怕流動性枯竭與無量下跌之間形成了正反饋效應。
調侃熔斷機制被引入A股之后,更加應該思考,我們的熔斷機制是否真正適合中國股市?當國人調侃時,其實是擔憂熔斷機制對于中國股市起了“反作用”。
根據指數熔斷規定,當股指下跌5%,熔斷機制被觸發,市場交易暫停15分鐘,一旦跌幅達到7%,將結束當日交易。
1月4日,新年股市首個交易日,也是熔斷機制實施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就被兩次“熔斷”,下午僅開市半小時就提前收市。其實,國家一直很在意樓市調控,意在防止樓市大起大落,這何嘗不是一種“熔斷機制”。
國都證券投資顧問孫祥臣認為,從大盤兩次觸發熔斷機制的情況來看,7日較4日的跌幅更加兇猛,“令投資者更加猝不及防,對投資者的殺傷力也更大”。
1月7日,引入熔斷機制后的A股再度創造歷史,開盤半小時內滬深300指數先后跌穿5%及7%,觸發休市15分鐘和全日休市熔斷機制,提前收盤。這與上次觸及二次熔斷休市,僅僅相隔兩天時間,基金經理們再度陷入夢魘。
證監會也連夜對此作出回應,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于正面效應,因此決定暫停熔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