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盜墓團伙自學當地文化 配風水大師可觀山定位

                2016年01月07日08:40  來源:京華時報

                5034

                遼寧特大盜掘古墓葬案一審 5人被判無期徒刑

                  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追回的文物“勾云形玉佩”。 新華社發

                遼寧特大盜掘古墓葬案一審 5人被判無期徒刑

                  辦案民警在朝陽市龍城區內一處盜掘現場。

                遼寧特大盜掘古墓葬案一審 5人被判無期徒刑

                  民警向記者展示盜墓者使用的金屬探測儀。

                  近日,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5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其余25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5至3年不等,并處罰金。無論是抓捕人數還是追繳文物數量,此案都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之最,堪稱“涉文物第一大案”。

                  為盜墓“充電”自學紅山文化

                  朝陽市位于遼寧西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遺存,尤其是當地的紅山文化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被稱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位于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是出土紅山文化文物的核心區域,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豐富的文物資源讓越來越多文物犯罪分子覬覦。

                  此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的馮某及其團伙就是主要針對紅山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盜掘。自2013年7月開始,這個犯罪團伙在16個月內瘋狂作案17次。

                  馮某說:“跟我一起干的都是打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兒,平時大家不在一起,每次都由我組織到一塊兒,時間上也沒有一定的規律。”馮某稱其對紅山文化特別感興趣,平時會購買相關書籍或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所以對紅山文物的價值有一定了解。

                  據辦案民警介紹,馮某團伙選擇盜掘地點的眼光很“毒”。在從馮某團伙處追繳回的109件文物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9件。

                  挖的墓多為文保“不掌握的”

                  為了逃避打擊,他們從不在保護區里面作案,都選擇荒郊野外、人跡罕至的地方實施盜掘。“我們挖的墓基本都是還未被國家文物保護部門發現的紅山古墓和遺址,由于保護區內有監控攝像,而且盜掘區內文物量刑很重,因此我們都選擇保護區外進行盜掘。”馮某說。

                  在凌源市紅山街道辦事處牛河梁村上窯溝的山梁上,記者看到了大大小小十幾處被盜掘的探坑,其中最大的一個坑直徑約1.7米,深約1.5米。

                  朝陽市公安局文物保衛分局局長王紅巖說,這個大坑就是馮某、姚某某等四人挖掘的,并在其中挖掘到一只紅山時期的玉鐲。這只玉鐲晶瑩剔透,外觀完整,經鑒定屬國家一級文物。在大坑周圍,記者還看到了一些不易被人發現的直徑30厘米至50厘米不等的淺坑。為逃避村民舉報,馮某等人在盜掘后會對現場實施回填,這些淺坑就是回填土下沉出現的。

                  一收貨人系市委講師團原成員

                  馮某一般會把盜掘的文物拿到赤峰銷贓。由于長期混跡于赤峰市的各個文玩市場,馮某認識了季某某、梁某某等買家。梁某某是馮某團伙的固定收貨人,原系赤峰市委講師團成員,在赤峰市文物圈比較知名,很多想收藏文物的人都會找他要貨。

                  在馮某眼中,梁某某是一個“理想”買家:“他幾乎不向我們詢問來源,出手也很大方。”馮某交代,梁某某曾從他手中收走了一個雞骨白方形玉璧并轉賣給了梁的朋友劉某某,僅這一件文物就獲利75000元。

                  記者發現,幾乎每個盜墓團伙都有類似梁某某這樣的人作為固定的銷贓渠道。這些人是幫助盜掘文物團伙將文物變成真金白銀的關鍵環節。據了解,梁某某目前已被警方拘捕。

                  除了向熟人詢問以外,馮某還會在網絡上聯系買家。“有時候我會在網上找買家進行溝通,都是以私聊的形式發發照片什么的。但是我從來不在網上進行交易,都是當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據馮某交代,他一共盜掘了109件文物。目前,這些文物已經全部由公安機關收繳歸案。

                  分析

                  盜墓犯罪違法成本低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違法成本低是盜墓犯罪多發的主要原因。據被告人王某某供述,在2008年7月其曾因盜竊古文物被內蒙古喀喇沁旗公安局刑事拘留1個月后,繳納2萬元罰款獲釋,這與動輒幾十萬元的違法所得相比不過九牛一毛。

                  專家介紹,目前,古墓保護基本處于被動狀態,文物保護部門主要是保護性發掘和搶救性發掘兩種方式。盜墓賊則是不計后果地盜挖文物,并不會關心墓葬的完整程度。這也是盜墓賊屢屢得手的原因之一。

                  “這次將盜墓分子繩之以法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近一年來,遼西地區的盜墓活動基本絕跡。”王紅巖說。

                  文保范圍難以全覆蓋

                  據辦案民警介紹,此次追繳回來的文物都是犯罪分子在文物保護區外盜掘的。遼寧省文物局專家組組長、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介紹,追繳的3件國家一級文物——玉鐲、馬蹄形玉箍、勾云形玉佩的出土地點為朝陽市喀左縣南公營子鎮。此前,文物保護部門對這個地點分布有紅山時期的墓葬并不了解。在朝陽市龍城區尹杖子村被盜掘的紅山時期的古墓葬群同樣沒有被劃入保護范圍。

                  劃定保護區確實存在現實困難。“文保部門在劃定文物保護區時,往往只能通過挖掘一個小角來推測整個墓葬或遺址的全貌,難免會有誤差。”王紅巖說,“而且,如果只是劃定范圍而保護不夠,相當于變相幫助了不法分子定位。另外,很多地下遺址目前地表處于耕地狀態,在對地下情況了解有限的情況下強行劃成保護區,也會激化各方面的矛盾。”

                  現實版“盜墓”

                  裝備·扎子等

                  性能高于洛陽鏟

                  據王紅巖介紹,馮某團伙在作案時會使用一種自制的名叫“扎子”的工具,這種工具性能高于洛陽鏟,專門適合盜掘紅山時期的文物。另外,羅盤儀、高頻大功率對講機、強光手電和高倍數望遠鏡也是他們作案的必備工具,裝備比一般的文保部門科研隊伍還齊全。

                  定位·看山水陰陽

                  可將挖掘點縮小到10平方米

                  朝陽市公安局局長李超告訴記者,馮某團伙成員平時以賭博、收購農副產品、收藏文物等名義四處踩點。“他們會打聽誰家在地里發現有破碎的陶片,甚至出價購買相關信息以確定進行盜掘的大體方位。”

                  馮某團伙里還有一名懂風水的“高手”姚某某,也是被判處無期徒刑的5人之一。此人只需觀察山水的走勢和陰陽,就能把挖掘位置縮小到10平方米左右。

                  探坑 鍬和鎬

                  挖六七個能有一個出文物

                  “我們一般在下午上山。先由姚某某用羅盤看風水,確定墓葬所在位置,確定完地點等到凌晨才動手。挖墓的時候,先用‘扎子’往下扎,如果姚某某覺得有戲,我們就用鍬和鎬挖探坑。我、姚某某和王某某一起挖,韓某某給我們把風。”馮某說。

                  “每個探坑都能挖出文物嗎?”“那不可能,探坑一般都比較小,挖差不多不出貨就換個地方挖了。”馮某說,一般而言大約挖六七個探坑就有一個坑里能挖出文物。

                文章關鍵詞:古墓葬;高頻大功率;一審判決;遼寧西部;盜墓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原陽發現漢代墓葬群 出土珍貴彩陶

                  3月21日,記者從新鄉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獲悉,在原陽縣一建設工地,發現了一個由28座古墓葬組成的漢代墓葬群,出土了一些珍貴的彩陶等文物。在墓室北側,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彩繪陶壺、陶杯、陶鼎、陶罐等西漢時期生活用品文物以及陶鸮、陶馬等西漢時期的喪俗用品。

                • 原陽發現漢代墓葬群

                  3月21日,記者從新鄉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獲悉,在原陽縣一建設工地,發現了一個由28座古墓葬組成的漢代墓葬群,出土了一些珍貴的彩陶等文物。在墓室北側,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彩繪陶壺、陶杯、陶鼎、陶罐等西漢時期生活用品文物以及陶鸮、陶馬等西漢時期的喪俗用品。

                • 焦作發現商周古墓葬群

                  昨日上午,大河報記者來到焦作新區陽廟鎮聶村西北商周古墓葬群發掘現場(如上圖),看到考古人員已發掘出37座墓葬、12個灰坑、2條灰溝、1個爐灶。考古現場負責人馮春燕介紹,此次發掘中出土有包括銎內戈、曲內戈、錛頭等在內的青銅器,根據典型器物推斷,遺址可以追溯到商周文化時期,極有可能是早商府城遺址居民的墓葬群,這是焦作市首次發現商周文化時期遺址。

                • 四川廣元現800年前南宋南宋古墓葬 曾被盜竊

                  昨日,記者從廣元市文物管理局了解到,在廣元市主城區東壩附近的某建筑工地內發現了一處距今800多年大規模的南宋古墓葬,且該處古墓附近有曾被盜竊過的痕跡。至于此處墓葬的墓主人身份、墓葬的規模,以及古墓葬的內部是否還存在一些珍貴陪葬品等信息,暫時無法得知,等待專家研究發掘后,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 五男子掘毀古墓葬未得一物:自首獲緩刑

                  五名同鄉男子為謀取非法利益,挖掘兩座墓葬。不僅未獲得一個古董,而且把墓葬和隨葬品破壞。

                • 鶴壁團伙買洛陽鏟探測儀定位3天 盜墓過程中被抓

                  內外勾結,分工明確,利用專業工具盜掘古墓。該盜掘團伙由王鐵某負責組織和聯系;牛某負責住宿、出行和提供挖掘工具;何某等人負責探測古墓葬的具體方位;師某負責具體挖掘古墓葬;李某負責監督挖掘過程。

                • 寧夏古墓葬發現罕見獅身人面像

                  今年,寧夏考古人員對前期勘探的29座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 重慶一工業園區14處古墓葬面臨被毀威脅

                  重慶市榮昌縣榮隆臺灣工業園區內14處古墓葬目前面臨被毀威脅,已有5處墓葬在施工中遭到毀壞,剩余墓葬也岌岌可危。重慶市文化遺產院考古專家介紹,早在2013年4月,文物部門就對榮隆臺灣工業園建設征地區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發現文物點14處。

                • 四川發現古墓葬群:印證中原文化入蜀軌跡

                  去年12月于廣元市昭化古城發現的大坪子墓地,經研究論證為迄今川內發掘的最為重要的漢墓群之一,其土坑木槨墓及出土文物印證了秦滅巴蜀以后,大量移民入川時中原文化與巴蜀文化的融合。據史料記載,昭化古稱“葭萌”,地處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為秦入川必經通道,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和2244年連續建縣史,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

                • 六朝青瓷

                  三門橫山古墓葬群位于三門亭旁鎮邵家村西北部,基本呈東西走向。此次發掘面積約5000平方米,清理古代墓葬19座,年代最早的是11號墓,埋葬于東漢時期,距今約1900年左右;最晚的是16號墓,埋葬于北宋,距今近1000年。

                • 強拆古墓罰50萬是懲罰還是縱容

                  3月底南京6座六朝墓被毀事件有了查處結果,責任公司被處罰款50萬元,文物主管部門同意其在已結束考古區域恢復施工。(《人民日報》4月18日)  6座六朝古墓被毀,施工單位卻只是被罰款50萬元,盡管這已是《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規定的最高限額,但社會公眾似乎并不買賬。

                • 山西一哥倆踏青盜掘石墓被刑拘

                  山西太原警方3月27日對外通報稱,兩名春日踏青的男子因盜竊墳頭石桌涉嫌盜掘古墓葬日前被刑事拘留。太原公安萬柏林分局礦區責任區刑警隊接到報警稱,在萬柏林區化客頭鄉賽莊村的家中墳地里的石獅、石香爐、石墓碑等被盜。

                • 男子自制"法寶"盜掘六朝古墓葬 獲十年刑罰

                  據公訴機關指控,2014年7月初的一天,嚴某與楊某在寧波橫溪鎮孔家潭村毛竹山上利用鐵鍬等工具盜挖了一座古墓,未竊得財物。嚴某、楊某、吳某三人于2014年7月29日當晚在投訴的賓館內被三門縣公安局抓獲。

                • 洛陽盜墓賊被抓現行 收繳文物五十余件

                  夜幕下,5名盜墓賊正在“埋頭苦干”,沒想到30多名民警突然將他們包圍。10月11日,偃師警方抓獲一盜掘古墓葬犯罪團伙,刑拘5人,收繳文物55件。目前,該批被盜掘的文物已移交文物部門,5名犯罪嫌疑人涉嫌盜掘古墓罪已被偃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 平頂山葉縣三男子接連盜竊古墓葬獲重刑并處罰金

                  河南省葉縣三男子馮利民、張建偉、王曉光接連盜竊兩座古墓葬后并未收手,在前往盜竊第三座古墓的路上被警方抓獲。10月10日,葉縣文物管理局消息稱,三男子分別被判處十五年、十年、七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5000--20000元不等的重刑。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青青草原综合网| 搞av.com|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欧美性生交xxxxx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97|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欧美综合激情网|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911| 巨大一下一寸挤进校花|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免费超爽大片黄|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久久伊人色综合|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可播放的免费男男videos不卡| 韩国免费毛片在线看| 国产精选91热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影院| 99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制服丝袜电影在线观看|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 71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电影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