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白天很多停車位都空著,但被舊沙發、藤條椅、靠背椅等物什牢牢占據。
老人坐板凳駐守、電動車鎖鐵鏈占地、豎警示樁……曾經風靡一時的搶車位游戲,每天都在徐匯區謹斜小區真實上演,鄰里之間為此經常“劍拔弩張”。小區物業不敢插手,卻被居民質疑職能缺位,不作為。
據統計,截至去年10月份,本市中心城區停車泊位大約78萬個,需求114.7萬個,缺口36.7萬個,缺口比例達32%,在老舊小區,缺口比例更高。如何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避免鄰里因搶車位引發糾紛,已經迫在眉睫。
為車位與鄰居“撕破臉”
上周五下午3點,謹斜小區業主周小姐剛進家門,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來人是一樓的鄰居——一名年近6旬的上海阿姨。
“你的車子以后不能停在××號車位,再發現我就不客氣了。”周小姐剛打開門就遭到對方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斥。
“小區沒有固定車位,憑什么不能停?”周小姐感到很莫名。
“我一直在窗臺看你停車,別的車位不去停,偏偏要停在放了椅子的車位,你要找事,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阿姨扯著嗓子警告道。
“你搞搞清楚好不好,到底誰欺負誰。你去問問物業,我能不能停這個車位,誰也沒權力阻止我把車停在小區的公共車位上。”周小姐也不甘示弱。對她而言也不能示弱,否則她的車在這個小區也許永遠沒有“立足之地”。
此前一周,周小姐剛把車停進車位,另一輛車就開過來,讓她把車移走,對方是住在同一幢樓的鄰居。一開始周小平姐客氣地跟對方解釋,小區沒有固定車位,因此是先到先停。但對方很霸道,硬說這是他的固定車位,然后直接把車橫在路邊,頂在周小姐車前,擋住去路。為此,雙方吵紅了臉,不歡而散。
不一會,小區保安來找周小姐,說對方已經找過物業,強硬地表示這輛車明天不會開走。
“保安說,我如果將車繼續停在那個車位,第二天就走不了,意思是想讓我把車挪開,把車位讓給對方。天底下哪有這樣的事情,物業不管不講道理的人,欺軟怕硬,明擺著不作為。”周小姐很氣憤,質疑保安收了對方的好處,又是一場爭吵。
為了車位,周小姐跟鄰居“撕破臉”不是一兩次了,此前更有鄰居不讓她將車停在某個放了石墩的車位上,還曾出言恐嚇要砸車,雙方差點發生肢體沖突。
新車買半年被劃5次
去年6月,謹斜小區業主陳先生買了輛新車,停車問題同樣讓他十分頭疼。物業稱,小區停車位緊張,沒能按照陳先生的要求為他安排固定車位。由于經常加班,晚上回家根本搶不到小區的劃線車位,就連小區空地、消防通道都停滿了。無奈之下,陳先生經常把車停在一樓防盜門前的過道,但沒多久,他的車接二連三被人為刮劃。
據陳先生介紹,他之前開的那輛車就曾因被迫停在小區非停車位的地方被刮,送修了5次,花了1萬多元。這次更是變本加厲,新車才買半年已經被劃5次了。此前有鄰居反對他將車停在樓下,甚至還有人故意從樓上朝他的車頂扔垃圾。因此他懷疑,這些刮劃行為可能也是某些鄰居所為。
搶車位大戰各顯神通
據悉,謹斜小區是老舊小區,共有1000多戶住戶,兩百余輛車。小區沒有設置固定停車位,車位都是先到先停的。近兩年,小區私家車越來越多,但停車位只有那么多,每到晚上小區停車位停得滿滿當當,有些車主甚至將車停在小區門口的上街沿。
為了享受緊俏的停車資源,有些居民采用各種手段,強占公共停車位,劃為自家固定車位。
記者在謹斜小區采訪時看到,很多劃線停車位都空著,但“圈地占位”的工具卻十分齊全。在周小姐家樓下,除了兩個車位停著車,其余空車位均被舊沙發、藤條椅、靠背椅等物什牢牢占據。小區的另一側,一個停車位前豎著兩個警示樁,其中一個警示樁上寫有“禁止停車”字樣,兩個樁中間掛著一條離地約三四十厘米的鐵鏈,似乎在宣示車位的“主權”。
“這種現象已經持續大半年了,前兩天還有用舊電瓶車鎖著長鐵鏈占位的。天不冷的時候,還有老人干脆搬個板凳坐在上面,替子女‘駐守’停車位。”周小姐說,搶車位除了侵占公共空間,還存在安全隱患,“圍在車位附近的鐵鏈,很容易絆倒老人、小孩。舊沙發、板凳、石墩這些東西,白天用來占車位,晚上就往草坪里一扔。小區道路本來就不寬,如今變得更加擁擠,綠化也受到損害,小區的環境更差了。”
物業稱沒執法權沒法管
陳先生曾幾次找到物業,希望能解決停車難題。但物業負責人表示,停車位不足是老舊小區的通病,這樣的矛盾很難調和,一時也無法徹底解決。目前能做的,只有加強安保巡邏,減少車輛受損的隱患。
記者從管理謹斜小區的上海高建物業有限公司了解到,謹斜小區有劃線停車位約100個,都是地面公共車位;但目前登記租賃車位的車主已有200多名,停車缺口100多個。在車位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業主搶車位也是無奈之舉。
高建物業公司一名陳姓經理稱,老舊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很普遍,物業無計可施,“沒法管,物業沒有執法權,不能隨便清除業主的東西。城管也不管小區里的事。”
據悉,謹斜小區搶車位的情況已存在多時,最白熱化的時候,小區里有60多名居民大規模安裝地鎖,企圖將公共車位占為己有。去年4月,在楓林街道拆違辦的干涉下,小區的地鎖已被完全拆除。此番新的“圈地占位”情況,算是搶車位大戰的又一次回潮。
此外,物業還表示,業委會曾提出要調整小區綠化,將一部分遭反復碾壓已“名存實亡”的綠地改成車位,但遭到了無車業主的反對,只能作罷。因此,小區的停車糾紛只能這樣“僵”著。
停車位無法增加,居民強占公共停車位的行為大行其道,物業稱只能勸導,此外束手無策,底線是不能安裝地鎖。
●[新聞延伸]
依法不能占車位
如何管理真犯難
幾天前,記者就此事相繼咨詢了徐匯區房管局、徐匯區楓林街道等相關部門,均未找到直接負責人。房管部門稱,謹斜小區停車難、搶車位的情況并非個例,老舊小區普遍存在同樣的問題。對于小區物業的束手無策,房管局一名工作人員曾表示,物業肯定要承擔相應管理責任。
面對停車矛盾,謹斜小區的物業應該怎么管理?超出物業管理范圍的情況,相關部門如何補位?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如何改善或解決?上述部門未給予明確答復。
《物權法》、《上海市物業管理條例》等明確規定,車主侵占共有部分、圈地停車,屬于侵犯全體業主利益的行為。因此,物業有權制止和勸阻。如果勸阻不成,也應該及時向街道、城管、派出所等部門上報,尋求幫助。
謹斜小區居民也認為,物業應及時出手,鏟除地面的車牌等標記,移走占位的非機動車等工具。“物業也好,相關部門也好,最根本的措施,應該優化小區停車方案,挖掘停車潛力,從管理入手,平息小區的停車矛盾。” (記者 鄔林樺)
11月26日下午,許昌鄢陵一位女子獨自爬上100多米的高塔,準備“自殺”,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她豁出性命呢?
11月27日傍晚5點鐘左右,在鹽城市射陽縣城南四環路上,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轎車疑因避讓不及,與一輛同方向行駛變更車道的電瓶車發生追尾,事故導致駕駛電瓶車的女子當場身亡。
11月14日晚上8點鐘左右,在國道228線射陽縣海通鎮團塘村境內,一輛由北向南行駛的大貨車疑因對面車輛燈光晃眼,將一輛由東向西橫穿公路的電瓶車撞飛,事故導致電瓶車駕駛員當場死亡。
2016年10月24號下午1點左右,在江蘇省揚州施橋南路濱江花園門口,一輛貨車將將一輛電瓶刮倒,隨后電瓶車男騎手被卷進車肚遭碾壓身亡,目前具體車禍原因,警方正在調查中。
小伙騎著偷來的電瓶車盯住了一家維修部門口的壓風機,凌晨作案一次不過癮,第二天又來作案。民警推測到了小伙的這種心態,于是守株待兔將其抓獲。
固始縣女子鄭女士在為電瓶車充電時發生爆炸,致使房屋內家具、電器等設施嚴重受損,最終在消協的協調下,電池廠賠償鄭女士5.5萬元。
民警聯系了交警部門,經現場勘查,交警認定大貨車屬于違章停車,承擔60%的責任;老陳騎車時低頭看手機,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承擔40%責任。
從走近車子,到翻開蓋子,剪斷電瓶電線,手法嫻熟的專業盜竊電瓶車團伙,只需兩三分鐘就能搞定一輛電瓶車。
2015年6月4日,超寬、超速、非法營運三輪電摩及各種摩托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地堆積在一起,從高空中俯瞰場面震撼。
各種摩托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地堆積在一起,從高空中俯瞰場面震撼。
2015年6月4日,超寬、超速、非法營運三輪電摩及各種摩托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地堆積在一起,從高空中俯瞰場面震撼。
昨天上午9點左右,昆山湖濱花園47號樓下不少市民目睹了驚人一幕:一名年僅4歲的小男孩開著輛三輪電瓶車,撞到了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據小男孩的父親宋師傅介紹,當時他帶著4歲的兒子騎三輪電瓶車去湖濱花園里找出租房。
昨天上午9點左右,昆山湖濱花園47號樓下不少市民目睹了驚人一幕:一名年僅4歲的小男孩開著輛三輪電瓶車,撞到了一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據小男孩的父親宋師傅介紹,當時他帶著4歲的兒子騎三輪電瓶車去湖濱花園里找出租房。
記者從多部門證實,30日11時30分左右,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發生一起車禍,一輛寶馬車與兩輛電瓶車相撞,致3人死亡。記者獲悉,當天中午11時30分左右,象山縣石浦鎮番頭岙附近發生一起車禍。
操一口本地方言,見人就打招呼,說起話來,熱情得讓人難以拒絕,總說要幫人介紹對象或一起做生意。看老張又是牽紅線又是拉生意的,老姚放心地把電瓶車交給了他。這名女子姓王,寧海本地人,從西安打工回來后,由于缺錢,就動起了騙電瓶車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