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支付的銀行記錄,鄭先生足足打印了11頁。
一個六年級的男孩,用他爸爸的手機玩游戲,背著家人買游戲裝備。短短三個月時間,他居然花掉了10萬多元。
男孩的爸爸鄭先生得知真相后,差點沒暈過去。他說,現在只有跟支付平臺聯系,看看能不能挽回一些損失。
律師說,如能證明錢是孩子支付的,平臺應該返還這些錢。
對著清單老爸幾乎崩潰
男孩阿拓(化名)在溫州一所不錯的小學讀書,成績中上。
今年暑假,阿拓跟父親商量:能不能趁假期,借他的手機打會游戲。鄭先生同意了。
鄭先生說,他是開店的,有兩部手機,一部給兒子玩玩,還有另一部拿來聯系生意。
今年10月3日,鄭先生見手機上有條買137元游戲幣的交易記錄,當時也沒怎么在意。
10月7日,兒子小鄭的號碼被盜。鄭先生用手機申請拿回兒子的號碼,這才發現兒子有多次購買游戲幣的記錄。
他去銀行一查,崩潰了,卡里十萬元左右存款基本沒了。拉出銀行清單后,他發現,從今年7月13日至10月7日,兒子共花了101517元購買游戲幣。其中,7月消費12693元,8月64697元。
阿拓承認了買游戲幣的事,他哭著說自己錯了。鄭先生只能讓孩子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后不再玩手機游戲,在學校好好讀書。
從花78元到4700多元
三個月花10萬元,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鄭先生說,他和兒子有個共用的聊天號。平時,兒子跟同學之間網上聯系,也會用這個號。
這個號綁定了鄭先生的一張銀行卡。鄭先生說,兒子有時要給同學發紅包,每次數額都是10元以下。他覺得,這算是孩子間的一種娛樂,就把支付的密碼告訴了孩子。
這張銀行卡里的錢,主要是用來給店里進香煙的。
“我去煙草公司進貨,錢就從這張銀行卡扣除。”鄭先生說,卡里一般有10萬元左右存款。
阿拓告訴父親,他用這個手機玩上的網絡游戲,一下子被迷住了。
“一開始只是玩一下,后來跟幾個網上的朋友一起玩,人家嫌他裝備太差,他就偷偷買游戲幣換裝備。”鄭先生說,從支付記錄上看,第一次阿拓只花了78元,后面數額越來越大,“7月下旬起,他每次購買游戲幣都花4700多元,換來價值5000元的游戲幣。”
律師:錢應該能退
這幾天,鄭先生一直在聯系支付平臺。
他說,孩子才11歲,屬于未成年人,不知道網絡游戲幣和實際金錢的關聯。他希望能將那些游戲裝備退回去,希望平臺退還部分費用。
客服人員說,已知曉鄭先生的情況并上報公司,一旦有結果會與鄭先生取得聯系。
有律師表示,阿拓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只對與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民事行為負責,比如獨自買支鉛筆、橡皮等小額交易行為。一次支付4700多元來購買游戲幣,完全在他的行為能力之外,只有經過監護人的認可,交易才能生效,否則就是無效交易,相關方面應該退回相關費用。但是,鄭先生得證明這些費用都是阿拓所為。
一個六年級的男孩,用他爸爸的手機玩游戲,背著家人買游戲裝備。短短三個月時間,他居然花掉了10萬多元。
時長:22分25秒
11歲男孩為保護涉嫌酒駕父親 咬傷民警摔壞執法記錄儀.
面對患有精神病的母親、癱瘓的父親和智障的哥哥,她自立自強,敢于擔當,多年如一日地協助外公外婆照料父母,用稚嫩雙肩挑起家庭重擔。她,就是泌陽縣馬谷田鎮一小五(2)班的11歲女孩高鑫炎。
“值班室迎來了一位離家出走的小男孩,不愿意說名字,只說11歲,已經餓了10天。”
在巫溪縣城廂鎮有這樣一個女孩,1歲時母親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8歲那年父親陳德純患上重度肺結核,生命垂危。
在公交車的右前角處是一個危險區域,公交的前窗玻璃離地面有一米多高的距離,這樣就造成,一個身高低于車窗玻璃的乘客出現在車前角,司機就很難通過車前窗玻璃看到這個人。
一名11歲的男童被困10米深的井里,左腳骨折,情況十分緊急。
11歲,正是一個男孩子愛玩的年紀,當別的孩子漫山遍野追逐嬉戲,他卻不得不守在方桌前,為了爸爸的藥費、哥哥的學費,向游客兜售香蠟;當別的孩子吵著要父母帶著去旅游,他卻連近在咫尺的成都市區也從沒去過……昨日,記者爬上位于洛帶的金龍寺,尋訪賣香少年才包的故事。
店主竟將手機賣給11歲的小學生,家長投訴后退了貨。
11歲,原本是天真活潑的年齡,可墾利縣董集鎮北范村的李東旭卻要承擔起拯救父親生命的重任。兩年多前,他的父親李樹國患上了白血病,治療兩年多來病情不斷反復。
11歲男孩創作《學生很忙》、《十一很忙》等,“我眼中的大人們有點荒謬”
每天步行10公里,垃圾場、田埂、水塘,是一名剛滿11歲的小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昨天,記者從光谷五小了解到,該校六年級1班學生馮德志的事情感動了很多人。
別于整齊劃一的傳統課堂,在家上學已7個多月的Tina一臉輕松地對著電腦學英文,桌上既沒有擺放課本,也沒有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更沒有作業和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