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海關總署在國內14個省份統一組織開展打擊凍品走私專項查緝抓捕行動,成功打掉專業走私凍品犯罪團伙21個,初步估計全案涉及走私凍品貨值超過30億元人民幣,包括凍雞翅、凍牛肉、凍牛豬副產品等10萬余噸。
破案
來路不明凍品銷各地
“70后”豬蹄、“80后”雞翅……有的比一些年輕人年紀還大的“僵尸肉”通過走私入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消夜攤、餐廳。6月1日,長沙海關破獲一起特大走私凍品案,打掉以黎某、鐘某等分別為首的兩個涉嫌走私凍品團伙,查扣涉嫌走私凍牛肉、凍鴨脖、凍雞爪等約800噸,價值約1000萬元。據長沙海關介紹,這是湖南歷年來查獲的最大宗走私凍品案。
據了解,這兩起案件共抓獲涉案人員20人,其中包括17名湖南籍、2名廣西籍和1名廣東籍涉案人員。
當天在長沙共發現了3個用來存放這些走私凍品的冷庫,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冷庫中堆放了大量包裝上寫著外文的來源不明的凍品。黎某走私的凍品即存放在其中的兩個冷庫中,通過長沙市紅星冷庫的門面分銷到湖南省內14個市州和全國各地。
肉齡長達三四十年
占地面積180畝的紅星冷庫是湖南最大的凍品批發市場和凍品集散地。據長沙海關保守統計,紅星冷庫每年吞吐量80萬噸凍品中,約1/3是來源不明的境外凍品。
長沙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楊波說,走私的凍肉都是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的肉品,如果進食攜帶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等細菌、病毒的凍肉,或會危及生命。
記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凍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顯示,“肉齡”竟然長達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關打擊凍肉走私的專項行動中,有“80后”緝私人員在廣西某口岸查處了一批比他年紀還大的“70后”凍肉。
專家稱,多年的凍肉品質上比鮮肉會差,但只要冷凍過程中沒有發生解凍現象,從外觀和口感上很難區別。但是走私肉運輸條件惡劣,不斷解凍等過程中容易滋生各種細菌,甚至是開始腐爛又重新冷凍,其衛生安全和食品質量不堪想象。
泡椒鳳爪成重災區
這些來歷不明的肉品通過批發市場,進入大排檔、餐館,甚至是正規超市。隨著生鮮電商的風生水起,一些網絡平臺也成為其潛在銷售渠道。通過醬油腌制、辣椒調味后,這些肉品有的被制作成袋裝熟食,有的演變成餐桌上的“佳肴”。
很多人喜歡吃的“泡椒鳳爪”,是走私凍品的“重災區”。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雞爪甚至有幾十歲“高齡”,可能是來自異國他鄉,不法分子用過氧化氫等漂白劑浸泡,讓雞爪顯得胖乎乎、白嫩嫩的,“賣相”特別好。據調查,黎某和家人近一年至少走私了數百噸豬腳和雞爪等進入湖南,再分銷到全國。
渠道
“螞蟻搬家”式走私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最新肉類產品檢驗檢疫準入名單,我國僅允許澳大利亞、新西蘭、烏拉圭、阿根廷、加拿大、哥斯達黎加、智利、匈牙利等牛肉進口。非這些國家進口的走私牛肉一般賣20元一斤,而新鮮牛肉市場上平均40元一斤。
從湖南這起案例看,巨額利潤促使不法商人鋌而走險,最終形成一條國外發貨、香港拼柜、越南中轉、中越邊境“螞蟻搬家”式偷運入境、長沙收貨的凍品走私鏈條。
據相關人員介紹,最常見的走私路徑是:走私人員從境外以低價采購貨品,用集裝箱發至香港,然后發往越南海防,在中越邊境的芒街拆解,雇用邊民“螞蟻搬家”式將凍品運到境內。一個35噸的集裝箱凍品由幾十個邊民搬運,一兩個小時就能搬完。
運輸過程反復解凍
由于冷柜車運輸成本高,走私人員用普通車將凍品從南寧運輸到長沙,歷經12個小時路程后這些貨品剛剛解凍,有的甚至已經開始腐敗變臭。到達長沙的凍品被搬進冷庫再次冷凍銷售。
據了解,在紅星冷庫不少商鋪將國產肉和進口肉摻在一起賣,常常可以看見各種外文標識的凍品箱被搬上貨車運往各地。“要想買有檢疫證明的肉就買國產肉,要想便宜就買進口肉。”一位商家直言不諱地說。
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走私凍肉的鏈條牽涉多地。經初步偵查發現,自2015年1月以來,廣東番禺、江門地區的陳某、黃某、溫某以及遼寧大連地區的劉某等21個走私團伙,承攬北京、天津、重慶、河南、廣東等多地貨主的凍品進口訂單,國外走私凍品由此源源不斷流入國內市場。
皇崗海關、羅湖海關前不久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大廳開展凍品、海鮮專項查緝行動,更是發現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走私凍品和海鮮入境。
監管必須加強源頭管控
業內人士指出,即便高壓整治,但凍品走私環節多、非法利潤高,一批走私團伙從承攬業務,到運輸、清關、貨物交付都形成了“一條龍服務”,而且在收取中間費用時,采用現金或網絡支付,交易記錄隱秘,難以查處。
目前凍品走私已經從家族式單打獨斗,形成了全國范圍的抱團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凍品走私販私人員建聊天群,有什么風吹草動互相通氣。
專家指出,要有效打擊走私凍品的行為,必須加強走私凍品的源頭管控,在走私猖獗的邊境地區設置嚴密的監控網絡,堵住凍品走私入境的渠道。否則凍品一旦流入內地,被運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后打擊難度更大。
多部門多地聯合打擊
打擊走私凍品需要靠海關、公安、工商、檢驗檢疫等多個職能部門進行配合。目前,各省份都成立了打擊走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包括海關、公安、工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十幾個部門,看似參與度很高,但有時常常是“誰都參與、誰都不管”。
“凍品走私網絡覆蓋全國,打擊凍品走私應該加強多省份合作,特別是湖南、廣東、廣西、云南等‘主戰場’應該聯合打擊,實現源頭打擊,從根源上解決凍品走私販私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維護有序、健康的市場環境。”楊波表示。
據介紹,為最大限度防止來源不明的走私肉類走上餐桌,今年以來海關總署于4月和6月已經在全國部署了兩輪打擊凍肉走私的專項行動。各地也將加大打擊走私凍品的力度。
行動中,海關等部門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打掉走私凍品團伙4個,現場查扣涉嫌走私進口的凍品1340噸及書證、電子證據等,初步估計案值約15億元人民幣。
4月27日,鄭州海關會同河南省打擊走私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2015年查獲的207噸走私凍品在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無害化集中銷毀,經過處理后的“凍品”將作為有機肥料使用,變廢為寶。
4月27日,鄭州海關會同河南省打擊走私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2015年查獲的207噸走私凍品在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無害化集中銷毀,經過處理后的“凍品”將作為有機肥料使用,變廢為寶。
鄭州海關集中銷毀200余噸走私凍品
幾乎同時,廣東黃埔海關破獲一起特大走私進口凍品案,打掉21個走私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案值約人民幣31億元,現場查扣各類海產品約300噸。廣西打私民警介紹,不少走私牛肉進入了西餐廳,尤其一些品質較好的會賣到高檔西餐廳,一小片就要三五百元。
2014年12月海關總署組織開展打擊疫區牛肉走私專項行動以來,南寧海關圍繞重點區域、重點渠道、重點商品,突出刑事執法、延伸打擊、綜合治理等強力措施,扎實組織開展打擊疫區牛肉走私專項行動。
南寧市商務局和公安局在24日打擊走私聯合執法行動中,成功查獲19輛涉嫌運輸走私凍品的大貨車,查扣150多噸涉嫌走私入境的凍品。
山西一凍品經銷商張某給記者發來圖片,為其在冷庫里拍的“庫底子”肉,標簽上顯示生產日期為2013年8月21日,冷凍日期為2013年8月23日,積壓在冷庫中已近兩年。出租冷庫的運營模式,由于使用者缺乏相應嚴格的運營管理,恰恰催生了“庫底子”過期肉的出現,成為業內的普遍問題。
大多冷凍庫管理“嚴進寬出”,對貨物堆放時間沒有限制。
山西一凍品經銷商張某給記者發來圖片,為其在冷庫里拍的“庫底子”肉,標簽上顯示生產日期為2013年8月21日,冷凍日期為2013年8月23日,積壓在冷庫中已近兩年。出租冷庫的運營模式,由于使用者缺乏相應嚴格的運營管理,恰恰催生了“庫底子”過期肉的出現,成為業內的普遍問題。
“70后”豬蹄、“80后”雞翅……有的比一些年輕人年紀還大的“僵尸肉”通過走私入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宵夜攤、餐廳。皇崗海關、羅湖海關前不久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大廳開展凍品、海鮮專項查緝行動,更是發現水客利用行李箱、背包等走私凍品和海鮮入境。
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深圳公安局近期破獲了一起銷售病死豬肉案件。據劉某東供述,其自2012年4月份至今,每一兩周從茂名市周某丞處進貨此種“排骨粒”,交由林某然的凍品批發行銷售。
7月8日14時30分,河口縣公安消防大隊官兵將數桶汽油澆在非法走私入境的“僵尸肉”上,然后點火。經過檢驗,這批走私凍品冰凍時間在三年左右,是標準的“僵尸肉”,所有貨物加起來共有670余噸,價值1300余萬元,偷逃稅款500余萬元。
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深圳公安局近期破獲了一起銷售病死豬肉案件。據劉某東供述,其自2012年4月份至今,每一兩周從茂名市周某丞處進貨此種“排骨粒”,交由林某然的凍品批發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