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的水塘邊沒有任何警示標語與防護設施 現代快報記者 王曉宇 攝
6月13日上午,連云港市灌云縣同興鎮毛場村王大井組發生一起溺水事故,11歲男孩小雨(化名)與另外3名玩伴在村前一人工水塘邊玩耍時,年齡最大的小雨不幸溺亡。14日上午,小雨的遺體被打撈出來。而發生事故的池塘是當地一私營水廠所挖,現場并沒有任何警示標語和防護設施。
事發:男孩失蹤一天后被發現溺亡
17日中午,現代快報記者驅車趕到了灌云縣同興鎮毛場村,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小雨的家。小雨的父親王以華紅著眼睛告訴記者,小雨今年才11歲。上周六上午,小雨和村里的另外3個孩子一起玩耍后,中午一直沒有回家吃飯,“我們就開始在村里到處找,也問了和他一起玩的那仨孩子,但是他們都說不知道。”
王以華說,村子前面的山腳下有個水塘,是當地一純凈水廠后挖的,找不到兒子,他就擔心小雨是不是掉進水塘了,多次跑到水塘邊去尋找,可沒有任何發現。
14日上午,在努力尋找無果后,小雨的家人選擇報警,很快當地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一開始跟他一起玩的那3個孩子還對公安說不知道,后來一個小的,經不住嚇,就說他在水塘里。”在失蹤一天后,小雨的遺體終于被人從水塘中打撈上來。
據小雨的家人講,在小雨溺水后,3個與他一起玩耍的孩子不但沒有向大人及時呼叫,還將小雨的衣服藏在水塘邊的樹林里然后離開,后來因為派出所介入調查,孩子們害怕了才說出來。
對于小雨家人的說法,當天記者也先后找到其他3個孩子的家人,其中兩個10歲大的孩子是留守兒童,兩家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兩個孩子的爺爺奶奶告訴記者,孩子當天從未提及小雨的事情,一直到小雨的家人找上門,他們才知道小雨失蹤的事情,但是孩子都說不知道,也沒有表現出異常。其中一名胡姓孩子的奶奶當著記者的面還一直不停埋怨自己的孫子,“怎么就不說呢,那附近就有大人在田里收麥子,如果叫一下,可能就不會發生這個事。”
而最小的8歲孩子父親顧先生稱,當天上午9點40分左右,4個孩子確實在自己家玩耍,后來自己跟愛人去田里繼續干活,孩子們接下來干什么就不清楚了。
善后:水廠負責人愿意承擔責任
雖然3個孩子的舉動令小雨的家人有點無法接受,但他們和3名玩伴的家長一致認為,導致小雨身亡的罪魁禍首應該是當地一個私營水廠。
“那個水塘就是水廠挖的,一開始也不深,今年2月份水廠又挖了,現在最深的地方有3米多,不要說小孩了,大人下去也很危險。”小雨的一位親戚告訴記者。
沿著小雨家邊上的一條小路,往山腳下方向走幾十米就是小雨家人所說的那家名叫“天龍潭”的水廠,水廠再往前二三十米處,記者遠遠看到山腳下有個水壩,爬上水壩,眼前是一個大約100多平米的水塘,里面的水比較渾濁,無法確定深淺,水塘的周邊就是茂密的樹叢和草叢。
不過記者注意到,這個水塘周邊沒有任何警示標語或防護設施。
事發后,當地派出所、鎮政府以及灌云縣調解中心有關工作人員全部介入。
一位參與調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廠的負責人表示愿意承擔責任,向小雨的家人進行賠償。目前具體的賠償金額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另外3個孩子的家人出于人道主義,也同意支付一定金額的賠償。
律師說法
涉事三方均有過錯
對于這起事故的發生,記者咨詢了江蘇云港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陳家港,他認為在這起事故中,包括小雨的監護人以及小雨的3名玩伴還有水廠都存在過錯,都應承擔一定的責任。
其中,小雨的3個玩伴做法存在一定的過錯,但三人都未成年,各自的監護人應該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另外,水廠在挖掘水塘后,沒在現場設置應有的警示標語和防護設施,沒有履行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有明顯的過錯,應該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現代快報記者 王曉宇)
啟動儀式開始前,愛心企業員工代表表演了舞蹈《努力》、《愛是一條河》等精彩節目,詮釋了關愛、奉獻的精神。精彩的演出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11月9日,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讓我們一起跟隨特約觀察員張凱麗,給孩子們鼓勵,為孩子們加油。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1月10日上午,在正陽縣城西關的小菊蛋糕房,一場為留守兒童過生日的愛心儀式正在舉行。
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說,對此,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提出,落實家庭監護責任。“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專業化、體系化工作,非一日之功,需要各部門真真正正做實事,研究細致的問題和工作,最終構筑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專業化網絡。
經國務院批準,2016年11月至2017年年底,民政部、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將在全國聯合開展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為主題的農村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
昨日,民政部發布的今年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結果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如何控制留守兒童輟學,行動計劃提出……
“父母與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紐帶本應該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在“留守兒童問題”上卻出現了松弛,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資料圖:一名四川省北川縣的留守兒童收獲“神秘禮物”——外出打工三年的父親通過“快遞”的方式將自己“運送”回孩子身邊。安徽提出,落實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降低返鄉創業門檻,健全返鄉創業公共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在網絡上,他是擁有百萬粉絲的“搬磚小偉”;現實中,他是90后農民工石神偉。而這也改變了石神偉的生活軌跡,一年來,作為農民工的石神偉相繼迎來了第一次掙廣告費,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上電視節目…… 石神偉在工地宿舍里休息。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7名初一學生被老師處罰,在講臺上向同學下跪并打自己耳光。12日前鋒區教科體局介入調查證實此事屬實,將按規定處理。例如同樣是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是學習態度的問題,而有的是學習能力的問題,不同的問題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讓學生在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上有所改進。
據記者了解,寫信的這位母親叫李花層,女,現年40歲,家住河南省鄧州市桑莊鎮西營村第三村民組,是一兒一女兩個孩子的母親。他們也呼吁社會更多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多一份力量,孩子的生命就多一份希望!
今年60歲的鐘月娣和老伴劉壽發,家住瑞金市九堡鎮,10月6日,老兩口的小孫子劉明輝,成了網上的熱搜人物。對于爺爺奶奶的夸獎,劉明輝說,爸爸媽媽外出打工后,他就是家里的小男子漢,他不希望爺爺奶奶太操勞,更不希望他們為他操心。
近日,一名兩歲半男童在博愛縣縣城走失,熱心小伙兒幫其找到家人后,發現這個孩子身世坎坷,遂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篇題目為《博愛無辜小孩被爺爺拴在床上,只因怕他再次走丟,實情令人落淚》的帖子,引發網友關注。
十八洞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居中講述者)正在向記者介紹村里精準脫貧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