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扭轉酒店生意慘淡的局面,老板和廚師長合謀在菜肴里加罌粟殼。生意是好了,可他們也因此觸犯了法律。經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近日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該酒店老板馬欣良、廚師長趙誠敏和倉庫保管員黃娟有期徒刑一年、有期徒刑十個月和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對該酒店處以罰金20萬元的處罰。
2011年開業以來,無錫市興元酒店的生意一直不太好。2012年初的一天,時任該酒店廚師長的趙誠敏跟老板馬欣良建議,本店的魚頭湯土腥味太重,加點罌粟殼不但能去腥,湯的味道也會變好,馬欣良同意了他的提議。2012年6月13日和2013年1月1日,趙誠敏先后兩次從供應商那里買來罌粟殼并交由倉庫保管員黃娟保管。2012年6月起,趙誠敏開始用罌粟殼熬制豬油,再將熬好的豬油加入該店推出的“農家大水缸”魚頭湯中。此后,酒店的生意果然有了起色,“農家大水缸”也在食客們的口口相傳下成為該店的招牌菜,慕名前來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2014年8月4日,公安機關根據前期掌握的線索,與當地行政執法部門一起來到興元酒店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罌粟殼500克,以及用罌粟殼熬制的油和制作的菜品若干。據趙誠敏交代,該酒店熬制含有罌粟殼的食用油長達22個月,用掉此類油約1320斤。
為依法有效打擊犯罪和維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南長區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對此案的偵查,就涉案人員在案中的具體行為、作用等引導公安機關完善證據鎖鏈。在審查批捕階段,該院經分析認為,酒店老板馬欣良明知并同意趙誠敏的行為,倉庫保管員黃娟明知二人行為仍給予配合,均系同案參與人,應予以偵查。在審查起訴階段,該院又積極引導公安機關針對單位犯罪偵查取證,及時查證了相關證據并對該酒店追加起訴。
(記者 盧志堅 通訊員 范曾 邱潔)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日發布通知,要求將違法添加罌粟殼、工業明膠等非食用物質作為餐飲服務環節日常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強化對火鍋店、燒烤店、小吃店等重點單位,以及美食街和校園周邊等餐飲消費聚集區域突擊檢查。
在制作炸雞前,需要先對雞肉進行腌制,謝士榮將調料包放入60斤的鹵水中煮沸,待鹵水晾涼后再放入雞肉進行腌制。
(原標題:北京一炸雞店老板為牟利制作過程中加罌粟殼,被判刑一年半) 謝士榮炸雞店。謝士榮在制作炸雞前,需要先對雞肉進行腌制,即將調料包放入60斤的鹵水中煮沸,待鹵水晾涼后再放入雞肉進行腌制。
經檢測,從“餛飩大王”、“燃燒干雜”查扣的物品均檢測出罌粟堿、那可丁、蒂巴因等有毒有害物質。
食品安全問題,背后有管理問題、文化問題、人心問題,決不能讓美味和安全成為“魚和熊掌”、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了35家涉嫌違法添加罌粟殼的餐飲服務單位,其中還包括京城一家天天排大隊的飯館。
1月2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外通報了35家涉嫌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罌粟殼的餐飲服務單位經營。記者注意到,包括北京胡大餐飲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北京餐館“榜上有名”,正在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組織開展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執法行動中,發現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堿、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存在涉嫌違法添加行為。
楊某將罌粟種子和罌粟殼賣給在回龍觀城北市場做調料生意的劉某,其行為涉嫌販賣毒品罪、非法買賣毒品原植物種子罪。據檢方指控,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間,楊某在成都市,多次通過物流郵寄的方式,向在回龍觀城北市場經營調料的劉某(另案起訴)販賣罌粟種子共計1000余千克、罌粟殼14.531千克。
同日,該案被移送公安機關,餐館廚師鄧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于3月10日被刑拘,4月14日被錦江區檢察院正式批捕。被食藥監局執法人員搜出罌粟干果后,老板楊某交代,這些罌粟干果都是之前一名姓岳的廚師購買的。
一家名為“鄰家小廚”的中餐館,在出售的飯菜中,添加了罌粟殼。
為扭轉酒店生意慘淡的局面,老板和廚師長合謀在菜肴里加罌粟殼。
為扭轉酒店生意慘淡的局面,老板和廚師長合謀在菜肴里加罌粟殼。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在我國都被明令禁止。警方表示,“食物中添加罌粟殼”明確屬于違法行為,行為人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新華社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昨天對外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下一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還將采取市場抽樣、異地抽檢、輪流檢測等方式,加強對監督抽檢工作質量檢查,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加強質量安全控制。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昨天對外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下一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還將采取市場抽樣、異地抽檢、輪流檢測等方式,加強對監督抽檢工作質量檢查,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加強質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