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寧波市第26屆高校畢業生供需洽談會第一場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不少畢業生挺納悶,有些用人單位會問些似乎和求職不相干的問題,比如父母的工作,有沒有女朋友,有沒有兄弟姐妹。
這是怎么回事?用人單位為什么問這些?怎么回答這些問題呢?今年哪些崗位最缺畢業生?
現場實錄
“你父親開什么車?父母工作?”
上午9點多,招聘會各個展館已經人頭攢動。
5號館的填表區,眾多已經在招聘場上“感受”了一番的畢業生在交流心得。
浙大理工學院一位周同學和同學吐槽:“我剛才應聘的這家單位怎么問那么多不相干的,又不是相親。”
和周邊求職者比,周同學打扮得挺洋氣,人也蠻漂亮,說話帶些嬌氣。
她都被問了哪些問題呢?記者也在一旁了解起來。
周同學是寧波人,1993年生,想找份“還算輕松的辦公室工作”。
剛才,她嘗試著去應聘一家企業的行政助理崗位,算是“熱個身”。
招聘人員看了下簡歷問:“你怎么來招聘會的,公交車,打車還是家里人送來的。”
“本來我爸爸說送我來的,我后來還是打車了。”
“不太好打吧,用打車軟件嗎?”
“是啊,用快的。”
“加小費給司機嗎?”
“嗯,10元。”
“平時打車也經常給司機加小費吧。”問到這里,周同學已經有些不太愉快了,“這和我找工作沒多大關系吧?”
“我們也是想多了解下你的生活狀況。我們行政助理崗位,起薪是2800元左右。按你的消費習慣,會嫌工資低吧。”
“第一份工作還是希望能學點東西。”
“對了,你父親平時開什么車,父母做什么工作呢?”對方繼續提問。
周同學說自己默默地抽回了簡歷。“覺得有點莫名其妙。本來,我也只是練個手。這家公司也不大。”
……
聽了周同學的這番“遭遇”,幾個同學覺得那家公司是有點過分了。
不過,幾個同學都說,自己也多多少少被問到一些私人問題。
“你外地的嗎?有回家打算嗎?”
“你老家是外地的呀?”記者注意到,寧波新樂生活電器有限公司的方先生拿到畢業生的簡歷,最先關注籍貫。
“有回老家的打算嗎?父母同意你留寧波嗎?”
“看發展情況吧。”
“就是還不能確定。對吧。在寧波有親戚嗎?”
“沒有。”
“有找寧波的女朋友嗎?”
“沒有。還沒女朋友。”
……
幾個私人問題問下來后,方先生流露出興趣淡索索的樣子。這個本科生留下了自己的簡歷。
“最好招寧波或者周邊的。外地招來的畢業生,往往過2年左右就走了。”方先生和另一家單位的人聊著。
這時,寧波技師學院的王同學也來應聘工裝設計崗位。
“寧波的呀,家住哪里啊?”方先生的語氣明顯熱切多了。
“翠柏,離公司還近的。”
“是啊。那你父母做什么呢?”
“一般的上班族。”
“那挺好的呀。”
……
兩個人聊得熱絡。
“我看您似乎很關心畢業生的家庭情況。”記者問。
“是啊,這方面的因素考慮得挺多。”
方先生講起一個例子。“之前,工裝設計崗位也招了個年輕男孩子,看著挺質樸,可工作沒一陣子,一輛幾十萬的越野車就開到廠里了。我們當時心一涼,這人肯定留不住。大學生做工裝,起薪一個月2500元,養車還不夠。家境這么好,怎么留?果然,這個畢業生能派用場了,就辭職了,很可惜。”
“如果不穩定,再聰明再優秀都是白搭。”方先生說,招聘的時候也會側面了解畢業生家庭情況。普通工薪家庭最好,孩子能吃苦、更珍惜工作,更穩定。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話,變數太大了。企業的招聘、培訓成本也浪費不起。
記者幫問
“問隱私”為何成多數招聘企業的共識?
昨天,記者特別留意了下,發現半數以上單位會問到“私生活”,但大多不會特別具體。
“私生活”被問到最多的是家庭的話題。
如果求職者不是寧波的,大多數會被問到這樣兩個問題:“為什么打算留在寧波呢?”“有回老家的打算嗎?”
再細致些的會問:“父母同意你在寧波發展嗎?”“老家有兄弟姐妹嗎?”“在寧波有親戚嗎?”“有沒有在寧波交男女朋友。”
還有個集中問題,是父母的工作。
一般的用人單位是點到為止,不再繼續問下去。
招聘會上,每個求職者和招聘方的交流時間往往只有5分鐘左右。短短的時間內,為什么會特意關心求職者的私生活?
寧波泛亞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先生說得挺有代表性。
一來,只是單純溝通。聊生活,畢業生會比較放松,在這個交談過程中,能考察畢業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親和力。
二來,可以通過這些問題,更好地判斷,畢業生是否和崗位要求匹配,進來后能不能穩定。
時近中午,看小雨情緒低落,吳某主動表示請吃飯,便載著小雨往回走,來到老客運站附近一家小餐館。面對檢察官的訊問,吳某承認強奸、殺人,但他把這一切歸咎于酒后亂性,辯稱“要不是喝了酒也不會這樣”。
與前幾年求職人員期望到一線發達城市相比,第二季度數據顯示,大部分求職人員愿意留在河南就業。畢業生對地域的選擇趨于理性,本地就業成為不少人的首選。
近日,西班牙一名已屆退休年齡的老父親為了幫失業的兒子找到工作,決定“放大招”——他以匿名的方式刊登廣告,承諾如果有公司愿意聘請自己的39歲兒子,便可以獲得5000歐元的報酬。
所謂“金九銀十”,職場跳槽季即將到來,大批的招聘會將在這兩個月密集推出。這幾天打算找工作或者換工作的職場人已經在認真地整理簡歷,為接踵而至的招聘活動做準備了。
7月20日,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發布《河南人才市場2015年第二季度才市分析報告》,公布了第二季度河南人才市場十大熱門需求職位及求職職位。
據智聯招聘網的一份報告稱,自從傳統的2月求職高峰季開始以來,有超過1萬名政府官員通過該網站向潛在的雇主提交簡歷,同比增加逾30%。
既懂互聯網又懂策劃營銷的網絡營銷人才尤其緊俏。
昨天的招聘會現場,與往年招聘會不同的是,餐飲、洗浴等休閑服務類行業招工形勢大不相同,用人單位屈指可數,用人量也減少了。不少求職者和馮獻禮抱有同樣的態度,他們在求職時更注重個人的成長空間和權益維護。
美國一名男子為找到心儀的工作,采取獨特的求職方式。
可通過學校申請每人1000元的求職補貼。
申請人本人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員的,須提交身份證證明及享受低保證明。所有申請人員須統一填寫并提交《河南省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申請表》,學校將對申請材料原件進行嚴格審查。
11月23日,在合肥工業大學招聘現場,求職大學生與用人單位洽談。當日,安徽省合肥工業大學2015屆畢業生就業洽談會在校園里舉行,現場共有365家用人單位參與此次招聘,吸引了眾多應屆畢業生前來求職。
季度,我省用人需求量環比下降,求職人數有所增加,第三產業是招聘主力。綜合全省數據,第三季度,我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較前一季度用人需求量下降,而求職人數有所增加。
另外,七成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性別有要求。
季度,我省用人需求量環比下降,求職人數有所增加,第三產業是招聘主力。綜合全省數據,第三季度,我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較前一季度用人需求量下降,而求職人數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