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小兒子緊緊握著哥哥的手。資料圖片
周作堂和妻子生前合影。資料圖片
“不知道是否匯款成功,我又多匯了一筆,請查收”“本人木有網銀,正委托家妻馬上去銀行轉賬,她也非常支持”……立春之日(2月4日),廣東省東莞市全城涌動著濃濃暖意。下午5點,市委宣傳部干部聶鑫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一頁“東莞媒體交流群”的聊天記錄,附曬一條長長的捐款名單,引起眾多好友“點贊”、轉發。
“自愿捐助死者家屬的‘愛心暖流行動’開始涌動,中央、省、市及境外媒體人,你300、他500,短短幾小時,幾十媒體人就捐出兩萬多元。我們的媒體人,在客觀記錄之余,也以‘東莞溫度’溫暖著這個不幸的家庭。”聶鑫和他的媒體朋友們共同關注、參與著這樣一件事:東莞一對夫妻,因車禍身亡后,雙雙捐出器官,救了10個人;在感嘆生命脆弱、感動死者大愛的同時,更多人憂心的是夫妻倆留下的患有漸凍癥的10歲兒子。
感動人心的故事迅速傳播、發酵,“漸凍人兒子期待救助”的報道在手機上不斷刷屏,瞬間引爆全城愛心接力。據一直跟進此事的東莞日報記者估算,從早上8點到下午5點,短短9個小時,死者家屬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224筆近6萬元。夫婦倆生前居住的東城區光明社區居委會決定明天上門慰問,當地的社工組織也將跟進幫助,更多的人用轉發傳遞消息、呼朋引伴……
“希望他們的生命能在別人身上延續”
1月23日晚10時33分,如往常下晚班之后一樣,帶著飯菜、騎著單車、載著妻子,湖南人周作堂從東莞市東城區同沙黃共坑立交橋準備駛入附近同聚街。
本來再過一兩條小巷,這對在莞務工逾10年的夫妻就要回到出租屋,但意外卻發生了!就在他們即將拐進同聚街時,一輛掉頭的公交車也駛了過來,雙方發生碰撞與剮蹭。夫妻倆雙雙倒地,頭部受到重創,血流不止。妻子蒙桂鳳當場昏迷,送院后不久,周作堂也倒下了。據醫務人員介紹,夫妻倆腦部均受到嚴重創傷,搶救一周后,宣告不治身亡。
周作堂和蒙桂鳳去世前,其家屬經商議后一致決定,兩人去世后,將他們身體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來,用以幫助那些身處病痛中的人們。“我哥嫂生前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平日就很熱心幫助人。我們希望能看到他們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延續。”周作堂弟弟周作堅至今仍滿心傷感。
1月29日,經周蒙兩家主要親屬簽字,兩人最終捐出的器官有:肝臟、腎、胰腺、小腸和眼角膜。據參與手術的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醫生陳剛介紹,其中有6名病人已接受了肝腎等器官的移植手術,目前情況良好,另外至少有4人將接受眼角膜手術,將因此迎來光明。
陳剛說,這是他從醫多年來遇到的首例夫妻倆在一起捐獻器官的案例,至少在廣東省是首次。此外,東莞捐獻器官的氛圍非常好,每年選擇捐獻器官的人員數量在廣東省都高居榜首。
在兩個月的瘦身攻堅戰中,他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并配合節食,倆月終于瘦了10斤,體檢合格后,如愿捐出“生命種子”救人。
在兩個月的瘦身攻堅戰中,他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并配合節食,倆月終于瘦了10斤,體檢合格后,如愿捐出“生命種子”救人。
霜降來臨,鄭州氣溫驟降,10月24日上午,河南省人民醫院21樓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暖意洋洋,鮮花、笑臉,陪伴鄭州滎陽市第六小學教師張可軍進行大愛之舉:為重慶一名患白血病的5歲小女孩捐獻“生命種子”。
昨日,市民侯剛、龐松財在省腫瘤醫院分別為素不相識的患者捐獻195毫升、204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患者帶去生命希望。兩名志愿者同日捐獻造血干細胞,這在我市還是首次,侯剛、龐松財成為我市今年第七位、第八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血脈相連,手足情深,當哥哥患上白血病急需換骨髓時,妹妹義不容辭地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出來。
一場肺炎,奪走了1歲小寶的生命。離世后,小寶父母忍著喪子的劇痛,做出了一個偉大決定:捐出孩子的肝和腎。
感動人心的故事迅速傳播、發酵。
“不知道是否匯款成功,我又多匯了一筆,請查收”“本人木有網銀,正委托家妻馬上去銀行轉賬,她也非常支持”……立春之日(2月4日),廣東省東莞市全城涌動著濃濃暖意。”周作堅表示,收到善款感動之余,更希望有醫學方面的專家能夠幫助醫治小志的病情……
與振宇相熟的交口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張中平對記者說,在了解了器官捐獻的性質之后,振宇拋開了這些想法,仍然決定捐獻。簽志愿書那天,雙手已經使不上勁的孔振宇在父母的幫助下,歪歪斜斜地寫下自己的名字,接著開心地笑了。
11月13日,在信陽市新縣紅十字會辦公室,新縣縣長呂旅等212人成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血樣。
”昨日下午,鄭州市出租車司機趙利勇說,他已經回復鄭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愿意為北京白血病患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2013年5月3日,趙利勇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端的人告訴趙利勇說:“我是鄭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你的造血干細胞跟北京一名記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
有些事,我只要能做到,我就會去做,說不上是奉獻。
”昨日下午,鄭州市出租車司機趙利勇說,他已經回復鄭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愿意為北京白血病患者再次捐獻淋巴細胞。” 2013年5月3日,趙利勇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電話那端的人告訴趙利勇說:“我是鄭州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你的造血干細胞跟北京一名記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
3月15日,筆者從潢川縣婦聯會了解到,捐獻兒子器官救仨人的潢川縣踅孜鎮淮南村村民張樹國家庭候選河南省“最美家庭”.
對汝南縣羅店鎮衛生院的麻醉師陳娟來說,剛剛過去的2013年讓她永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