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昨在“教育圓桌大講堂”現場與家長互動,接受家長提問攝影/本報記者 陳柏
“猜猜我有多愛你?”昨天上午,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博士、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到訪北京青年報教育圓桌大講堂,她以英國一本經典的繪本童話故事開場,吸引現場160多位家長、老師和學生。整場講座笑聲、掌聲不斷,更有家長聽完講座激動地說,“我都想重讀小學了,讓竇桂梅校長帶我們讀書”。
竇桂梅校長與家長分享了關于“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的家庭教育觀念,以30年的教育經驗“攜帶”了多本經典書目和詩篇,與家長們分享,甚至數次現場教大家如何真正誦讀經典詩篇。
對“愛”的詮釋讓現場的家長落淚
開場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的主人公是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大兔子。小兔子問大兔子“猜猜我有多愛你?”于是,小兔子和大兔子就開始比賽誰愛對方更多一點。從比賽手臂的長度,再到比賽蹦跳的高度,小兔子的天真,大兔子的智慧,都在彼此的愛意流露中不斷體現。最后小兔子想到了它可以想象的最多的愛的表達“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大兔子和小兔子道晚安,然后說,“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來。”
竇校長與在場家長分享“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故事時,在場的一些媽媽甚至激動落淚。竇校長說,“我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愛,讓我們在這種愛中美好地生活和享受。在這種美好的語言的溝通中,家長和孩子可以互相關懷,溫馨的家庭氛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如果,家長每天對孩子講話都是一個聲調,或者經常是責罵的口吻,那么我們的孩子如何能夠體會到愛和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呢?”
竇桂梅校長教家長吟詩
從這一本書,竇校長又講到吟誦和閱讀的重要性,竇校長引用了很多現代詩和古詩,并帶領大家吟誦,親自感受平仄之美,感受文字的力量,“在吟誦中,我們會體會到美,文字美也會感染我們的生活。”
“每次聽到您,下班回家的腳步,我心中的快樂,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圖。爸爸,我們這個家的拼圖,是一塊也不能少的……”在竇校長深情地朗讀一首林良《爸爸回家》之后,在場的所有家長都沉默了。
“語文不是創造,是組合,閱讀的多了,組合的能力也就增加了,這首詩,我們同樣可以用在夫妻之間,母女之間,如果爸爸回家,你能給爸爸朗誦一段,想想爸爸會有怎樣的反應?如果丈夫回家,妻子可以給丈夫朗誦一段,想想丈夫會有怎樣的反應?我想,效果一定比每日的抱怨,你怎么總是這么晚回家,這樣的生硬口氣要好得多。”
“中國古代經典的詩歌就更多了,古人講究一字千金,這些詩句都是推敲出來的,富有感情的吟誦,才能夠體會其中的意味。”竇校長現場親自示范,帶領全場百余名家長,吟誦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平音需要拉長,仄音需要短促,長長短短之中,大家的吟誦就像各自在唱一首歌那樣美妙。吟誦多了,說話就會有畫面感,比如有的人說話就像在看電影,而有的人說話就很難聽下去,這就是多吟誦的力量。”
清華附小不推薦《弟子規》
昨天參加教育圓桌大講堂的觀眾,還有特地從天津、邯鄲、唐山趕來的家長和老師,現場與竇桂梅校長也有不少互動。針對家長的疑惑,“學校到底該不該讀《弟子規》?”竇桂梅回答,“清華附小是不推薦《弟子規》的,它太復雜了,一個家族、族譜里的家訓和規則,如果要培養一個全世界公民的話,今天講《弟子規》規矩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加入人的平等、自由、尊重等元素。為孩子一生的可持續發展考慮。所以,《弟子規》我們不選擇”。
對于如何給孩子挑選童話?竇桂梅校長表示,要有一定的符合兒童心理學的挑選標準。“其實安徒生童話是成人童話,他寫的童話,比如《丑小鴨》原版本要6000多字,孩子們現在讀到的僅僅是一部分,這個童話如果想完全理解的話,需要在高年級進行重新完整地閱讀。”竇校說,安徒生的童話中充滿了宗教和哲學的意味,孩子在理解過程中會出現困惑。“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讀后,會覺得真可憐啊!這個小姑娘怎么會這樣呢?其實,安徒生在童話中表現的是一種宗教意味,只有受盡苦難,才能夠上天堂,這種宗教哲學,孩子理解是有困難的,因此,不是所有的童話,都適合孩子閱讀。”
竇桂梅最后強調,希望家長也能一起好好品書、好好學習,“你自己都不看書,讓孩子看什么書”,她建議家長們睡前在床頭領孩子一起讀書,“日有所誦,必有大獲、必有大德。我拜托各位家長。”(文/本報記者安蘇 林艷)
伴著音樂,伴著家人翹首期盼的眼神,上千名未成年服刑學員集體背誦國學經典,唱響了感恩之歌。昨日,河南省鄭州未成年犯管教所(下稱鄭州未管所)“‘3+1’教改模式”啟動儀式舉行。數百名家長從全省乃至外省趕來,與孩子首次無障礙接觸。
今天講《弟子規》,我們應該加入人的平等、自由、尊重等元素。
整場講座笑聲、掌聲不斷,更有家長聽完講座激動地說,“我都想重讀小學了,讓竇桂梅校長帶我們讀書”。
11月5日上午,延津縣小潭鄉開展了以“誦讀經典美文,爭做文明少年”為主題的《弟子規》。通過比賽,為學生營造出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文化和道德素養,豐富知識,使學生通過誦讀,以圣賢為師,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勤奮學習,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在誦讀中感悟經典,讓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在每個人的心里,生長在我們的精神家園。
頭戴藍色花形冠,身穿藍色交領半臂襦裙上衣和白色褲子,60名小學生一起迎接他們的10歲成長禮。12日14:30,長豐路會賓樓三樓的同慶廳,六安路小學三(3)班的所有老師、家長歡聚一堂,為學生們即將到來的10歲生日舉辦了一場成長禮。
頭戴藍色花形冠,身穿藍色交領半臂襦裙上衣和白色褲子,60名小學生一起迎接他們的10歲成長禮。12日14:30,長豐路會賓樓三樓的同慶廳,六安路小學三(3)班的所有老師、家長歡聚一堂,為學生們即將到來的10歲生日舉辦了一場成長禮。
高占祥好文學、善詩歌、懂戲劇、醉書畫、愛舞蹈、迷攝影,出版有《人生寶典》等共80余部。
11月18日下午,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經典照亮人生”《弟子規》誦讀大賽在該校南校區舉行,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松弛有度的朗誦聲引人入勝。
據羊城晚報報道,中山大學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間閱讀《弟子規》并寫讀后感,中大哲學系知名教授袁偉時發表評論《中山大學的新“笑劇”》,提出尖銳批評。
據羊城晚報報道,中山大學校方首次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間閱讀《弟子規》并寫讀后感,中大哲學系知名教授袁偉時發表評論《中山大學的新“笑劇”》,提出尖銳批評。中山大學新生讀《弟子規》一事引發網友爭議,是應該一批到底,還是支持中大做法?《弟子規》是否值得現代大學生閱讀,如何讀懂《弟子規》的文化寓意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深入思考。
4月22日下午,江銅集團德興銅礦幼兒園中區分園開展了一次“幼兒誦讀經典國學”活動,130多名幼兒身穿傳統古裝,在老師的指導下齊聲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等中國傳統國學。
5月12日晚,新野縣農村信用聯社為了傳承歷史文化,弘揚企業文化精神,激發全員愛崗敬業積極性,組織新招錄的36名大學生舉辦“學習弟子規,爭做農信人”演講活動。
5月7日,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沂山風景區,演員在祀山大典上表演。當日,山東沂山舉行傳統祭山儀式——祀山大典,人們按照傳統禮儀程序,再現了歷代帝王祀山的恢弘場面。當日,山東沂山舉行傳統祭山儀式——祀山大典,人們按照傳統禮儀程序,再現了歷代帝王祀山的恢弘場面。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2月4日是農歷新年的正月初五上午十時,寶豐縣城南的文峰塔廣場上傳來書聲瑯瑯,來自寶豐、郟縣、魯山及市區等地的近千人在這里共誦國學經典《弟子規》,用這種特別的方式活躍春節文化氣氛,歡歡樂樂過春節,共享國學文化的熏陶。
9月9日晚,秦都區某小學女老師小美(化名)在下班途中,被興平一小學校長楊某強行拉上面包車帶走。之后,興平市公安局中韓派出所的民警很快趕到現場,將小美從學校解救出來,隨后又將該校校長楊某帶回所里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