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本網采訪圖:在華江市場外不遠的橋上,就是這樣的內臟露天交易攤點
東方網8月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豬內臟是上海食品安全重點監管的農產品,市政府明文規定,每一只豬肝上市時都必須貼上電子“身份證”,商戶必須持證經營。
勞動報夏令熱線13671686848和12345市民熱線聯合平臺近日接到市民舉報,在嘉定閔行交界的華江公路上,一個大規模的地下豬內臟“黑市”已公然存在一年之久。本報調查發現,“黑市”地處兩區臨界點的華江大橋上,由于對監管職責范圍的爭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這座橋儼然成為非法食品交易的“避風港”。
可疑豬肝凌晨堆了一地
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7月29、31日兩天的凌晨四點,記者來到緊鄰江橋批發市場華江分場的華江大橋上暗訪。
離大橋還有兩百米遠時,記者已經聽到橋上傳來了一陣陣吆喝叫賣聲。在約百來米長的橋上,密密麻麻擠了數十個攤販,有的是昌河面包車打開后蓋臨時支起的攤位,有的攤販則干脆擺出了一只只大腳盆,腳盆內鋪滿了鮮血淋漓的豬肝、豬腎、豬肚、豬大腸,腥臭味彌漫在空氣中。
記者逐個攤位詢問了價格,基本上豬肝單價在4元至4.5元之間,豬腎每個2元,豬肚4至5元一斤,大腸價格從2元到5元不等。根據此前了解的市場行情,豬肝正常價格至少每斤15-16元,豬腎20元,豬肚售價少則每斤25元。
“為什么這里特別便宜?”記者詢問了一位攤主。老板說,他是直接到屠宰場拿的貨。那有沒有檢驗檢疫合格證呢?老板當即警惕地反問,“要那個做什么?到這里來拿貨的,還從沒人要過證,有證的有這個便宜嗎?”
雖然是凌晨,但天氣仍然顯得悶熱。經過仔細觀察,記者發現大多數存放內臟的昌河面包車里都沒有冷藏設備,連最基本的降溫冰塊也不具備。
根據讀者的反映,這一“內臟黑市”從去年夏天開始出現,有時候還銷售活禽,一年以來幾乎很少有監管人員來檢查。
屠宰場偷賣豬下水
“一般都是哪些人來買?我在這附近住了好幾年,今天是第一次過來。”記者向占據了大橋中間位置的一位攤主打聽。
攤主說,“像你這樣的一般很少,人家都是開飯店、做工地食堂的來批發的。”
據觀察,到這里來采購的,大多是騎著無照摩托車的外來人口,他們通常一次買進數十斤,和攤主非常熟悉,詢起價來熟門熟路直截了當。
緊鄰華江大橋的是江橋批發市場華江分場。該市場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攤販大都是去年在曹安市場搬遷時,從普陀曹安或中江路轉戰而來的。“他們以前聚在曹安市場外面,中江路那里也有一批,后來被媒體曝光后反復整頓,去年曹安路市場搬到江橋,這些人曾打算入場經營。”2010年夏令熱線期間,本報曾曝光了普陀區中江路存在地下豬內臟交易的現象。根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這些攤販中的一部分就是4年前被本報連續曝光的非法交易戶。
“他們的進貨渠道分成兩塊,一部分來自南翔等地區的小型屠宰場,一部分是從江蘇偷運進上海的。”一位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的屠宰場暗度陳倉,偷偷把內臟賣出去。”
據知情人估算,華江市場每天銷售的生豬多達2000余頭,這些豬的內臟有多少通過合法渠道預包裝,目前無法精確計算。不過,記者了解到,根據今年4月閔行區城管部門的一次執法記錄,當時在華江大橋上沒收了部分攤販的非法內臟,總量為1.2噸。以此推算,這里每天流出的可疑內臟至少有2噸。
臨界線上誰來管
未經檢驗檢疫的豬內臟,可能存在農藥、重金屬超標的風險;也可能含有瘦肉精導致食用者中毒;假如來源自病豬,則還會含有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有鑒于此,本市從2008年起明文規定了豬內臟須持證合法銷售,違者一律取締嚴懲。
調查發現,對于這一“黑市”,相關監管部門早已知情。華漕鎮大聯勤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曾聯合食藥監部門開展過整頓。江橋鎮城管中隊負責人也表示,“我們去執過幾次法,他們逃得很快。”
事關市民食品安全這樣的大事,為何相關部門在早已知情的情況下,沒有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取締?經多方了解,奧妙就在于這座橋。
“我們兩個區以橋為界,橋以南屬于閔行華漕,橋北面歸嘉定江橋管。”華漕鎮大聯勤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那么發生在橋上的事,誰來管?”記者追問。對此,對方表示,“說不清楚”。
“橋的中心點是分界線,一半歸我們,一半歸嘉定。”華漕鎮城管中隊負責人給了另一種說法:此前的整治中,這些攤販是聚集在橋北面的下面,沒有上橋,不在閔行界限內。
江橋鎮對此則另有解釋。該鎮城管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嘉定一執法,攤販立刻逃到對面。
截至本報發稿時,華漕鎮城管中隊黨支部李書記來電表示,豬內臟“黑市”執法只有通過跨區域、多部門聯合整治來解決,未來將重點協調這一問題,并加派人手開展長期蹲點固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