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登順與女兒在一起。
幾天前,廣元蒼溪女孩伏苓經歷了一場噩夢,在跟父親和奶奶前往一處作坊榨油時,這名兩歲小孩不慎跌進了一盆滾燙的菜油中,造成全身40%以上的面積被燒傷。
事發后,伏苓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經全力搶救,目前,她雖已經成功渡過休克期,但病情卻仍不容樂觀。
和家人榨油 女孩跌入滾燙油盆
昨日上午11點,躺在醫院12樓燒傷整形科的病床上,小伏苓表情痛苦。3名護士手持紗布,正在為她換藥。在小伏苓的背上,三分之二的面積已經血肉模糊,四肢被層層紗布嚴實包裹。小小身軀,只有頭、一雙小手和一雙小腳丫露在外面。過程中,由于需要翻身,盡管護士動作已經十分輕柔,但小伏苓還是忍不住地發出了陣陣呻吟。
病床旁邊,小伏苓的奶奶看不下去了,轉身抹淚。而父親伏登順則神色木然。幾天來,這名中年漢子幾乎沒有合眼,眼睛里充滿了血絲。“娃娃雖然不哭不鬧,但是我們心痛啊。”回憶女兒出事的情景,伏登順的語氣低沉,充滿懊悔。
7月14日上午,在蒼溪縣陵江鎮三龍村,伏登順與母親載著190余斤菜籽,牽著小伏苓前往位于茶墊鄉的一處作坊榨油。由于排隊人數較多,輪到他們時已經是下午4點過,“當時沒有注意,小孩就在旁邊自己耍。”伏登順說,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意外突然降臨。就在幾分鐘后,他突然聽到有人在外邊大聲呼喊,“哪個的娃兒滾到油盆里了”。伏登順說,意識到情況不對,他趕緊飛奔出去,發現小伏苓正躺在油盆中。
“她在里面哭得撕心裂肺,我趕緊拉起來。”伏登順說,滾燙的菜油將女兒幾乎全部淹沒,僅剩下了頭部和一雙小腳丫露在外面。
燙傷面積超過40% 出院后需多次植皮
在將小伏苓救起后,伏登順趕緊將其送到了醫院,接受搶救。
“一路上,女兒表現得很堅強,都沒怎么哭。”伏登順說,事后經過醫生全力搶救,小伏苓脫離了休克期。但她的病情依然不容樂觀,一直高燒不退,且傷口創面出現了感染。
昨日,小伏苓的主診醫生楊朝暉告訴記者,小伏苓在被送到醫院時,身上皮膚的燙傷面積達到40%以上,屬于深二度燙傷。按照以往經驗,如果治療順利的話,像小伏苓這樣情況,大約還需要一個月左右才能出院。同時,由于小伏苓只有兩歲多,隨著她的生長發育,燙傷疤痕將會影響到四肢關節的正常活動。因此,要想過上正常人生活,對小伏苓來說十分艱難。即使出院,在半年內仍然需要每天用藥,進行康復治療并進行植皮。
“一次植皮需要一萬多元,而伏苓需要多次植皮。”楊朝暉醫生說,從伏苓燙傷到完全康復,即使順利也需要幾十萬元。而且植皮要傷者自身的皮膚才能存活,但小孩身體40%以上的面積都被嚴重燙傷了,要找到這么多完整的皮膚好植皮,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階段。
已花光家里全部積蓄 幾十萬醫藥費無著落
高昂的醫藥費,讓伏登順感到一籌莫展。他介紹,他家境并不好,平時在蒼溪打零工,妻子因患眼疾,和母親在家操持家務。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來自她爺爺在磚廠干體力活,每月掙來的2000多元。
“女兒出事之后,已經花了4萬多元,家里積蓄全部花光了,我們又找親戚朋友借了一些錢,現在也所剩無幾。”伏登順為籌醫藥費傷透了腦筋。
據悉,目前,小伏苓平均每天的醫藥費都要數千元。為維持治療費用,在小伏苓出事之后,她的爺爺至今沒有前去探望。每天依然頂著烈日,在磚廠內拼命干活籌錢。
7月18日,得知小伏苓被嚴重燙傷,蒼溪縣愛心同盟志愿者文彬和愛心同盟志愿者、當地村干部等6人到醫院看望小伏苓。“我們見到她時,現場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淚。而躺在病床上的小伏苓卻非常懂事,看到大家哭了起來,她還反過來安慰我們‘叔叔阿姨別哭,奶奶不哭,我們都不哭!。
醫護人員介紹,小伏苓非常堅強,“在換藥時,很少哭鬧”。醫護人員和病友希望,有好心人能夠幫助這一家人渡過難關。(記者 張玲 見習記者 劉彥谷 攝影報道)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