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就診前喜歡問“度娘” 專家:莫盲信

                2014-07-19 10:22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近日,一則《“度娘”何以成“名醫”》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傳得火熱。記者了解到,這是《人民日報》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得了病不去醫院先上網,這樣做到底對嗎?記者從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了解到,不少年輕患者就診前都有“上網問診”的習慣,甚至拿著網上的“診斷結果”與醫生“對質”。對此,專家表示,上網了解醫療常識是提倡的,便于醫生和患者溝通,但“看病”一定要讓醫生當面診斷。

                  體驗 5歲女兒患病,媽媽先上網查詢

                  昨日,記者來到河科大一附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進行體驗,在主任張超坐診僅40分鐘的時間里,還真碰到了先問“度娘”后求醫的患者。

                  “大夫,你看俺孩子的病到底咋樣?”上午10時許,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5歲大的女兒來找張超診病,“孩子扁桃體總是發炎,越腫越大,晚上睡覺時還總是呼吸困難,張大嘴巴,睡不踏實,到當地醫院診斷,說孩子患上了腺樣體肥大癥,是這樣嗎?”

                  張超認真檢查了女孩的口腔,表示,這樣的病情需要做手術。

                  “一定要手術嗎?我們上網查了,腺樣體到10歲以后就會自然萎縮。”女孩的母親問道。

                  隨后,張超跟家長進行了詳細解釋:腺樣體也叫咽扁桃體或增殖體,位于鼻咽部頂部與咽后壁處,和扁桃體一樣,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長大,2~6歲時為增殖旺盛期,10歲后就會逐漸萎縮。但腺樣體一旦出現病變,且病情嚴重的就會影響孩子進食、睡眠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長期張口呼吸,是不是還會形成 腺樣體面容 ?你看俺孩子現在有沒有這方面的癥狀?”女孩的母親似乎對病情很了解,幾乎不需要醫生解釋醫學名詞,時不時還能“質問”兩句。

                  隨后,記者了解到,女孩家住宜陽縣,1個多月前被發現病情后,媽媽就趕緊上網,查詢了大量的醫學知識,但網上關于這個病如何治療,是否需要手術,眾說紛紜,媽媽就只能趕緊帶著孩子到大醫院看看。

                  “像這位母親一樣,到醫院看病前先 問診 網絡的不在少數。”張超介紹說,有些患者甚至還拿著網上知識與醫生一一“對質”:網上這樣說,你醫生為啥那樣說?是不是不專業?讓人哭笑不得。

                  走訪

                  孕媽媽最愛問“度娘”,注意事項全靠網絡“小幫手”

                  問診“度娘”,這樣的患者在其他科室多嗎?他們對于網絡問診的態度如何呢?記者在醫院內進行走訪,發現在其他科室仍有不少類似患者。

                  “從備孕時,我就下載了一款軟件,在網上進行各種咨詢和交流。”在婦產科病區,記者見到了28歲的馬女士,她介紹說,這款軟件以經期管理為切入點,同時為女性提供備孕、懷孕、育兒、社區交流等功能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擁有上千萬的用戶,絕大多數都是準媽媽或者新媽媽,大家年齡相當,面臨的各種問題也相似,上網問診或者“吐槽”很容易找到共同感。

                  按照從網上尋找的經驗,馬女士備孕半年后順利懷孕,目前在河科大一附院婦產科做定期孕檢,此時的她依然信賴網絡知識。“網絡是一個大平臺,你可以搜尋到任何你需要的信息,即便再特殊的病,也可以通過網絡,找到與你 同病相憐 的人。”

                  馬女士表示,孩子出生后,還會牽涉到各種育兒經驗,她也已經在網上留意了不少。不過,她也表示,雖然自己很依靠網絡“小幫手”,但真正需要治療的疾病,還是會到正規醫院讓大夫看病。“我會通過網絡知識了解病情,但不會盲目信任網絡而懷疑大夫。”

                  說法可以提前了解醫療常識,但不能過度依賴

                  對于患者依賴網絡的現象,醫院的專家怎么看?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個人是鼓勵患者先上網的。”張超介紹說,大部分的醫學知識都是非常專業的,很多人只有患了這個病,才了解到這個名詞,比如腺樣體肥大,大部分不得此病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是咋回事。如果患者能提前上網了解該病的基本概念,就能更好地與醫生“對話”。“很多病情,網上都有基本介紹,對于普及醫學知識來說,這是個好事。”

                  “但是,如果患者過度依賴網絡,覺得網上知識就是 真理 ,這就不可取了。”張主任說,網絡的特點就是多而雜,真假混在一起,患者要懷著“存疑”心理看待網絡知識。

                  “我們常說,得了病要看病,所以不到醫院、不與醫生面對面,怎么看病呢?”張超說,甚至還有一些患者針對自己的病癥給自己“開藥方”,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擴展閱讀

                  “度娘”何以成“名醫”

                  百度,別號“度娘”。有病問“度娘”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度娘”儼然是“天下第一名醫”了。“度娘”不僅態度好,百問不厭,有求必應,還免收“掛號費”,活脫脫一個“菩薩再世”。作為普通百姓,既沒有醫學知識,身邊也沒醫生朋友,有病不問“度娘”問誰呢?

                  然而,“度娘”畢竟是商人,而非專業醫生。“度娘”的話,有對有錯,有真有假。因為百度的醫學名詞,并非來自權威醫學專家,而是來自網民。很多名詞看似專業,其實謬誤百出。如果把“度娘”的話句句當真,那就未免太傻太天真了。例如,有人連續發低燒,一問“度娘”,很有可能是得了白血病;有人頭痛,馬上覺得是腦瘤;身上起紅疹,怎么看都像紅斑狼瘡。結果,到醫院一查,虛驚一場。所以,盲目迷信“度娘”,只會徒增煩惱。身體本無恙,何故惹“度娘”?

                  醫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一名普通患者掌握的醫學知識再多,也不可能超過專業醫生。因為患者摸到的是大象的局部,而醫生看到的則是大象的全貌。所以,唯一正確的選擇是把看病的事交給專業醫生。如果每個人看病之前先問“度娘”,然后再質問醫生:為什么你的診斷與百度不同?那就真的難為醫生了。

                  要想讓公眾擺脫對“度娘”的依賴,必須建立醫學科普的“國家隊”,正本清源,用科學權威的信息驅逐虛假信息。同時,完善家庭醫生制度,在加快培養社區全科醫生的基礎上,鼓勵更多醫生開辦個人診所,讓每位居民都能在自家門口找到可信的醫生。倘真如此,有病何須問“度娘”!

                責編:彭向華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日韩电影在线看| 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下载| 亚洲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色噜噜视频影院|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二区| www.日本在线视频|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色偷偷www8888|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 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观看视频| 男人的j进入女人的p的动态图| 国产单亲乱l仑视频在线观看| 91女神疯狂娇喘3p之夜| 天天摸天天舔天天操|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97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d啪蜜芽| 嫩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影院adc|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图图等你 | 成年福利片120秒体验区|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短文d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看污成人午夜网站|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