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侯豐:
前不久,在重慶發生了一樁離奇的案件,一對涉嫌犯罪的男女不惜自己受到法律的追究,主動跑到公安機關報案,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干、他們涉及的又是什么案呢?
解說:
2013年11月10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凱德廣場的監控拍攝到了如下的一幕:
只見一男一女神色慌張的走在前面,另一個人跟著跑了上來,三人很快走到廣場車庫右側的一個廣告牌后,好像在做著什么交易。不到一分鐘,之前空手的女士就背著一個黑色的背包走了出來。
第二天,九龍坡區楊家坪派出所就來了一個人,這人正是監控人出現的那位女士,她說自己被騙走了10萬元。
重慶市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楊家坪派出所探長 付曉杰:
她報警的過程都有點吞吞吐吐,我們覺得這其中有問題。
解說:
辦案人說,他們本想購買假幣,但沒想到對方給了他們一箱冥幣。這時警方意識到,這是一起購買假幣未遂的案件,報案的人正是購買假幣的人。
早在去年8月,謝女士在網上結識了一個自稱叫“老鄭”的人,這個人看上去見多識廣,很有經濟頭腦。
謝女士:
問我是做什么?我說賣小百貨,他說你那個不賺錢,我知道一個門路很賺錢。
解說:
謝女士一家在四川瀘州合江鄉下開著一間小賣部,年收入幾千塊錢,兩口子一直琢磨著怎么能快速發財,并向“老鄭”打聽致富門路,“老鄭”卻沒有立即回復。幾天之后,他突然提出要見謝女士,發財心切的謝女士欣然答應。在謝女士家住了兩天,臨走了,“老鄭”從兜里掏出300塊錢塞到謝女士手里,讓她去給孩子買點吃的。謝女士從超市買回來一堆東西,此時“老鄭”告訴她,剛才那300塊錢全是假幣,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見謝女士將信將疑,“老鄭”特意做了一番演示,以證明那確實是假錢。
謝女士:
他就叫我身上拿一張50出來,他身上拿一張50,他就用茶水抹那個錢。我身上拿出來那個50的,他弄水擦就擦不掉顏色,他身上拿出來那個50的,擦就擦掉那個顏色。
解說:
演示完,“老鄭”叮囑到千萬不要聲張,然后就離開了。財迷心竅的謝女士覺得如果買一些這樣可以亂真的假幣,是一條不錯的發財路,接下來的幾天,她開始主動給“老鄭”打電話,表示自己也想弄一點。
沒過幾天,“老鄭”就通知謝女士,到重慶見姓陳的老板,他手里有貨。這次見面,陳老板給了謝女士幾張不同面額的假幣,讓謝女士去銀行試試,覺得沒問題再交易。
謝女士丈夫:
到郵政我說,這張是不是假的?他說不是假的,全部都不是假的。
解說:
假錢不僅能隨便花,還能存銀行,謝女士認為自己找到了發財捷徑,她再次撥通“老鄭”的電話。
重慶市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楊家坪派出所民警 李培:
“老鄭”說買這個錢可以,但是最少要買10萬塊錢,比例是1:4的比例,10萬塊錢的真人民幣換40萬的假人民幣。
解說:
謝女士東拼西湊了10萬元,和丈夫來到重慶,雙方約好在凱德廣場附近驗貨交易。
回到家,撬開裝錢的密碼箱,才發現里面全是冥幣。警方對此類案件梳理后發現,這次的事件并非個案。
今年4月,犯罪嫌疑人張某,也就是那個“老鄭”,被警方抓獲。
付曉杰:
據我們調查發現,安徽某一個縣的一個鄉幾個鎮,基本上很多青壯年靠這種作案手法,他們當地稱之為花邊假幣。花邊假幣詐騙,以這種手法在全國范圍流竄。
解說:
據張某交待,他們專門挑那些有一點經濟實力,在家說話算數,同時喜歡貪小便宜的中年女性下手,把真錢說成假錢引對方上鉤。那么犯罪嫌疑人“老鄭”給謝女士演示的時候,手里的錢為什么會掉色呢?
李培:
犯罪嫌疑人這個“老鄭”,提前在真的50元人民幣上涂了一層綠顏色的顏料,所以一擦就會有掉色的情況出現。
解說:
根據《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要付刑事責任。本意是要購買假幣的謝女士已經觸犯了法律,此類案件中,很多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被騙方也違法這一特殊性來規避法律的制裁。
主持人:
這起案件讓我們想起了一句老話,叫“偷雞不成蝕把米”,還好,多虧不成,設想一下,如果這只雞偷成了,那謝姓夫妻不是要受到法律更嚴厲的懲處嗎?
現在他們購買假幣算是未遂,檢舉犯罪還有立功,應該可以受到從輕處罰。但是,總不如當初不生出投機的心為好,所以,這件事告訴我們的是并不是偷雞當心會蝕米,而是不偷不蝕最安心。
感謝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