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團伙成員被帶到公家村指認現場
十六七歲這樣的年紀,許多同齡的孩子還在學校念書,但對于李成、周楊和陳小龍而言,這只不過是他們“初出江湖”的年紀。4月以來,經開區公家村頻繁發生搶劫案件,搶人者不僅持鋼管、砍刀等兇器威脅、搶劫路人,還要對受害人進行一番毆打。李成等三人就是該團伙的成員,警方介入后,迅速打掉了這個團伙,該團伙成員年紀最大的22歲,最小的僅13歲,平均年齡僅為17歲。
“放野馬”的孩子們 終日無所事事
位于經開區的公家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該村外來人口多,治安狀況存在一定隱患。
2014年,剛刑滿釋放的祿勸男子張博“回到”了公家村。2012年,當時年僅17歲的他在公家村內實施搶劫,被民警當場抓獲。出獄后,張博便整日游蕩在村內,每天在網吧、游戲室里消磨時光。隨后張博又結識了17歲的紅河人李成,22歲的夏杰和16歲的周楊(貴州威寧縣人)。在此期間,剛剛小學畢業,年僅13歲的昭通永善男孩陳小龍也被“吸納”進了這個小團體。
相似的成長環境令他們越走越近:幾人的父母要么在昆打工、要么在老家務農,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孩子的日常教育;而他們也早早輟學,在社會上游蕩。
他們晚上睡在5塊、10塊一天的小旅社里,白天就在網吧里玩游戲。更多的時候就在村里四處游蕩。
持兇器四處尋釁 看不順眼就打人
幾人沒有經濟來源,怎么辦?這群青少年便萌生了搶人的歪念頭。由于張博有過搶劫的“經驗”,他自然成了這個團伙的主要成員。
從今年4月開始,一到夜幕降臨,尤其是在晚上22時以后,幾人就拿著鋼管、砍刀出街游蕩。對于目標的選擇,他們有很大的隨意性。“基本是看誰不順眼就上去動手。”民警介紹,5人持兇器威脅受害人,要么買煙、買東西,要么直接拿錢,搶劫屢屢得手。
4月20日,公家村內五名男子晚上出門買東西,在路上被張博等人攔下,由于張博一群人的手里都有兇器,五名男子也沒敢反抗,只得乖乖把身上的錢交了出來。而拿到錢不說,由于搶劫過程中張博等人認為一名男子盯著他們看,便對他大打出手,把人都打得爬不起來才大搖大擺離開。
在多次搶劫過程中,張博等人還會采取“點把火”(主動挑事)的方式,先讓一個成員故意去碰撞、激怒對方,吵起來后一群人再沖上去一頓暴打,最后以“賠償損失”的名義搶錢走人。還有一次,一對情侶在公家村菜街子上逛街,由于兩人動作親昵,也引起了張博等人的不滿。“你看起來很跩嘛!”話音剛落,五人沖上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把男子打得口吐鮮血求饒才罷休。每次搶到錢之后,張博會將搶劫所得先裝著,用于日常開銷、購買生活用品,也會將錢按人頭進行均分。
5人直到被抓 還不知彼此姓名
頻繁發生的搶劫案件令村民和住戶們憂心忡忡,針對這一情況,警方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精確鎖定了嫌疑目標,并根據他們的生活規律制定了精心的抓捕計劃。
4月28日晚21時,辦案民警確定了該團伙的兩名成員正在公家村一家招待所里,立即開始收網:房門猛地被撞開,正在房間里看電視的張博和李成還來不及反應,便被沖進來的民警當場制服。根據兩人的交代,4月29日中午,民警又在幾人經常活動的公家村菜街子一舉抓獲了夏杰、周楊和陳小龍。而直到被抓時,他們都不知道團伙各個成員的真實姓名,平常都只是用外號相稱。
經過審訊,該團伙交代了于4月份以來,分別在經開區公家村、航天城等片區實施了14起搶劫案件,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共找到了3起案件的受害人,仍有11起案件的受害人沒有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通過媒體呼吁,希望曾受到該團伙不法侵害的受害人盡快聯系阿拉派出所。
警方聯系嫌疑人家長 父母卻稱“我不管”
抓獲團伙成員后,由于李成、周楊和陳小龍等人尚屬于未成年人,警方分別聯系了幾人的父母,但得到的回復都是:“我不管,你們愛怎么樣怎么樣。”
從抓獲至今,幾人的父母都沒有來看望過他們,這個情況令警方也非常頭疼。尤其是對于13歲的陳小龍,由于尚無法對其實施刑事處罰,只能通過教育后放了。“他出去,很有可能‘重操舊業’,但我們也非常頭疼,家庭的管教才是讓他們不再走歪路的最好辦法。”說到這,經辦民警感到非常無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