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法律專業畢業的衛來,知法犯法是他人生中走得最錯誤的一步。
25日,南岸區渝都監獄三監區操場上,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拿著一本金融書看得很仔細,不時還用筆勾畫,做著筆記。“重獲自由后,我仍然想做金融,但絕不重蹈覆轍。”男子整了整獄服,起身說:“貪念的代價,是對他人的傷害和11年刑期,太沉重了。”
本科畢業
當刑警
這個男子叫衛來,36歲,江蘇人,他說話時雙眼始終望著前方。
“他是法學本科畢業,所以說話做事都非常小心謹慎。”采訪前,監獄獄警告訴重慶晚報記者:“他進來后,沒有犯過一次錯誤,改造情況很好。”
衛來雖是江蘇人,但在重慶一所重點大學念書4年,如今能說一口地道的重慶話。“我2002年法學本科專業畢業。我表哥在重慶學的是法學,所以我就跟著他考到了重慶。”衛來說,父母是江蘇省公務員,從小沒吃過多少苦。他在家排行老二,另外兩個姐妹也是上海重點大學學生。
衛來說,大學畢業時他通過考試和層層選拔,進入公安刑警隊工作。“僅僅三個月我就辭職不干了,原因就是和領導產生了矛盾。”衛來說,他辭去穩定工作,遭到家人反對。“人年輕很叛逆,他們越是要我穩定,我就越是不想。我開始思考以后的職業規劃,這才發現法學并非我最喜歡的。”
學習金融
到香港當學徒
衛來說,2003年,在朋友介紹下,他進入一家外企工作,跟著老員工跑業務。因表現出色,收入相當高。在這家外企業工作兩年后,他覺得到了改變的時候了。于是辭去工作,但沒想好做什么,渾渾噩噩過了1年多。直到2005年,一位大學同學介紹他到一家投資公司工作。
“從2005年起,整個人的人生規劃就變了,可以說是找到了這輩子自己最想做的事。”說到這里,衛來興奮起來,語速加快,不再用重慶話,而是用帶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話交談:“我慢慢找到興趣點,覺得做理財、投資、股票、基金很有趣,我還找老師專業學這方面的知識。”
衛來說,2005年,為了學到更多金融知識,他專門跑到香港一家證券公司當學徒,事后又輾轉去了深圳一家投資公司。“在深圳,我從紅馬甲做起,紅馬甲就是給股票下單的人。”衛來說,2006年他回到重慶,由于有了工作經驗,他就在一家投資公司做起投資經理。”
打擦邊球
違規做投資
衛來說,2007年,他與兩個朋友決定開一家工作室,做投資管理咨詢。“當時是想為一些高端客戶做投資。”
當衛來與朋友籌辦工作室時,他們得知國家不再辦理股票咨詢牌照,即工商執照經營范圍只限于資產管理,不得包括股票與期貨。“我們從事的就是股票和期貨,現在不做了豈不太可惜。”衛來說,據他了解,當時打政策擦邊球或越過政策紅線的人有不少。“以我的法律知識推斷,當時如果被抓到,最壞情況是判5年,但這種罪是可以保釋的。我想有這么多人做這個,不可能運氣差到把我抓了。”
有了這樣的想法,衛來的膽子越來越大。“本來開始還朝著價值投資方向去做,后來但發現市場太亂,人們要的就是找快錢,所以最初的理念也慢慢變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