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我們就是黨的形象代表,把鄉親期盼的事辦好,就是為黨增了光。輝縣孟莊鎮南李莊村黨支部書記、河南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范海濤告訴大河報記者。他上任6年,村民收入增長了15倍。
南李村曾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人均不到三分地,村里不通自來水,靠村民自打機井抽水喝,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有些還成了危房。范海濤的父母都是村官,所以他從小就把改變父老鄉親的生活環境作為自己的責任。在高票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之后,他立即開始為村里打深水井;修通村里通向市區的道路;建設村民健身廣場,還把村里年輕人安排到孟電集團上班。
當時的村民們還住著破爛不堪的房子,有的甚至還是危房,范海濤說:“看到鄉親們住‘趴趴房’,我自家就是住得再好,也不踏實!”他和同樣是全國勞模的老父親范清榮決定,拿出1.3億元興建一個新型農村社區,讓全村351戶農民都住上兩層“農家別墅”。
2010年12月裝修完工,全體村民住進“免費”的新房子,每戶都是兩層一體230平方米,配有60平方米的地下室,還配套建設了醫療室、圖書館、幼兒園、健身廣場等公共設施。隨后他又追加資金3000萬元,為南李莊建設服務中心、家居建材城,促進南李莊農民增收致富。他還決定把社區門面房和建材市場租金收入全部歸村集體,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范海濤說:“村里45歲以下的勞動力,有就業意愿的可以到我們企業上班,年齡較大的人員安排到社區做物業管理工作。”2013年,范海濤又出資190萬元,建“老年人活動中心”,讓群眾老有所樂、老有所居、老有所養。現在南李莊村基本實現“人人有活干,村中無閑人”。
范海濤“不知足”,他還在忙碌著——為南李莊規劃建設農貿市場和物流中心,這兩個項目建成之后,預計每年還可以為村集體增收200多萬元!“看著村里的變化,感覺自己再累也值。”他說。
記者張渝實習生董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