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將飲料潑在對方車上。
她還用飲料罐敲打對方車窗。
接著又向對方車子潑機油。視頻截圖
前天下午,不少網站上出現了這樣一段手機拍攝的視頻:一名女子先是拿著一罐飲料,邊潑邊敲打對方車身,接著又拿出一壺機油,倒在了對方車上。被潑的車內,有一名三四歲的女童,目睹這一幕,被嚇壞了,不停地哭。現代快報記者昨天了解到,事情發生在南京雨花臺公園南大門附近。現代快報記者 陳志佳
女童驚魂:我們會被弄死嗎
這段視頻只有1分05秒。視頻一開始,一名戴眼鏡女子從一輛紅色轎車的后備箱中,拿出一罐飲料,打開之后,便朝著視頻拍攝者所坐的轎車潑了過來,從前擋風玻璃潑到駕駛室車窗,一邊潑一邊還用易拉罐猛敲車窗玻璃。聽到猛烈的敲擊聲,車內一名只有三四歲的小姑娘,“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并捂住了耳朵。
一罐飲料很快就潑完了,那名女子又在后備箱中翻找了起來,在這短暫的十多秒間隙里,小女孩終于停止了哭泣,可是,顯然她也意識到了,她和媽媽在車內并沒有完全脫困,她帶著哭腔問媽媽:“有人來救我們嗎?”話音剛落,那名女子從后備箱中翻出了一只機油壺。
她剛打開壺蓋,這時一個身穿藍色衣服的男子上前拉了一把女子的胳膊,可是女子甩開了男子的手,一壺黃澄澄的機油,全部灑在了車身上。看到這一幕,小姑娘再次大哭,并問媽媽:“我們會被弄死嗎?”正端著手機拍攝的媽媽,只得一邊將鏡頭對準了車外,一邊安撫著女兒,她說:“別怕,爸爸會來救我們的,我們不會被弄死的。”
警方:開車門引發的糾紛
究竟是什么矛盾,讓那位女子如此憤怒,以至于做出如此行為呢?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從警方了解到,這起糾紛只是因為一方開車門時,不小心碰到了另一方的車子。
雨花臺區警方相關人士透露,事情發生在雨花臺公園南大門附近,當時兩輛車并排停在一起,隨后,那輛紅色轎車打開了車門,一名孩子從車上下了車,“據報警人,也就是坐在車內拍視頻的人稱,對方孩子開車門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她的車,所以她下車看了看,”該人士說,“之后雙方就發生了口角,然后報警人就躲進了車里,之后,就出現了視頻中的內容。”
不過,報警人的說法,卻讓那位潑飲料和機油的女子更加憤怒,她向警方表示,首先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是否碰到了她的車門,最關鍵的是,車內的媽媽下車后,說了一句“瞎了眼啊”。聽到孩子無故被辱罵,那位女子頓時就來了脾氣。警方人士表示:“不過,罵人這個事,報警人不承認,現場又沒有目擊者,所以事實究竟怎樣,很難認定,警方只能盡力調解。”
目前,雙方的第一次協調,沒有達成任何共識,雨花臺區警方正在組織第二次協調。“自家的孩子是寶貝,這個心情能夠理解,但是為了孩子做出過激行為就不合適了,雙方多換位思考,這個糾紛完全可以避免。”
專家:孩子受驚嚇需疏導
雖然潑機油的行為把孩子嚇壞了,但因為沒有造成什么后果,因此,警方只參與調解,并沒有采取強制措施。不過,南京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表示,孩子受到驚嚇,這個驚嚇甚至讓她想到有人想“弄死”她和媽媽,說明驚嚇的程度已經很高了,“孩子接受外界信息,跟大人不一樣,大人靠語言,小孩主要靠表情和氛圍。”張純說,這個視頻顯示,當時潑機油的人,行為特別夸張扭曲,因此,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很大的。
如何疏導呢?張純說:“主要是家長的安撫,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發生的一切,還要盡量避免短時間內再次回到事發現場,還可以通過電視電影等手段,多給孩子展現一些正面的信息,沖淡負面的影響。”另外,張純建議,這段時間,作為父母,要多抱抱這個孩子,多給一些安撫,讓孩子覺得有安全感。
鏈接
機油能燃燒嗎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咨詢了汽修專業人員。這位專業人員表示,機油就是用明火點,也不會燃燒。不過,如果機油沾染在衣服等易燃的物品上面,這些被污染的衣服,一旦遇到明火,還是特別容易被點著的。
相關新聞
更多>>